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实践教学研究

2020-10-26许广彤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摘要:该文从文创业发展的设计人才需求出发,以主题非遗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为例,从项目化教学实践进行探索研究,立足于河北传统非遗技艺、金鱼民俗文化的创新性传承,着眼于应用型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升级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主题非遗文创;项目化课程;实践教学

引言:

非遗文创化,传承地方非遗技艺、创新本土文化艺术,使之转化成有实用价值、有商业价值,并融入百姓生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文创产品的需求,最终形成文化产业,是文化提升、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

目前,河北非遗技艺和传统文化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仍停留在自娱自乐、自生自灭的阶段,甚至有的正面临后继无人与即将灭绝的危机。这是由于业者传承有余创新不足,作品功能单一体验感差、缺乏科技融入、缺少艺术设计、缺失互联网思维等等诸多原因造成。

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文创产品设计项目化课程,依托河北非遗技艺,传承本土民俗文化,研创主题非遗技艺文创品,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满足行业需求。

一、主题化非遗文创产品人才培养思路

(一)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主题定位

1.河北非遗文化

河北是文化大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曲阳定瓷、定州缂丝、武强年画、蔚县剪纸、衡水内画等数量众多、艺术成就丰厚的传统文化艺术和非遗技艺,为河北文化创新创意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非遗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

2.金鱼民俗文化

金鱼是中国国鱼,传统国粹。两千年的发展历史,凝结了培殖技艺、文化取向、审美艺术等等,早已成为中华文明集大成者。金鱼在民间还是生活富足、幸福美满的象征,有“金玉”的口彩,春节更有“年年有鱼”的吉祥年俗。非遗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以金鱼为主题,既可增加非遗文创产品的吉祥文化属性,又利于梳理系列非遗文创产品并使之主题化。

(二)主题非遗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思路

1.创意创意

非遗文创本质就是一种创意活动,凸显的是设计师的创造力。非遗文创产品往往不过度强调工艺技艺,也不过分强调原风原貌,而是更加注重增加了IP思维的原创。因此,在主题非遗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原创活力。

(1)功能创新。当前的河北传统非遗,往往更加注重技艺传承,目的是将其原生态保留。这当然值得褒奖,但是往往会陷入裹足不前的境地,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而愈加远离百姓生活,最终会被社会边缘化。

因此,传统非遗如何以文创形式重新进入百姓生活,就显得必须而迫切。这就需要主题非遗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中,导师教会学生赋予非遗文创产品新的定义、新的形式、新的功能。

(2)科技创新。主题非遗文创产品需要科技创新,目的是帮助非遗技艺老树开新花,让非遗文创融入当代生活,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3)艺术创新。河北非遗技艺具有高超的工艺水准,非遗文化也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但是传统非遗产品,往往主题、图案、造型、色泽等都是给人带来陈旧感的“老古董”。因此如何从视觉设计层面进行革旧,在文化艺术层面进行创新,让河北非遗产品旧貌换新颜,是主题非遗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2.文化传承

河北非遗技艺,历史上就具有鲜明的冀派风格。这种风格是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鲜明的文化质感。在主题非遗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中,传承技艺并文化创新河北非遗是对本土历史文明的尊重。

主题非遗文创产品设计课程,要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意,虽然难在创意创新,但是贵在文化传承。

二、主题化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教学实践

(一)教学目标

主题非遗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是让学生掌握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技能、了解开发流程、创作出高品质产品。培养出非遗文创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专业人才。

(二)教学模式

1.课程项目化

主题非遗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围绕非遗文创项目进行教学,然学生以设计师角色进行工作式学习。并通过课程设计,把需要学会的知识点通过工作流程串联成技能体系。以项目为引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最终设计出主题化非遗文创产品。

2.双导师制

主题非遗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师生角色转化。学生角色为非遗文创开发岗位的设计师,校企联合组成双导师角色为项目负责人。双导师各司其职,并共同施行“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分组完成设计任务,产出主题化非遗文创产品。

(三)教学实施

1.项目发布

以金鱼为设计主题,依托河北特色传统非遗技艺,定为非遗文创产品设计项目选题。导师提出明确项目要求,规定项目周期,指明设计方向,提出考评标准,形成项目手册。

2.市场调研

根据项目需求、学生专长,以3-5人为小组,并由学生自主制定计划、安排进度、分工合作,形成有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项目团队。先期进行金鱼民俗学习,以及非遗行业调研、市场调研、产品调研等工作。再由企業导师引领赴企业考察学习非遗技艺,了解工艺特点。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分析出产品缺点以及市场痛点,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3.创意策划

依据金鱼民俗和非遗技艺市场调研结果,进行脑力风暴,集思广益并计提议定金鱼主题非遗文创产品发开方向。并形成文字策划方案。制定出一系列设计、生产、传播等具体实施计划。

4.产品设计

在传统非遗技艺的基础上,从工艺、造型、材质、功能等方面进行创新创意设计。使得金鱼主题非遗文创产品成为好看(造型色彩等视觉效果没)、好用(使用功能效果好)、好说(文化赋能效果强)的“三好产品”。

5.实物打样

金鱼主题非遗文创产品由电子版、纸质版,转化为实物,需要经过实物打样进行检验,并据此测算批量生产成品。此流程能帮助学生将创意设计落地成文创产品,是项目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考评机制

1.导师评价

校企双导师共同评价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最终汇总成学生本次课程成绩。

2.过程考核

金鱼主题非遗文创产品项目课程重点强调过程考核,考核范围包括创意水准、项目工期、产品品质等。

3.成效考核

金鱼主题非遗文创产品项目课程也注重成效考核,要求学生按照文创设计师岗位工作要求,团队协作、规范操作、职业素养等。

4.小组互评

施行项目小组内部成员互评、项目小组之间互评的评价机制,形成公开、透明的状态,以及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

三、主题化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教学成果

金鱼主题非遗文创产品项目课程教学成果丰厚,以优秀学生作品“五福·藏金盏”为例。

(一)传承河北非遗技艺

河北定瓷源远流长、久负盛名,烧造技艺是国家级非遗。五福·藏金盏传承河北定瓷半手工制胚技艺,结合1300°釉中烤花工艺,二次烧制成型,将颜料封于釉下,安全无释放,与茶汤完全隔绝。并且烧制出的茶盏如古玉般通透、如象牙般温润。创新使得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旧貌换新颜,也使得五福·藏金盏成为极具河北本土特色的文创品。

(二)定位中国金鱼主题

五福·藏金盏器型是微缩版的传统鱼浅。鱼浅是古时官宦人家专门赏金鱼的赏器,敞口大肚浅水,独赏一尾红鱼。五福·藏金盏以“文种、龙种、蛋种、龙背种、草种”金鱼五大品系为图形原型,以当代工笔技法生动描绘于茶盏内壁,完美还原了“磁州白盏赏朱鱼”。品茶之余,金鱼自然成为谈资,文化自然传承传播。

(三)切准产品需求痛点

生活中,四方好友相聚品茶,由于茶杯同款同质,极易混淆。五福·藏金盏,鱼图不但造型优美,而且姿态各异,赏鱼品茗,杯盏不乱。

(四)賦予专属吉祥文化

金鱼就是“金玉”,象征生活富足、美满幸福。在民俗中,有年年有余、连年有余的吉祥口彩。「金鱼满堂」就是金玉满堂,五福·藏金盏更以金鱼为主题,传承中国传统福文化。因其内壁绘有金鱼,是为内藏金鱼之盏,敞口大肚,又是藏金储财之盏。盏壁外扩,既能收储不洁之茶水汤底,又有“有余”之美意。五福·藏金盏设计为一套共六只茶盏,其中五只客人盏。客人盏为白盏红鱼,主人盏为白盏,意为主人如水客人如鱼,表达最尊贵的敬意。

(五)满足文化礼品需求

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社会交往中,人们对有文化、有品质、有特色的文创礼品需求也就越来越高。五福·藏金盏从工艺、材质、器型、题材、图案、文案、包装等等方面,定位于有本土特色的河北非遗文创礼品,满足大众文创礼品需求。

“五福·藏金盏”一经企业推出,即刻成为大受市场欢迎的爆款产品,是主题非遗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优秀教学成果。

结语:

社会在进步,文化在发展。传承非遗、结合文创、融入科技、面向市场,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化创新设计,研发符合百姓需求的主题非遗文创品,才能真正实现河北非遗的创新性传承。

以项目化课程培育主题非遗文创设计岗位的专业人才,满足非遗文创产业的人才需求,是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肖优.永州地方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

[2]欧阳丽.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文创产品设计实训教学实践与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9,(08)

[3]刘佳馨 曹颖.茶叶类文创产品的设计教学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07)

作者简介:许广彤(1974.10-)男,教授,硕士,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从事文化创意研究、艺术设计教学。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