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地河蟹蟹种池塘越冬技术研究

2020-10-26徐学伟孔令杰徐明月

黑龙江水产 2020年5期
关键词:寒地河蟹

徐学伟 孔令杰 徐明月

摘 要:在肇东市开展了寒地河蟹蟹种不同放养密度池塘越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采取生物增氧、不采用其他增氧措施的条件下,河蟹蟹种池塘安全越冬的适宜放养密度为400kg/ac~600kg/ac,回捕率95.92%~96.87%。

关键词:河蟹;蟹种;池塘越冬;寒地

长期以来,黑龙江省河蟹成蟹养殖所需蟹种(扣蟹)主要来自辽宁省盘锦市,大多春季4月份购买越冬的蟹种。盘锦地区封冰期较短,大约3.5个月左右(大致在12月10日至次年3月20日),蟹种在盘锦能够安全越冬。近些年,黑龙江省稻田培育蟹种试验与示范获得了成功,显著提高了蟹种自给率。与此同时,培育的蟹种在黑龙江省安全越冬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黑龙江省地处北方高寒地区,封冰期长达150d~180d,冰层厚度80cm~120cm[1],气候和环境条件和辽宁省盘锦市有较大差异,需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确保蟹种安全度过较长的越冬期。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在黑龙江省肇东市西八里乡七道海村肇东市西八里鱼儿园渔业专业养殖合作社开展了河蟹蟹种不同放养密度池塘越冬试验,旨在为高寒地区河蟹蟹种池塘安全越冬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选择肇东市西八里鱼儿园渔业专业养殖合作社的4口越冬池作为试验池塘,每口池塘面积均为15ac,池深3.2m。试验池塘池底平坦,为淤泥底。水源为灌溉渠水,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配备功率2.2kW微孔增氧设备一套。

1.2 越冬前准备

1.2.1 池塘消毒。2019年9月20日,进行彻底清塘消毒。采取干法清塘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100kg,生石灰用水化成浆后全池均匀泼洒。

1.2.2 防逃墙建设。在越冬池四周池埂上设置防逃墙。防逃墙材料采用宽度为70cm的加厚塑料薄膜,将塑料薄膜下端20cm向内折成“U”形埋入地下,地面以上塑料薄膜高50cm,拉直与地面垂直或略向池内倾斜。紧贴塑料薄膜的外侧,每隔50cm~100cm插1个长约90cm的竹竿作桩,竹竿插入土中20cm左右。选择聚乙烯绳作为纲绳固定每个竹竿上,并拉紧绷直。将塑料薄膜上端用订书钉等固定在聚乙烯绳上。防逃墙拐角处设置呈弧形。清除防逃墙附近的杂草。

1.2.3 注水。2019年9月23日,越冬池开始注水,水深达到2.5m。注入池塘的水经60目筛绢过滤。

1.3 蟹种来源及放养

试验蟹种为2019年6月至9月肇东市西八里鱼儿园渔业专业养殖合作社稻田培育的蟹种。蟹种入池前用浓度3%的食盐水浸洗消毒,时间为10mins.~15mins.。2019年9月28日至10月6日放养蟹种,蟹种规格及放养密度见表1。

1.4 越冬管理

2019年10月7日至22日,每天投喂粗蛋白含量28%的河蟹人工配合顆粒饲料,每天傍晚投喂一次,根据每天蟹种的吃食情况确定投饲量,饲料沿岸边浅水处投放。2019年10月23日以后停止投饲。在封冰前,2019月11月5日,将池水水深加深至3m。封冰后及时补水,保持水位不下降。越冬期间及时清扫冰面上的雪,确保冰层处于明冰状态。2019年12月2日开始,每7d测定1次冰下水体溶氧量。当水体溶氧量低于4mg/L时,采用微孔增氧设备增氧。

2 结果

2020年4月15日至22日蟹种出池,出池情况见表1。

3 讨论与小结

3.1 越冬效果

从该试验河蟹蟹种越冬情况看,回捕率达到90.39%~96.87%,与鲤、鲫、鲢、鳙、草鱼等主要养殖鱼类越冬成活率比较接近,越冬成活率较高,表明河蟹蟹种在冰封期长达150d~180d的黑龙江省越冬是安全的。河蟹蟹种出池体重较放养时减重9%左右,主要是由于长达近6个月的停食、体内营养消耗造成的。根据杨显斌等对河蟹蟹种在青海的越冬研究表明,越冬前的投饲能增强河蟹体质,提高蟹种越冬成活率[2]。因此,要加强河蟹蟹种后期饲养管理,蟹种越冬初期投喂一定量的饲料也是必要的。

3.2 越冬放养密度

试验表明,采取生物增氧,在不采用其他增氧措施的条件下,河蟹蟹种池塘越冬放养密度400kg/ac~600kg/ac是适宜的,整个越冬过程中水体溶氧量均高于4mg/L。过高的蟹种越冬放养密度,越冬期间池塘水体易出现低溶氧现象。春节前2020年1月23日,测定4号池冰下水体溶氧量2.8mg/L,马上采取微孔增氧设备增氧,使水体溶氧量达到5mg/L以上,避免了蟹种因水体缺氧而造成的大批死亡的风险。因此,蟹种池塘越冬放养密度为700kg/ac的情况下,仅靠生物增氧的风险较大,不建议养殖者采取这么高的放养密度。

3.3 越冬管理

冰下水体生物增氧技术广泛应用于鱼类越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试验河蟹蟹种越冬管理的重点是生物增氧,通过及时清除冰面上的雪,提高冰层透光率,促进冰下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以补充河蟹蟹种及其它耗氧因子的消耗,在蟹种放养密度适宜的条件下,可确保蟹种安全越冬。因此,冰下水体生物增氧技术可以应用于河蟹蟹种越冬。另外,蟹种放养前,不宜将池水注到最大水深,这是为了避免因水位一次加满后,蟹种在浅水层处打洞,结冰后水位再下降,会冻死钻入洞中的蟹种[3],这是蟹种越冬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孔令杰,王昕阳,杨秀. 水产品安全越冬养殖技术[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1.

[2]杨显斌,张强,王志斌,朱世海. 青海中华绒螯蟹的越冬适应性研究[J]. 中国农业信息,2014,(11): 66.

[3]唐玉华. 池塘蟹种安全越冬主要管理措施[J]. 渔业致富指南,2012,(22): 55-56.

(责任编辑:常 顺)

猜你喜欢

寒地河蟹
国内首个“海水稻”寒地育种站设立
关于北方河蟹养殖关键技术的探讨
河蟹生态养殖及疾病防控技术
寒地水稻不同穗型品种加工及外观品质的比较研究
寒地芹菜育苗技术
养蟹能手李海的致富经
寒地城市公共环境设计
吃掉它不如放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