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教育视角下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策略思考
2020-10-26翁光明朱仁盛
翁光明 朱仁盛
摘要:为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贯彻落实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职业院校需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在现有的基础环境和条件下,用发现教育的理念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整体构建,提升管理队伍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挖掘教师潜能,提升综合素养,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和贴心人;唤醒学生智慧,彰显个性特长,倡导我努力、我成功、我自豪,让校园内每一位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关键词:发现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院校;三层发现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7C/08C-0087-05
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经过了孕育产生阶段(1949—1979年)、兴起发展阶段(1980—1990年)、规范发展阶段(1991—1999年)、蓬勃兴旺阶段(2000—2005年)、内涵提升阶段(2006—2015年)、高质量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随后多项利好政策相继出炉,高职“双高计划”、中职“领航计划”,这些政策举措预示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已经到来。一方面,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给予职业院校多措并举的政策、人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诸多因素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理念、老百姓的认同度、生源素质等因素对职业教育新一轮发展再次提出挑战,这些都需要我们职教人在新时代要学会用发现教育的理念去发现、去唤醒、去发展,让职业教育“香起来、亮起来、忙起来、强起来、特起来”[1] 。
一、发现教育的内涵释义
发现教育是以“发现人,唤醒人,发展人”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发现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基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视角有不同的解释,但都是以“发现人的品质,挖掘人的潜能,彰显人的个性,发挥人的价值”为最终目的。
(一)“发现”的含义
发,本义是发射弓箭,强调的是人的主动打开、拉拔、用力,是一种主动行为。现,本义是人们打开实物第一眼见到色彩等,引义为揭露、揭示、显露。发现,一般是指人们经过研究、探索、揭示等,寻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揭示事物显现或隐现的规律等。如打开玉璞人们见到的是它的光彩靓丽,在使用的过程中,人们逐步发现了它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在加工的过程中,人们又发现了它的加工工艺性能。人是发现的主体,同时也需要被发现,人的个性、兴趣、爱好、品性、思想等等,需要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类交往与实践活动中慢慢被揭示出来,因此,发现具有自主性、内生性、创造性等特点。
(二)“教育”的含义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现如今,无论是广义教育还是狭义的教育概念都表明教育是影响人的各种活动,人们为了生存、为了提高生活品味都需要接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教育的本真是先教人成人然后成才,教育教会人们生存的本领,教导人们社会道德底线,提升人们服务社会的能力。我们只有通过教育和接受教育才有可能掌握个人的命运,服务个人、集体和民族的未来。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乐于奉献的社会担当,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爱学习、懂技能、会创新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现代企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三)“发现教育”的含义
发现教育以尊重人的权利、自由、价值、尊严为前提,在平等和谐的基础上,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使受教育者快乐地去发现自我、发掘自我、发展自我。对个人来讲,一般指的是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慢慢被自身和别人所发现,又通过教育而得到发展。发现教育旨在通过自我发现或他人发现,发现人之真,发现人之善,发现人之美,通过教育使得人的美的一面得到彰显。
发现教育中的“发现”包括发现他人、被他人发现两个维度。当前,职业院校倡导三层发现,即管理者的发现、教师的发现、学生的发现。发现教育是职业院校师生利用自己的智慧潜能,促使自己的学习与工作动机内生化,找回师生应有的位置和尊严,“挖掘管理干部的工作智慧,激发广大教师的教学潜能,唤醒全体学生的向学热情”。通过发现与被发现发挥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厘清职教实施发现教育的价值取向
发现教育的阐发者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通过多年的学校教育实践证明了发现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法,倡导学生知识的获取在发现中获取,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获取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西方近期兴起的积极教育运动在价值取向上与发现教育是一致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理念,关注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体验,旨在促成其幸福感受、幸福人生。
国内发现教育研究表明,小学以“发现型课堂”的实践为突破口开展研究,梳理总结了学习动机、直觉思维、深度学习、合作学习、自我反思五大核心元素。[2]中学探索发现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发现素养,激发教师的发现品质,构建学校的发现文化。 可以看出,國内外对发现教育的研究有了一些成熟且可借鉴的经验,对发现教育研究有一定的思考,但对于职业院校实施发现教育的指导还存在研究视角不宽、研究对象过于单一、研究的路径不够清晰等不足。
经济转型升级的结果导致教育必然转型升级,为适应企业用人对技术和学历层次的普遍提高的要求,职业院校应积极思考如何策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需求,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面对政府要求、行企需求、学生和家长期盼,面对院校办学基础、管理效能、师资素质、学情基础等,职业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必要践行发现教育理念。
(一)发现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职业院校目前招收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与同层次学校的学生相比较弱,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初中阶段受到的大多是“缺失教育”,家长失去管教(外出打工多、单亲家庭多),教师失去关注(抓优等生),学校失去耐心(抓名校升学率)。所以,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迫切需要为他们重拾自信,找回自我。他们渴望被关注、被理解、被接纳、被认同、被尊重、被赞赏。他们有着各自的兴趣、爱好、特长,他们将是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一线的劳动者、技术技能人才,他们是未来的技术能手、未来工匠。职业院校有必要通过发现教育倡导发现自我,唤醒自我,发展自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的岗位。
(二)发现教育是立体化的教育
学校教育的终极培养对象是学生,培养学生的对象是老师,老师和学生需要按照科学的教育规律去完成各自的任务,这就需要学校的管理者践行发现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效能,充分释放教师的教学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学校教育的目标所在。 职业院校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推行产教融合,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全面实施“三教”改革,践行发现教育,构建“一个中心,三层发现、六方融合”的发现教育体系,如图1所示。搭建“发现+”教育模式的实施框架;在此基础上实施发现教育,在学生生活中发现、在班级活动中发现、在社团平台上发现、在课程改革中发现、在学校管理中发现,在实践中发现、在比较中发现、在评价中发现,由点到面,全方位立体化推行。
(三)发现教育是服务发展的教育
发现教育是服务发展的教育,对不同学年段的学生,其培育目标不一样。由于人的生理、心理、智力、生存环境等要素的差异,人的心智成长不均衡,最终表现为培养人、服务人、发展人,通过发现人的潜能、特点与优势,教给人们发现的方法,找到一条适合个体(个性)成长的路径,唤醒人的卓越能力,让他们成长为一个卓越的人。发现教育就是给人平台,让人自信,助人成功。职业教育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需要我们用发现思维、发现眼光去思考去实践。通过价值引领、文化奠基、制度守护,逐步唤醒,发现每一位师生的价值、潜能、个性和力量。职业院校实施发现教育,旨在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服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快速提升,服务学生健康快乐全面成长。通过发现教育,培养发展师生典型,让他们在各类竞技活动中脱颖而出。实现自我,快速进步。
三、发现教育助推院校发展的举措
(一)构建职业院校发现教育实践研究体系
发现教育遵循教育规律,贴合职教实际,服务适合教育,追求卓越教育。职业院校要构建发现教育的实践研究管理体系,同时要做到分项实施、有序推进。在校级层面,大力倡导发现教育理念,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让发现教育的思想渗透到学校方方面面。在执行层面,分项开展发现式管理、发现式教学、发现式德育,开设开足思政课程,研究公共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课程思政,研发发现式课程,大力开展双创教育,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贴心人。职业院校还要加强校企合作,用发现的眼光寻找企业专业技能大师作为学校的专业教师,设立“企业讲师”流动岗位。教师不但要有强烈的爱心、责任心,还得独居慧眼。学生就像一粒种子,只要给予合适的土壤,这颗种子就会发芽。教师应该由内到外地去发现学生的需要,給予他们最合适的教育;教师应该敏锐地察觉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他不断壮大,快乐成长,赢得发展。
(二)打造职业院校发现教育育人文化氛围
职业院校推行实施发现教育要力求形成主体自觉性、形式多样性、平台多元性、过程开放性、方法科学性、成果创新性、评价发展性等特征,着力于培养师生的发现素养,挖掘师生的发现品质,构建学校的发现文化;最后,要丰富发现教育的理论,让发现教育的理念在职业院校扎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广大师生的文化认同,让发现教育成为可复制、可移植的“适合”的职业教育,助力学校的未来发展,让发现教育的成果在同类院校中得到应用和推广,打造职业院校发现教育育人文化氛围。
一是大张旗鼓营造发现教育文化氛围。成立专项课题研究小组,召开发现教育专题研讨会,举办专题论坛,提炼核心价值,彰显文化氛围,强势推进,让学校每一寸土地、每一面墙壁、每一个实训室、每一个教室、每一个宿舍等都能感受到发现教育的育人文化氛围。通过发现教育实践活动,评选发现教育教师之星、学生之星、员工之星,开展发现教育征文、案例征集,全方位、立体化推行发现教育,使之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二是探索“发现+”实践模式。构建“发现+行政管理”“发现+师资培养”“发现+课堂教学”“发现+学生管理”“发现+社团活动”“ 发现+校园文化”“发现+竞技评优”等“发现+”育人模式,从机制构建、目标定位、设计优化、策略改进、评价调整等方面入手,体现发现教育育人理念,激发师生潜能,增强学校活力。
三是凝炼“三向”精神文化。坚持立德树人,践行发现教育,强化“六风”建设,实现“以党风带民风,以政风促校风,以教风转学风”,挖掘并提炼“向善、向学、向上”的“三向”精神,引领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操,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愿望的融合。学校精心组织开展道德讲堂、师德讲堂,开展庆祝教师节系列活动,大力培育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等先进典型,积极展示师德建设成果,大力表彰工作先进团队和个人,弘扬校园正能量。
(三)搭建职业院校质量提升工程发展平台
1.实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程,完善学校质量保障体系。推进党委领导下的五委治校,如图2所示。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实行网络化运行,完善学校章程。成立校务委员会等五个委员会,实现五委治校;实施“双带头、双提升”培养计划。实施“卓越校长”培育工程,实施中层管理干部“壮腰”工程。调整中层干部,试行岗位管理“一对一”培养和AB岗制度;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修订教诊改工作方案,各专业群重点培养2—3名技能大师后备人才,开展“学、训、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不断提升技能大赛成绩进位。
践行发现教育,弘扬“一心向学,追求卓越”的目标,激发全体师生的改革创新意识和团结奋进力量,扎根地区,瞄准中国一流职业院校办学水准,跟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走“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道路,以“服务师生成长、服务学校发展、服务社会需求”为立足点,实施德育工程、教改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程、“智慧+”服务工程、国际理解教育工程、“双服务”工程等,打造彰显学校特色、校企一体化育人、名师团队建设等品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办出服务区域建设高质量发展中的特色学校。
2.实施“四型四有”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提升教书育人能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创新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 [3]的教师队伍。推行教师发展“双高”计划。完善专业教师聘任(聘用)制度,开设大型主题教育活动。创设条件实施完成专任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每人每年不少于1月,其中20%的老师不少于两个月,设立“企业讲师”流动岗位,大力引进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乡土人才等来校任教。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多元平台。人人有课题,个个有赛项,构建教师评聘多方联动机制。兼职教师比例稳定在20—30%,实施有学生、家长、企业代表、同行参与评价的多方评价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由校内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共同参与,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服务“1+X”证书试点,校企合作组建高端校企发展联盟,协同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共建数字化技能教室、虚拟仿真实训室,有效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提升“智慧+教师”信息素养,开展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培训。开展国际校际交流合作,选派专业教师赴境外培训,邀请外籍专家来校指导,拓展与国外大学合作深度,实现项目招生和办学规模的扩大,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制定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合作方案。发挥教师作用,开展校行企行动,打造发展共同体,实施东西部协作培养计划,开展“双精准”行动。实施精准服务、精准扶贫行动,组织教师送技术到企业、送文化到乡村活动。
3.实施“五大平台”育人工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践行发现教育,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开展“一系一品”德育品牌评比,完善“校園文化艺术节、社会生活实践体验、个性特长自主发展、专业技能提升、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五大育人平台[4],完善社团活动课程化管理制度,引进开发智慧德育评价平台系统,全面实施管理和考核。
以发现教育为导向,将主题教育、专题教育、问题教育融为一体,通过五大发现平台,发挥平台育人作用,以项目为驱动开展各具特色的育人活动。一是校园文化艺术展示发现平台。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区域人文与艺术文化,现代企业文化,专业发展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展示校园文化艺术建设的成果。二是社会生活实践体验发现平台。举办读书节,构建人文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进一步加强仪式教育,开展“八礼四仪”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举办18岁青春成人仪式、毕业典礼等活动。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普及心理健康宣传,举办心理健康节。三是个性特长自主发展发现平台。举办体育节、社团节,全面提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四是专业技能提升发现平台。举办科技技能节,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组织开展技能大赛,提升专业技能素质,组织举办各类创新大赛、创业大赛,培养学生双创意识和双创能力。五是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发现平台。以全国及省文明风采竞赛为契机,开展社团成果展示,帮助学生提高沟通水平和表达能力,提升职业素养。举办“职说职话”行动、“我爱家乡的故事”短视频(摄影)大赛、双创教育大讲堂,开展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我说三百六十行”演讲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职业规划及人生目标的确立,为学生步入社会做好必要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组. 从职教大国迈向职教强国——中国职业教育2030研究报告[J]. 职业技术教育,2016(6).
[2]杨璐,邓华.分类发展视域下高职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9(24).
[3]严玉林.发现教育:让教育主导与主体走向耦合[J].华夏教师,2015(7).
[4]张耀德.发现教育:一种校本化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5(31).
责任编辑:陈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