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湿度对草莓白粉病、灰霉病发生的影响简报
2020-10-24王伟群上海市奉贤区蔬菜技术推广站201499
王伟群 (上海市奉贤区蔬菜技术推广站 201499)
许桂梅 (上海北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奉贤区 201499)
徐 丹 (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农业服务中心 201499)
在保护地栽培草莓模式下,常出现低温高湿状况,而该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其中以白粉病、灰霉病的发生尤为严重,这两种病害严重发生时可导致草莓绝产。为有效控制草莓白粉病和灰霉病的发生,笔者于2018—2019年通过控制大棚内温湿度条件,进行了不同温湿度对草莓白粉病、灰霉病发病率的影响试验,以期寻找出不同阶段最不利于草莓白粉病、灰霉病发生的温湿度条件,从而为保护地草莓的高质量生产和降低草莓病害的发生提供依据。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草莓品种为“红颜”,采用大棚基质栽培方式,基质和有机肥配比为8∶2,同时每667 m2施入缓释肥(N∶P∶K=18∶18∶18)20 kg。草莓定植时,每667 m2种植密度为7 600株,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方式进行追肥。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于大棚草莓始花期、盛花期、始收期、盛收期,分别调节昼/夜的自然温度和棚内相对湿度,具体调控指标见表1。试验选在5个大棚内进行(每个大棚面积为320 m2),1个大棚为1个处理。大棚内套小拱棚,通过电加温线给地面增温,小拱棚内悬挂白炽灯给空气加热,及通过放风、揭盖小拱棚、棚顶换气、铺设稻草等方式来调控草莓各生育期的温湿度。
表1 试验设计
1.3 调查项目与数据统计
每处理区随机抽取100株草莓,调查草莓白粉病和灰霉病的发病率,每个生育期调查3次,计算平均值作为各生育期的发病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白粉病发病率的影响
由表2和图1可知,处理(1)和处理(2)的白粉病发病率在草莓全生育期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可见只调控温度对白粉病的控制效果甚微;处理(3)的白粉病发病率在草莓全生育期也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低于处理(1)和处理(2),可见降低棚内湿度有利于较好地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处理(5)在各个生育期内的白粉病发病率均低于其他处理。
表2 不同处理下白粉病的发病率比较 (单位:%)
2.2 不同处理对灰霉病发病率的影响
由表3和图2可知,处理(1)和处理(2)的灰霉病发病率在草莓全生育期均呈上升趋势,可见只调控温度对灰霉病的控制效果甚微;处理(3)的灰霉病发病率在草莓全生育期也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低于处理(1)和处理(2),可见降低棚内湿度有利于较好地控制灰霉病的发生;处理(5)在各个生育期内的灰霉病发病率均低于其他处理。
表3 不同处理下灰霉病的发病率比较 (单位:%)
3 结 论
试验结果表明,仅调控温度,对草莓灰霉病和白粉病发生的控制效果不明显;仅调控湿度,对草莓灰霉病和白粉病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调控湿度的同时适当调控温度,对灰霉病和白粉病发生的抑制效果明显,处理(5)对草莓白粉病和灰霉病的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四个处理。因此,在草莓设施栽培中,可借鉴本试验中处理(5)的温度和湿度调控指标进行棚内温湿度调控,以较好地控制草莓白粉病和灰霉病的发生。
本试验结果可为后续保护地栽培草莓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