APP下载

创新教育策略,提升小学生劳动素养

2020-10-26刘旭东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6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创新策略小学

刘旭东

摘  要:伴随着新时代教育对于小学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推进,中小学关于劳动教育的教学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在传统教学观念中以分数、升学率为教育业绩标准之下,劳动教育教学仍旧用传统的以教授为主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不仅达不到优质的教学效果,而且与新时代创新小学劳动教学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本文将本着实现教育与劳动的相融合,培育全面且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力求提升小学生的劳动素养。

关键词:劳动教育;创新策略;小学

自古以来,劳动技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劳动教育对对于人类的潜能的激发、思维进步的推动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要重视劳动教育课程,借助优质的教学策略对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教学工作,组织小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活动。这样会帮助他们从观念上建立适合新时代要求的劳动观,在行动上引导他们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借助情景式教学,激活学生对劳动技术学习的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劳动技术课堂最好的教学方式也是唤起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正如情景式教学方法就是将形象、直观的场景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情感活动有效的链接认知内容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情景式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通过切身感受与知识达到共鸣,获得直接经验,让学到的知识透过理解的力量长久地保存在学生大大脑之中,最终完美地给与学生和教师一个优质新课堂。例如在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剪纸》课堂中,首先请学生在古典音乐的伴随之下,参观教师提前布置的剪纸知识介绍和剪纸作品。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在几千年的文化艺术长河中,沉淀出一门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形式——剪纸。不要小看这小小的一张红纸,到了民间艺人手中,在他们的刀剪盘转之间,就让普通的红纸变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瞧,就是我们现在身处的这个充满灵气的剪纸世界。不得不说,剪纸为我们民族的艺术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我们的艺术瑰宝。”教师创设情景,导入剪纸,这样完成了情景式教学的最高境界——知、情、行的统一的前奏环节。把学生原有的关于剪纸的储备知识进行唤醒,还为他们提供了研究范围,从而引发他们对于研究剪纸艺术的浓厚兴趣,为下面的小组探究与制作做好了基础。

二、巧用多媒体教学,攻破劳动教学重难点

在劳动教学中由于需要学生实际操作,操作演示的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传统的示范操作学生很难观察清楚每个制作环节,致使学生制作中很难把握关键操作要点,不能很好达成劳动课程的目标。基于此,我们在劳动课程教学中运用直观、生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手段,“放大”演示操作的细节,将整个过程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可以让他们在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获取中更轻松且有效。如上《剪纸》这节劳动课程,重点和难点就是剪纸制作的过程,学生对于自己上手剪纸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这时教师在操作环节把制作某一个剪纸作品的过程借助三维动画的方式播放给学生,从分解各个部分的用剪方式和折叠方法,到整體的造型参考,给予了学生直观且实用的讲解。学生观看完之后,就能在课堂中剪出自己设计的作品,不仅为学生的实际操作赢得了时间,还完成了课程的重难点目标。又如在《毛线编织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教学中,教师采取了自主学习的方式。由学生借助课本知识、步骤说明、实物编织活扣。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再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表扬有的学生编织活扣方法,并让他上台演示打活扣的过程,并且把自己实际操作的诀窍传授给大家。有的同学反映起针和织上、下针很困难,教师又请已掌握了的学生在展示平台上演示。形象直观的演示,使每位学生都掌握了打回扣、起针以及针上、下针的方法,课堂中操合格率有了明显提高。

三、开展劳动教学实践,拓展学生学习劳动技术平台

小学学校的劳动技术课,不应仅仅是一门让孩子们折叠组合物品的手工课,更应是不局限与书本知识,给学生一种实践体验,使他们身在其中,能自行悟理的看似平凡而不平庸的劳动与研究、劳动与合作相融合的一门学校日常课程体系中的必备课。作为学校,我们可以组织各类体验实践的特色活动。其一,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学校举办“用大脑思考、用巧手说话”的主题校园劳动节活动。期间可以以各班为单位,组织各种形式的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主题班队会,展开各种劳动技能竞赛,最终评选出劳动教育优秀班级、劳动小能手、好家长等集体和个人。其二,可以选择姊妹学校,进行“学校一起做社会小义工”联谊活动,在学生走入社会、感恩社会,从而学会回馈社会,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劳动观。另外,还可以组织各班进行农业种植、栽培等各种劳动实践活动。这一系列的劳动教学实践,学校把劳动技能课与班级主题活动、社团活动以及校外活动相联动,使学生体能与脑力相结合。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训练社会生存能力和劳动技能,让劳动技能教育真正和其他教育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总体言之,小学劳动教育教学在教学策略上采用情景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劳动实践教学等创新策略,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有力保证开展科学、有效的新型劳动课堂,进而促进小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海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课堂互动教学——浅谈交互式媒体在小学劳动技术课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06):39-40.

[2]吴大银.做劳技“麦田”里幸福的守望者——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践与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8(09):70-72.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创新策略小学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