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冷链物流研究计量分析:2000-2017
2020-10-26郝会霞
文/郝会霞
1 前言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是一种大众认可的保障园艺品质量的手段,从上世纪中叶便在全世界迅速实施起来,是水果、水生产品等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是一种富含商业价值的优化性价比的专业物流,主要包括产品从生产地向销售地过程中保障产品一直处在良好温度环境下以至于维护产品质量,为了更好满足客户要求必须最大限度的保障各种产品质量安全优良、降低产品损耗。使用冷链物流能很好地把大批水生产品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地从生产目地运输到消费目地,从而保障人们的物质需要,优化人民的生活、健康水平。从而可知,产品大批运输中一些水生产品通过冷链运输未来会成为产品运输的必要手段。
目前国内冷链领域的研究,集中于冷链物流设备、物联物联体系等方面,对冷链物流的发展体系、研究框架与热点等问题研究不够深入,为了便于国内相关学者进一步了解我国冷链物流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便于对上述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文章以中国知网检索的冷链物流领域的相关文献为数据样本,利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生成冷链物流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对冷链物流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一定的梳理,并重点呈现我国冷链物流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1]
2 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取自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收录的以“冷链物流”为主题,时间段为2000-2017年,以此进行高级检索,选择期刊,共采集出3511条符合要求的文献。去除综述,会议摘要类型的文献,共检索出3511条文献。并分别对上述的数据按照格式为txt统一下载。[2]
2.2 研究方法
Citespace软件是一款着眼于分析文献中蕴含的潜在知识,并在科学计量学、数据和信息可视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款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具有预测与推进的功能。分析冷链物流领域发文量(运用中国知网自带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关键词分布情况(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前沿趋势分析)、作者分布情况(高产作者发文量统计)以及合作机构分布情况。[3]
3 结果
3.1 发文量分析
图1 2000-2017年冷链物流领域各年度发文量
由图1可以看出,数据显示国内冷链物流的文献数量大体逐年增长,2000至2005增长曲线较为平缓,2005至2015增长速度较快,2016年为发文量高峰期达到565篇,2016有下跌趋势但总体而言增长很大,2017虽然与2016年相比发文量稍有下滑但是相比2015年和其之前年份还是处于就最高值。
3.2 研究者和研究机构的分析
图2 作者发表文章篇数前二十排名
上图2所示为发文量前20名作者排名,占发文作者总量的4.98%。其中曲阜师范大学李学工在冷链物流研究领域发表19篇,发表文章最多。中国知网显示该作者关注领域有农产品、冷链和农产品物流、竞争力、甩挂运输、山东半岛、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标准化体系、物理成本。作者总发文量为115篇,而在冷链物流领域发表文章约占作者总发表文章的16.5%,说明李学工较其他领域来说在冷流物流方面研究较为突出或者使其在学术方面发展重点。
利用Citespace对冷链物流研究领域作者形成的共现知识图谱,时间跨度设为2000至2017之间。将单个的时间切片设定为1年,共有18个时间切片。在节点的类型中选择Author,通过反复的调节阈值,使之设置在1,1,10,其余参数系统默认。最后形成3920个节点,3486条连线的作者共现知识图谱。形成有关冷链物流研究作者的分布知识图谱如图3作者共现图谱。[4]图3中以“节点”大小表示作者产出数量,连线可以看出作者的合作关系,以及合作的强度。文献共被引次数频繁,作者之间的连线越明显,两节点距离越近。由图3可以看出作者谢如鹤、张小栓、李学工在冷链物流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其中以谢如鹤、张小栓、刘升为核心形成了较大的合作网络,冷链物流方面研究成果很多是共享的,而以李学工为核心的作者合作关系很稀疏,说明该作者与其他作者合作少。
3.3 作者合作
图3 作者共现图谱
在科研活动中为了达到自己或是团队研究目的进行彼此协作配合的作者合作。而合作作者常常会通过理性分析和总结后以编写论文等形式将科学合作成果体现出来。因此,通过论文的发表中可以把不同作者之间的科学合作水平体现出来。本文利用软件endnote将在知网上下载的数据格式完成转换,再在使用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对来源数据进行处理,对3921位作者的合作关系进行可视化处理,选择影响力在前500位作者得到图4冷链物流作者vosviewer的知识图谱。颜色代表合作团体,颜色不同团体不同。线条代表合作联系,线条粗细代表合作联系密切程度。圆圈大小代表自身在族群中的影响力,族群区域大小代表整个族群在冷链物流领域的影响力。由图4可知,500位作者共组成118个族群,有其中由作者长沙铁道学院教授谢如鹤、中国农业大学张小栓、曲阜师范大学李学工、上海海洋大学刘升等在冷链物流研究方面造诣颇深,以长沙铁道学院教授谢如鹤、中国农业大学张小栓、上海海洋大学刘升等形成了较大组织形式的合作关系,而曲阜师范大学李学工则合作者几乎没有。[5-6]
图4 冷链物流作者vosviewer的知识图谱
图5 冷链物流聚类密度视图谱
如图5所示在密度分布中,其中张小栓、谢如鹤、张签名、海峰、李学工密度值较高,所以这五位作者在冷链物流领域造诣颇深。从一定程度上讲,第一作者在某一个领域发文的数量反映其在该领域研究的兴趣和研究水平,同时也象征了其在该研究领域影响力如何。其中以刘升为核心的合作作者族群中有23位作者形成最大的合作族群如图3-8所示可以看出以刘升为核心的作者族群中munyalo,joharmmuthoka、严灿、刘璐、周孙希、孙丽君、张潇方、徐笑锋、李玉洋、段小明、王利斌、王德隆、王达、王迎辉、章学来、西娜、谢玉花、贾丽娥、赵冠人、赵已丞、陈启杨、陈跃、高丽朴在冷链物流研究方面除与刘升互有合作关系与本族群其他作者也有或多或少的合作关系,在本族群中刘升除了与赵冠人、王德隆、赵已丞、西娜是间接合作与其他等人都具有直接联系的关系。由中国知网作者发表论文方向总结可知刘升在冷链物流领域发表论共5篇,张潇方和刘升、贾丽娥以及严灿、段小明与王达合作发表一篇文章《樱桃冷链物流保鲜技术研究进展》,严灿和刘升、贾丽娥以及王达与张潇方合作发表《蔬菜冷链物流技术研究进展》。这之中刘升和章学来、贾丽娥、张潇方形成合作关系。[7-8]
由图6可知刘升还与高恩元有合作关系,然而高恩元与于志慧、李春雷、荆华乾组成了一个小族群而且其他三人与刘升还有以刘升为核心的族群中其他成员没有合作关系。
图6 以刘升为核心的族群合作图
图7所示以张小栓为核心的族群共有22位作者形成仅次于刘升等族群的第二大族群,被族群中张小栓与傅泽田合作最为密切,张小栓发表文章中有10篇与傅泽田合作发表,而傅泽田所发表的文章全部与张小栓有合作关系。图中另一族群中只有张长峰与本族群有合作关系,其中王家敏、王国利等组成另一族群其他成员又相互合作关系。
图7 以张小栓为核心的族群合作图
3.4 机构分析
按照对冷链物流关键词形成的共现知识图谱构建的方式,时间跨度设为2000至2017之间。将单个的时间切片设定为1年,共有18个时间切片。在节点的类型中选择Institution,通过反复的调节阈值,使之设置在2,2,10。其余的参数系统默认。最后生成263个节点,50条连线的知识图谱。可形成有关冷链物流研究机构的图谱图8。
图8中以“节点”大小表示机构发文数量。连线可以看出机构的合作关系,以及合作的强度。文献共被引次数越多,机构之间的连线越粗,两节点距离越小。由图8可以看出北京物资学院节点最大为发文量最多机构,在冷链物流研究领域影响较大,其次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广州工商学院在冷链物流研究领域也有一定影响。
图8 机构共现知识图谱
表1 高频次机构
由表1高频次发文机构排名可以看出北京物资学院被引次数最高,该机构也是发文量最多的。结合发文量和高频次可以看出北京物资学院在冷链物流研究领域占有一定地位。
4 结语
文中以中国知网检索的3511篇文献为研究样本,对文献年度发文量、作者、作者合作和研究机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据显示国内冷链物流的文献数量大体逐年增长;其中曲阜师范大学李学工在冷链物流研究领域发表19篇,发表文章最多。500位作者共组成118个族群,有其中由作者长沙铁道学院教授谢如鹤、中国农业大学张小栓、曲阜师范大学李学工、上海海洋大学刘升等在冷链物流研究方面造诣颇深,以长沙铁道学院教授谢如鹤、中国农业大学张小栓、上海海洋大学刘升等形成了较大组织形式的合作关系;冷链物流研究机构在我国较为分散,没有固定区域且发文量都不高。然而合作机构产出比大且聚集。从发文机构分布图谱可以看出,冷链物流研究机构主要为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