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粉煤灰制备β —SiC 纳米粉体

2020-10-26徐宏武徐德华中国矿业大学离退休处江苏徐州008南京仙林尚东花园江苏南京0000

建筑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稻壳碳化粉体

徐宏武,徐德华,何 嘉(.中国矿业大学离退休处,江苏 徐州 008;.南京仙林尚东花园, 江苏 南京 0000 )

β-SiC 是硬度稍次于金刚石的少数物质之一,但其韧性较优,有特殊的磨削性能,热稳定性最佳,抗辐照性和抗热振性极佳,广泛用于军工、民用高温耐热及抗热振材料;航空航天用先进复合材料;核潜艇用高端耐火材料;金属基、陶瓷基复合材料,特适宜于空间光学反射镜体系,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反射镜材料[1]。粉体技术定义 100% 且粒径 <30 μm 的粉体为超细粉体[2]。本文的纳米粉体至少有一维 100~1 nm 的粉体。传统制备 β-SiC 粉体,基本原料为 SiO2、Si、C,制备温度范围 1 500~2 100 ℃,或利用固相先驱体聚炭硅烷在一定气氛下直接热解的方法,或气相合成法 2 SiH4(g)+C2H4(g)=2 SiC(s)+6 H2(g),合成温度 1 500 ℃,或 Si+C=SiC,合成温度 1 380 ℃,或 SiO2+3 C=SiC+2 CO(g),合成温度为 1 450~1 600 ℃,原料 Si 的粒径 5 μm 左右,SiO2粒径为 50 μm 左右,或以 CH3SiCl3为原料的等离子体气相反应合成[3]。日本发明专利昭 47-2433 使用 Si、硅石、C 等在 1 700~1 900 ℃ 反应 10 h 制备 β-SiC 晶体。这些制备技术中的所用原料要求纯净,有的为易燃易爆物质,其制得、运输和储存成本较高。再者,合成温度较高,通常为 1 500~2 100 ℃,为此,反应系统工作条件严酷。这就给规模化生产增加了难度,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限制。ZL 201010570156.5 发明专利[4]利用粉煤灰、稻壳做原料,工业化制备出 β-SiC 纳米粉体,并首次制备出 β-SiC 纳米多芯“缆管”(Nano Multi-Core “Cable Duct”)。通过 XRD、TEM、EDS 测试表征了 β-SiC 纳米粉体。原料资源丰富,价廉易得,运输、保存方便,合成温度较低,工业化生产易行,制备过程产生的 CO 可回收再利用,为绿色合成,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工业化制备原料和工艺

1.1 原 料

(1) 粉煤灰。采样化学分析:SiO250.66,Al2O330.52,Fe2O36.12,CaO 3.36,MgO 1.10,TiO21.02,K2O 0.86,NaO 0.57,C 2.16,其他 2.63。

(2) 稻壳。其碳化后为碳化稻壳,采样化学分析:SiO234.57,C 64.06。

(3) 稻壳燃灰。采样化学分析:SiO290.19,C 8.27。

(4) 添加剂。

1.2 制备工艺

将粉煤灰按产品需要可去杂处理;稻壳置 700 ℃ 炉窑炭化;稻壳自燃成稻壳燃灰;将粉煤灰、碳化稻壳、稻壳燃灰、添加剂按 SiO2∶C=57%~62%∶43%~38% 配制,一起置磨机混磨为 ≤74 μm 粉体;制成 φ 18 mm 球团后入合成器;设定合成温度为 1 200~1 320℃,调控合成压力 P 为 10~1 Pa,P 越低,T 亦可越低,工艺操作愈佳。炉装入量约 10 t/炉,6~8 h 后出炉,得到 β-SiC 纳米混合粉体,2~2.2 炉/d,如需要量大,可复制。据需要,可进行分选分级,如去 C、Fe 等可得 β-SiC+Al2O3+SiO2纳米粉体;再去 SiO2可得 β-SiC+Al2O3纳米粉体;亦可去 Al2O3可得 β-SiC+SiO2纳米粉体;或去 Al2O3+SiO2可得 β-SiC 纳米粉体等产品。

1.3 分析测试仪器

瑞士 ARLX- 射线衍射仪,日产 TEM,JEM-200 CX,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EDS,牛津大学产 INCA,内蒙古工业大学测试中心。

2 工业化制备结果与讨论

2.1 β—SiC 纳米粉体的表征

2.1.1 XRD 分析

制备的 β-SiC 纳米混合粉体 XRD 分析测试结果,见图 1。

图1 β—SiC 纳米混合粉体 XRD 图谱

由 XRD 图确定,产品为 β-SiC 混合粉体,主要物质晶型符合国际标准卡片 29~1 129,为 β-SiC,S-Q 59.9%。其他:三斜 SiO2,S-Q 2.6%;三斜 SiO2(01-082-1567),S-Q 6.4%;正方 SiO2,S-Q 9.8%;正方 SiO2(01-073-3457),S-Q 9.3%;正交 Al2O3,S-Q 5.4%;正交 Al2(SiO4) O,S-Q 3.6%;立方 Fe2O3,S-Q 1.4%;六方 Fe7C3,S-Q 1.6%。

由 XRD 图谱亦可计算出物质晶体的晶粒度,通过计算,所制备出的 β-SiC 晶体的晶粒度尺寸都 <100 nm。

该 β-SiC 混合纳米粉体可用于高分子材料和橡胶等的增强剂。根据用户需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提纯分选,提纯分选后的 β-SiC 纳米粉体的 XRD 分析测试结果见图 2。从图谱可判读出 Al2O3和 SiO2等已据需要被清除。

2.1.2 TEM 测试

图2 β—SiC 纳米粉体 XRD 图谱

利用 TEM 对粉体衍射,记录 2 张衍射光斑照片,计算出相关参数,确定为 β-SiC,见图 3。利用 TEM 亦可测试粉体粒度,检测结果为纳米粉体,如图 3 中所测晶须大小为 φ 32 nm×1 300 nm。

图3 β—SiC 纳米粉体 TEM 衍射光斑

2.1.3 EDS 分析

对产品进行 EDS 能谱分析,见图 4,确定为 β-SiC。此 TEM 图,为纳米多芯“缆管”。其 φ 53 nm,内含芯管 φ 4 nm,此缆管中约包容 160 根芯管。对此纳米多芯缆管进行 EDS 分析,检测结果为:CK 质量比 28.37%,原子 48.08%;SiK 质量比 71.63%,原子 51.92%,确认为 β-SiC 物质。查阅检索相关资料信息,仅有同轴纳米管且不是 β-SiC 物质。此类纳米缆管且为 β-SiC 物质,为首次被制备出且被检测发现。其形成机理待研究,其用途待研发。

图4 β—SiC 纳米多芯缆管 EDS 检测

2.1.4 粒度及其分布和形貌 TEM 测试

TEM 对产品粒度及其分布和形貌进行测试,见图 5。

图5 β—SiC 纳米粉体粒度及其分布和形貌

2.2 制备 β—SiC 纳米粉体的原理

2.2.1 热力学依据

式中: △Go—标准状态自由焓变化/J·mol-1·K-1

T —温度/K

令: △Go= 0

则:T=1 877

满足该条件,可以制备成 SiC。

粉煤灰是煤燃烧后的残留物,源于燃煤中的无机组分,主要是 SiO2、Al2O3、Fe2O3、C 等,其中伴生元素有 80 多种。按产品需要经去杂处理后,SiO2为 60%~90%,C 为 3%~5%。碳化稻壳的成分主要是 C、SiO2,一般 C 约 64%,SiO2约 35%。稻壳燃灰的成分主要是 SiO2、C,其中 SiO2约 91%,C 约 8%。粉煤灰、碳化稻壳及稻壳燃灰优化匹配则具备合成 β-SiC 的化学成分条件。 但 1 877 K 合成温度太高,相应对能源、耐火材料等要求相当严酷,增加了工业化成本;另一主要方面,SiC 晶型分为 α-SiC 和 β-SiC 两类;高温易于合成 α-SiC,不利于合成 β-SiC。传统观点认为,欲合成 β-SiC 温度在 1 723 K 以下。为此,依据:

式中: △G —非标准状态自由焓变化/J·mol-1·K-1

P —压力/Pa

Pco—CO 气的压力/Pa

由此,采取降低合成系统压力,使制备温度降低,在较低温度下利于制备成 β-SiC。欲降低合成压力,现代工业技术可轻而易举地达到 P=1 Pa。这样,对能源、耐火材料等要求亦随之宽松,便于工业化规模生产。综合考虑,优化设定 T=12 000~1 320 ℃,与其相匹配 P=10~1 Pa,工业化制备出的 SiC,必然是 β-SiC,绝无 α-SiC 生成。实践得到确认。

2.2.2 动力学依据

SiC MEAM 势的体熔点为 4 250 K,其热力学熔点为 3 338 K;MEAM 作用下的 SiC 的晶体在一定过冷度下可以生长,且过冷度约为 400 K 时晶体生长速率最快。 采用 MEAM 势函数,在温度范围 2 100~3 300 K 内,碳化硅晶体生长速率随温度的升高先是逐渐增大,到温度为 2 900 K 时,碳化硅晶体的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其后,碳化硅晶体的生长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低于 1 700 K 时碳化硅晶体不能正常长大[5]。

粉煤灰由多种粒子构成,粒度基本是微米级,其形貌为空心和实心颗粒,如空心玻珠(漂珠)、厚壁及实心微珠、铁珠、炭粒、不规则玻璃体和多孔玻璃体。SiO2多为空心球形态,C 粒的形貌与海绵状玻璃类似,可分出空心 C、网状 C 和未融 C 3 种类型[6]。碳化稻壳的结构形貌 TEM 图及结部的 EDS 分析结果如图 6,均布的结平均直径约 30 μm,EDS 检测其含 SiO2、C、K2O。

图6 碳化稻壳 TEM、EDS 检测

稻壳燃灰显微结构由约 50 nm 的 SiO2凝胶粒子及其约 50 nm 黏聚空隙和约 10 μm 孔隙组成,结构形貌 SEM、TEM 图见图 7[7]。由前述的结构形貌和化学成分分析可知,各个微米尺度的结、纳米尺度的孔隙、颗粒等都可成为很好的反应源,其中都含有 SiO2和 C,还有微量伴生元素,处在真空和加热条件下,周围的水分、挥发物逸出,再加原有空隙,对 SiC 晶核形成及成长极其有利,并且又具备限制晶体过于长大的条件。由此分析,可一次性制备出 β-SiC 纳米粉体。通过试验及规模化生产实践也完全得以实现。

图7 稻壳燃灰 SEM 图(左)及其局部 TEM 放大图(右)

2.3 β—SiC 纳米粉体的试用

2.3.1 高分子材料的添加剂

该 β-SiC 混合纳米粉体按 5% 加入高分子材料尼龙制成汽配齿轮,其相容性、均散度、与基体结合都很好,耐磨性能提高 2.5 倍以上,与原添加 MOS2相比,综合性能提高,成本还下降 50% 以上。

2.3.2 特种陶瓷

该 β-SiC 混合纳米粉体除杂 C 后按 40% 配入原人造骨陶瓷,强度提高 30% 以上,K1c提高 10% 以上。

2.3.3 特种耐火材料

该 β-SiC 混合纳米粉体除杂 C 后按 15% 配入,与加入 15% 纯 α-SiC 对比试验,1 450 ℃×3 h 烧结,耐压强度提高 57% 以上,其强度、耐火度、抗热震等性能优异。抗氧化性能提高 30% 以上。

3 结 语

(1) 首次合成制备出并且经 XRD、TEM、EDS 检测为 β-SiC 纳米多芯缆管,是由粉煤灰和稻壳合成制备的。其形成机理待研究,其用途待研发。

(2) 利用粉煤灰、稻壳工业化制备出 β-SiC 纳米粉体。产品经过 XRD、TEM、EDS 测试验证,合成的 SiC 100% 为 β-SiC,而且为纳米粉体。为工、农业固体弃物粉煤灰、稻壳资源利用开拓出了一条新的高增值途径,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粉煤灰、碳化稻壳、稻壳燃灰优化配比为:SiO2∶C=57%~62%∶43%~38%。

(4) 合成压力与合成温度优化匹配为:T=1 200~1 320 ℃,则 p=10~1 Pa。

猜你喜欢

稻壳碳化粉体
稻壳兴衰史
堆积燃烧清洗稻壳制备SiO2特性
弯曲荷载对单掺循环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碳化的影响
《中国粉体技术》期刊入选WJCI
《中国粉体技术》期刊入选WJCI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包裹型SiO2/Al复合粉体的制备及烧结性能研究
超细钼铜复合粉体及细晶钼铜合金的制备
一种聚乙烯/碳化废旧橡胶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粉煤灰综合利用》05/2019掺粉煤灰建筑混凝土在冻融-干湿循环作用下的碳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