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特点及其启示
——以巴登符腾堡州为例
2020-10-26牛金成
牛金成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学院,天津 300222)
联邦德国的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在全球有很高的声誉,强大的高等教育机构体系为德国培养了大批科学技术人才,也为德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人力资源保障,持续地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一个组织的结构决定其所能发挥的功能,组织结构不同其所能发挥的功能就不同,德国高等教育结构如何?作为实施高等教育机构的高等学校结构怎样?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教育主权不在联邦而在各州,虽说各州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也有所不同,但基本结构基本一致。联邦层面有协调各州教育政策的机构来确保各州在高等教育政策方面基本保持一致,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统一标准、证书认证与人员的流动。现以巴登符腾堡(Baden-Württemberg,以下简称巴符州)为例,从布局、类型、层次、学科专业、课程教学等方面来分析德国高等学校结构特点。选择巴符州是基于以下考量:其一是该州高等教育在全德国处于领先地位,2005《焦点》杂志的德国大学排名中,该州有6所大学进入前10名,德国每轮精英大学评选中该州高校入围数量最多;其二是该州是德国高等学校类型与数量最多的一个州,只有该州有专门的师范大学,也是创办高等职业学院的先驱,该州的高等职业学院现已改为双元制高校;其三,该州高校数和注册学生数在各州均处于领先地位[1]。
1 布局结构
截止2018年6月,巴符州共有73所高校,其中综合性大学9所,师范大学6所,应用技术大学23所,双元制大学1所、艺术类院校8所,国家认可的私立高校26所,巴符州高等学校的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巴符州高校与学生概况一览表(2018年6月)
从表1可以看出,到2018年6月为止,无论是学校数还是学生数,公立高校是巴符州高等教育的绝对主体,私立高校为26所,私立高校数占该州高校总数的35.62%,私立高校的学生仅为2.45万人,仅占该州高校学生总数的5.93%。公立高校数量最多的是应用科学大学,接着依次为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和双元制大学。德国是音乐艺术国度,重视音乐艺术教育,德国人普遍具有较高的音乐艺术修养,因而此类院校数量较多。公立高校学生数最多的是综合性大学,注册学生达到17.5万人,将近占所有注册生的一半,依次为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大学、师范大学和艺术院校。虽只有一所双元制大学,学生数量并不少,达到3.4万人,但该校有12个教学点与分校,考虑到教学点与分校数量较多,因而平均每个教学点与分校的学生数不算多。德国除综合性大学之外,其他高校学生数量少,与我国高校相比,德国这些高校属于微型高校,这些微型高校的学生数量还没有超过5 000人。
巴符州的首府斯图加特(Stuttgart),人口约58万(截至2011年底),其它人口超过10万人的大中城市还有曼海姆(Mannheim)、卡尔斯鲁厄(Karlsruhe)、弗莱堡(Freiburg万)、海德堡(Heidelberg)、海尔布隆(Heilbronn)、乌尔姆(Ulm)、普佛尔茨海姆(Pforzheim,)和罗伊特林根(Reutlingen),较大城市的高等教育机构分布如表2:
表2 巴符州高等教育机构地域分布表
从表2可以看出,作为巴符州第一大城市的首府的的斯图加特高校最多,有12所高校。有5所以上高校的城市还有曼海姆、卡尔斯鲁厄、弗莱堡和海德堡。海尔布隆3所,乌尔姆2所,普佛尔茨海姆2所;罗伊特林根1所。还有20所高校在在小城镇,可见巴符州的高等学校分布分散,不仅在大中城市有高校,而且小型城镇也有高校。
2 类型结构与层次结构
2.1 类型结构
2.1.1 职能类型结构
按照高等学校的职能分,德国高校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有学术型高校、专业型高校和职业型高校。学术性高校指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的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教育机构,此类高校主要有综合性大学和工程技术大学;专业型高校是培养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此类高校与综合性大学地位一样,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此类高校主要有师范大学、艺术院校。职业型高校是偏重于应用研究,且与职业实践联系密切的无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此类高校主要有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大学/职业学院,如海德堡应用科学大学和巴符州双元制大学。
2.1.2 入学资格结构
德国高校实行入学申请资格制度,不同类型的高校入学申请资格是不同的,目前德国高校入学申请资格可分为两大类,即学术性入学资格和职业性入学资格。其中学术性入学资格有三种,即普通高校入学资格、限制性专业入学资格和应用技术大学入学资格。[2]普通高校入学资格的获得者是文理中学(含职业/专业文理中学)的毕业生,即参加过德国“高考”“专业高考”的学生,拥有普通高校入学资格可以申请德国所有高校的所有专业;限制性专业入学资格主要获得者是专业/职业高级学校的毕业生,其对申请的高校无任何限制,但是对申请的专业有所限制,必须是与已学专业一致与相似的专业,除了申请专业受限制外,其余与普通高校入学资格相同;应用技术大学入学资格主要获得者是文理中学没有读完最后一年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实践,就拥有了该资格,该资格有权申请应用技术大学与双元制大学/高等职业学院,但个别州的高教法规定该资格不能申请双元制大学/高等职业学院,如巴符州的高教法就是这样规定的,拥有该资格若想申请双元制大学,还需通过附加考试。[3]职业性入学资格为两种,一种是师傅职业资格,是指完成初始职业教育后再参加职业继续教育后获得的资格,主要为师傅/专业学校毕业考试通过者,该资格等同于普通高校入学资格,可以申请德国所有类型高校的专业;另一种为职业教育资格,已完成职业初始教育,且有一定工作经历者,该资格只能申请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大学/高等职业学院的与培训职业/工作的相同/相近专业。德国一些高校除了要求学术性/职业性入学资格外,还有附加条件,如双元制高校/高等职业学院需要与培训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公职人员高校入学需要行政培训当局的聘用合同,艺术院校需要进行才能考试,巴符州各类高等学校入学资格(见表3)。
表3 巴符州高等类型及其入学资格一览表
德国高校入学资格强调职业性资格与学术性资格的等同,各类学术性、专业性和职业性的高校各自的类型特征明显,凸出不同类型的高校的入学标准的类型不同,强调入学的资格类型与不同高校人才类型培养的匹配,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德国中等、高等教育并没有仅停留在路径上的衔接,而是在学术资格、职业资格与能力资格等方面深度衔接。
2.2 层次结构
2.2.1 层次结构
在德国拥有博士头衔是德国社会精英的标识,博士授予权是国家进行高校分层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与有效的工具。德国的高校可分为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和无权授予博士学位的高校,前者主要有传统大学及其与其有同等地位师范大学、神学院和艺术类高校;后者主要有应用技术大学和双元制大学/高等职业学院。马丁·特罗指出欧洲大学包括德国大学的“等级由政府分配给各院校和高等教育各部门的职能、权利和资源决定,比如拥有授予某些学位和证书的权利”[1],他还说大学与非大学性质的高等院校等级不同,一般来说,大学的地位要高于非大学性质的高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地位要高于无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其实在德国即使是同样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师范大学、神学院和艺术院校的地位相对而言要低于综合性大学,即使同样是大学,一般而言传统大学的地位要高于新建的大学,目前在德国,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差距与层次逐渐加大,尤其是德国推出卓越计划与精英大学评选以来,加大了这种分化与分层,出现了精英大学与非精英大学之别。同样是没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技术大学和双元制大学/高等职业学院,但其地位仍旧存在层次差异。应用技术大学大多数专业均有硕士授予权,双元制大学/高等职业学院的个别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理论上与应用技术大学地位一样,但实际上双元制大学/高等职业学院只是少数专业可以授予硕士学位,两者还是有差距的,还有些州的高等职业学院还没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甚至个别州不还承认高等职业学院的高等教育地位。可见德国高等教育的层次还是特别明显,并不像德国人普遍认为的德国高等学校都一样,质量都差不多,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
2.2.2 学位结构
19世纪德国实行单一的博士学位制度,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了硕士学位制度,单一学位制被两级学位制所代替,博士学位上升为第二级学位。1999年,欧盟推出“博洛尼亚进程”,其旨在提高欧洲高等教育在全球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在欧盟范围内实行高等教育的共同框架,建立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的高等教育结构。在博洛尼亚进程的推动下,德国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引入学士学位,德国学位制度成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德国学士一般学习时间为6-8学期、硕士为2-4学期。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各州在推动博洛尼亚进程方面步调不一,原有的各种硕士学位制度、原有的国家考试制度与新的学位制度并存,这使得德国的学位与国家考试制度显得复杂。国家考试制度又分为于硕士同等水平的教会考试与国家考试,其学习时间至少为8个学期。德国旧的学位为理工硕士与文科硕士,理工硕士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学习阶段和专业学习阶段,基础学习阶段为2—4学期,属于通识教育阶段,学习阶段结束时所谓的基础学位的预考,[4]然后有个4—6学期的主专业学习阶段,学习年限总计为4—5年。文学硕士学习分一个主修专业和两个辅修专业,其教育过程是自由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组合并制定自己的课程计划,最后需要参加书面与口头考试,撰写的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见表4)。
表4 巴符州高等学校的层次结构
博洛尼亚进程的德国高校改革对“国家考试毕业”与“教会考试毕业”改革最慎重,国家考试是一种国家毕业考试,这些考试毕业证书只是具有德国国籍的人进入国家公务员及其一些国家监管职业的入场券,如药剂师、医生、教师、法官等职业领域。教会考试类似于国家考试,不同的是组织及其管理者是教会。德国高校的层次结构已经形成,联邦德国推出精英大学的评选逐渐强化了德国高等学校之间的差异性。各联邦实行文化自治在博洛尼亚进程方面进度不一,各种新旧学位制度并存,德国还把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专业职业实行国家资格考试制度,加强国家对这些专业的监管,这些进一步彰显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复杂性。
3 学科专业结构与课程教学结构
3.1 学科专业结构
德国综合性大学几乎涉及到所有学科专业领域与方向,巴符州的大学既有传统的学科专业,也有新型的复合性学科专业,学科专业数量多且齐全,此外学科专业领域与方向还包括文理中学各科教师教育专业和各类中职学校高年级的教师教育专业。师范大学是基于理论与研究的教育,且与实践和应用联系密切,主要培养小学教师、初中教育教师(若必要可与附近的大学合作培养)、特殊教育教师、一些中职学校高级的教师、工程技术教育教师(与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培养)和从事早期教育、儿童教育、媒介教育、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师范大学的专业均为师范专业,其专业目的为基础教育阶段(除去高中阶段)的各科教师、职业学校高年级的少数专业课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及儿童教育工作者,不设立与非师范类的学科专业,学科专业师范性很强。艺术院校主要专业领域有造型、表演艺术、绘画艺术、音乐、影视、戏剧、还有文理中学的各种艺术教师教育专业。应用技术大学大学学科专业领域主要有技术、经济、社会、造型、职业学校的技术教师教育(工程教育教师与师范大学合作培养),其人才培养有很强的职业领域性,涉及学术领域的专业很少,且专业是相当狭窄的,专业范围集中在传统的工程学科,如电子技术、土木工程、机械制造、计算机、经济学、建筑学和社会教育等,也有一些少量的法律经济社会事业专业、人文学科专业与艺术学科专业,尽管也有一些复合性专业,如经济信息学和经济工程学,但总体上来说这些复合性专业数量较少,专业内容较窄。公职人员高校的专业领域及方向依据行政机关分具体不同的专业,专业领域有公共行政管理及运营管理、联邦档案管理、州档案管理、劳工管理、外交事务、德意志银行、财政管理、联邦税务管理、司法、公共安全领域(警察)联邦侦探、宪法保卫、联邦国防军、联邦警察、联邦通讯、社会保险及养老保险、经济社会保险、意外事故保险等部门领域培养专门人才。双元制高校专业领域更窄,专业领域涉及经济、技术与社会事业领域。从数量上看,双元制高校专业绝对以技术类专业为主。技术类专业最多,主要为机械制造、建筑工程、电子计算、信息技术、航空技术、经济工程、木材工程等,其次为经济学专业领域,主要为各个行业领域的部门经济学、经济信息学、国际贸易管理等专业;最少的是社会事业领域,主要为各个领域的社会工作,如健康社会工作、基础教育社会工作、护理与残疾社区工作、教育与职业社区工作、社会管理与社区经济等专业(见表5)。
表5 高校专业领域结构表
续表5 高校专业领域结构表
3.2 课程教学结构
综合性大学是德国传统的科研基地,是基础研究的核心力量,这类高校的特点主要是理论与研究导向的教育,以传授理论知识为导向,重视科学研究,尤其是一些基础性的科学研究,与一些前沿的深层次的科学研究,向学生提供理论性强的教学,属于结构性弱的教学,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既有课堂教学,还有研讨。教学结构较为灵活,教学模块之间协同,即使是一些工程学科的教学也会采用一些对话式的方式进行,即使是在一些大班的讲座中也有师生间的对话与交流。课程一般没有固定的教材,只有参考书目,大课的信息量大,研讨以学生为主,课堂气氛轻松,学生的参与度高,积极性强。大学的课程并不直接与职业挂钩,强调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师范大学是基于理论与研究的教育,与实践和应用联系密切,以培养小学及中学第一阶段教师(初中教师)为主,也培养学前教育教师与特殊教育教师,也重视与附近的应用技术大学协同职教师资的培养。培养教师的师范定位清晰,一直坚守师范教育,致力于教师教育与教育人才培养,每所师范大学各自培养教师领域方面各具特色,与其他师范大学形成错位竞争,如海德堡师范大学的特殊教育在全德国都是闻名的。师范大学的教学重视学生实践教学技能的培养与教育反思能力的形成,重视具体学科的教学方法,教育教学问题意识强,不仅要分析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还要分析学生回答错误的原因及其错误逻辑推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教育。艺术院校授课方式较为灵活,可以采用班级集体授课,还可以进行个别授课,还可以交替使用,教学具有极大的独立性。艺术院校专业性强,不设非艺术专业,只培养艺术人才与艺术教育人才。应用技术大学实施科学基础教育、采用学期班组团队方式进行、重视实践,将实践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分不同专业方向且采用强结构性的学习方式。应用技术大学的核心特征是在人才培养中重视实践性和从事应用研究,包括科研成果转移到中小企业。[5]向学生提供实践性强的教育,从应用的角度探讨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课程结构安排紧凑,占主导地位的是班级教学组织形式,属于结构性强的教学,教学的灵活性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结构较为死板,教学体系松散,教学模块之间缺少协同。有一些研讨课,但这些研讨课缺少讨论和对话,对话式教学较少,尤其是工程与自然科学及经济学专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公职人员高校以班级为单位,强调实地现场教学,学习时间一般为3年,学习时间较短,如学制较短,一般为3年,上学之前也需要有签订合同,学生与双元制学生一样有合同有报酬,但地位普遍比双元制大学高一些,更应用科技大学的地位一样,只是强调其服务的领域为国家公务员领域。双元制高校以教学为主,实行班级授课制,强调现场教学,有既定的教学计划,采用实践导向、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采用小班教学,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多数教师来自所教专业的一线,兼职教师多,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教学,采用双元的学习方案,既是大学生,又是企业的实习培训生,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交替以及紧密的校企合作达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的目的[5]。双元制高校除了教学之外,还有从事合作研究的使命,要与合作伙伴联合研究,合作研究以应用与转化为导向,其研究的目的是为经济、技术和社会领域的企业实践开发贴近现实的直接应用的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6](见表6)。
表6 高校的课程教学结构
4 德国高等教育结构特点及其改革动态
4.1 结构特点
4.1.1 高校地域布局较为分散,大、中、小城市具有高校
高校并不是集中在首府与大城市,而是不同大小的城市就有高校,德国高校地域布局较为合理。德国高校中的学生数量不多,不是巨大型高校,这跟德国人口数量少有一定关系,也跟德国的高等教育的传统有关,跟德国高等教育的理念与自治有关,也与德国传统上高等教育机构远离政治权利中心有关,也与地方政府重视当地高等教育发展有关。
4.1.2 高校类型突出,层次齐全,高校间差距逐渐加大
德国高校类型齐全多样,既有学术型高校、专业型高校,还有职业型高校,德国各类高校的类型特色明显,各高校安于类型定位,而不是盲目追求向学术型高校靠拢与转向。各高校学生人数并不算多,大多是小而精,并不是大学就是“大家都来学,学生多的学校”。德国强调各高校在类型之间的不同,这种类型的不同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表现在具体的入学资格的不同,体现出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不同的能力资格,有些强调学术性资格,有的强调职业型资格,这两种入学资格在高校入学申请是等值,强调等值但不同。德国高校入学的不同资格要求与学生获得资格选择的多样性,为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接受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机会,扩大了学生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德国高校入学资格强调职业性资格与学术性资格的等同,德国高校强调学术性、专业性和职业性高校各自的类型,凸出不同类型的高校的入学标准的类型不同,强调入学的资格类型与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的匹配,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德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在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等良好的衔接,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路径上的衔接。德国高校的层次齐全,层级结构已形成,但在同一层次内部的高校间的差距逐渐加大,也就是说德国高校在同一层次上还会继续分化与分层,德国推出的高校精英计划评选和各种国际国内高校排名将会进一步加快这一进程,已经打破“德国高校质量都差不多”的美丽童话,德国高等学校之间的差异性将会进一步加大。德国各联邦州实行文化自治,联邦州因各自考量的侧重点不同与传统宗教与政治的不同而在推动博洛尼亚进程方面而进度不一,各种新旧学位制度与教育过程同存,一方面德国高校在推动高等教育国家化,给予进一步融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另一方又要坚守德国高等教育的传统与各州文教方面的特色与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一直在寻求国际化与传统之间的平衡。德国的这一心态在大学生毕业后所获资格及其进入劳动力市场上更为突出与明显,目前德国还把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专业职业实行国家资格考试制度,加强国家对这些专业的监管。德国虽然学位制度较为齐全,但新旧制度共同,较为复杂,不利于与国际社会接轨,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4.1.3 学科专业特色鲜明,且有课程教学结构支撑
德国各类高校的学科专业的侧重点很明确,大学学科专业齐全,但侧重的是传统学科专业与新型的复合型学科专业,强调基础学科的研究与新型复合前沿的科学研究,重视学术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各种专业学院坚守各自的专业特色,如师范大学的师范性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专业,其学科专业设置均在各自专业院校的办学的专业定位方面,专业设置没有超出各自的专业性定位与方向,重视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应用性科技学院的专业设置较窄,主要集中在应用性科学专业方面,其科学研究主要是应用性研究与具体实践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双元制高校的专业设置更窄,仅涉及经济、技术与社会事业领域,重视工作职业能力的培养与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德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互补,错位竞争,形成较为良性的运行机制。德国各类高校的特色明显:学术型高校重视学术能力的培养,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式,采用开放的对话交流的教学方法,采用弱结构性的教与学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型院校基于理论与研究的教育,与实践和应用联系密切,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重视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与专业反思能力的形成,重视专业问题意识的培养与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培养;职业型高校重视校企合作,以学校为主,双方深度融合同工培养人才,企业培训计划与学校培养计划有机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紧凑,重视职业实践能力与专业资格的培养;应用科学大学教学每学期以班组、团队为单位进行教学与培训、重视一线实践经验的获得与积累,重视理论知识的在实践中的运用与证明,将实践融入育人环节,实践部分是人才培养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采用强结构性的学习方式,强调工作现场教学,课程结构安排紧凑,教学结构性强,较为死板,且教学体系松散,模块之间缺少协同。双元制高校以教学为主,实行班级授课制,强调现场教学,采用实践导向、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采用小班教学,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兼职教师多,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教学,采用双元的学习方式,既是大学生也是企业的实习培训生。
4.2 改革动态
德国在教育管理制度上由于教育权在各州,而科学研究管理的权利在联邦政府层面,这就使得德国高等教育的科研及其经费分配与管理方面存在着矛盾。各州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使得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原先处于东德的高校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德国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已从原先的柏林与哥廷根转移到了海德堡-鲁尔-慕尼黑这一带。德国人还秉承高等教育公平的理念,各校质量均差不多,国际排名并不是成绩很好,这跟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有关,因而德国引进高校间的竞争机制,实施精英大学计划,引入认证制度,对一些经过认证的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基于学士学位。各州博洛尼亚进程推动不一,新旧学位制度并存,因而显得很为复杂,尤其是一些国家考试与教会考试制度的专业过于保守,使德国高教改革不彻底,人员国际流动及学历互任的国际化发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加大推动博洛尼亚进程。德国不断出台一些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措施,修订《职业教育法》,引入职业学士和职业硕士名称,与德国高等教育的学士和硕士学位等值,并在德国资历框架中处于同一层级[7],进一步体现德国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对等价值。再者,德国职业型高等学校有学士和硕士,且这些职业型高效颁发的学士与硕士证书与其他高校颁发的证书在就业市场是等值的,只是强调这些证书与普通的学术学位证书的区别是拥有者所具有的资格能力领域的不同而不是水平的不同,强调“等值而不同”,甚至在就业市场上更受青睐,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更高。
5 启 示
我国正面临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城市群建设,需要新一轮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高校的类型不突出,特色不明显,趋同显现较为严重,地区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差异过大,高等学校过度集中于大城市[8],中小型城市高校偏少,职业型高校层次偏低。中德两国制度不同文化不同,再加上人口、经济等国情不同,两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各有特色,且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优化,我国在调整与完善高等教育结构时,仍可以参考一些德国经验。
5.1 优化高校布局结构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调整高校布局结构”,中央政府要出台政策逐步限制大城市继续增设高校,地方政府更加重视高校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高校要积极向中小城市拓展[8],同时该校布局结构的调整不能只靠公立学校,还要鼓励与引导在中小城市举办私立、民办及其混合所有制的各种高校,进一步优化高校布局,满足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5.2 进一步优化高校类型结构
要引导各类高校安于现有的类型定位,且在人才培养各个方面体现这一类型,防止所有高校向学术型高校趋同化,引导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职业型高校转型,逐渐形成合理的类型结构,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要政策引导高职院校坚持职业教育的办学属性不动摇,鼓励把办得更好的高职院校升本,即使升本后其职业教育的办学本质属性任不应动摇,逐渐形成学术型、专业型与职业型高校的合理结构。同时加大高考与高校入学制度改革,将职业型资格高考引入,并强调与普通学术资格的高考的同等型与不同性,且各自录取的类型高校有明确的类型录取标准,给学生提供更多与更大的选择,每个人有能力与机会选择走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之路。
5.3 加大职业型高校发展,强调其学位与学术性学位的等值
上移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授予高职院校授予学位的权利,甚至引入职业型学位制度,强调职业型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的等值与不同,办本科层面的职业教育,甚至要有一些硕士层面的职业与专业教育。我们也理应由职业资格方面的学士与硕士层面,而不应只有学术性的学位,但一定要注意的是职业型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的真正等值,同时强调其不同之处,在招聘与人员录用方面一视同仁,真正体现等值性。
5.4 师范院校凸显师范性,走教师教育培养多元化
进一步重视教师教育发展,走教师教育培养的多元化道路,专业型高校要坚守其专业性,其专业性理应在学科专业方面有所体现。师范大学一方面要回归师范大学的传统,办师范性专业,坚守为教育教育服务,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同时各师范院校有必要与附近的工科院校合作,培养职业教育教师。一些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可以进行教师教育,但应主要集中在高中教师及其一些专业性强的职教师资方面。要重视职业教育,尤其是要重视我国现有的为数不多的培养职教师资的高校,从政策与经费上支持与引导这些高校坚持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定位。重视教师分类培养,职业学校技术教师和工程教育教师采用师范大学与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培养,师范大学还可以与综合性大学联合培养普通教育教师。
5.5 校企深度融合,企业主动承担培养人才的责任
要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产业界的合作,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要与企业共同培养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企业要积极深度参与高校的人才的培养过程,同时要积极吸纳大学生到企业实习与实践,主动承担企业也是培养人才主体的社会责任,让企业体验到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水平。同时高校要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践课程教学开设的比例,经济与企业沟通,及时了解企业所需人才的能力要求,和企业一起构建模块化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与模式等全方位凸显应用性与职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