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吸湿发热内衣的性能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

2020-10-24诸佩菊赵春龙潘文丽李卫东

染整技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内衣面料纤维

诸佩菊,赵春龙,潘文丽,李卫东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 200040)

近年来,多款以薄而保暖为特色主打的发热内衣进入内衣市场,发热内衣面临着与其他新型功能性服装相似的市场现状(品牌多、面料杂、价格高),商家为了吸引眼球而贴出的各式各样标识与宣传语,让消费者眼花缭乱,而其发热性能是否优良值得商榷。

发热内衣主要以吸湿发热的内衣产品为主,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与普通保暖内衣通过阻止人体热量逃逸从而起到保温作用不同,吸湿发热内衣可以通过吸收水分而产生热量,是一种积极产热式的保暖内衣[1]。目前关于吸湿发热机理的理论研究有多种说法,国内尚无明确的、统一的解释。从产品开发角度出发,提高纤维的吸湿性能可以改善产品的吸湿发热效果。日本在吸湿发热纤维方面的开发研究较多且较成熟,开发的新型发热纤维包括Eks 纤维、Softwarm 纤维和Warmsensor 纤维等[2]。某上海品牌采用日本Softwarm 发热纤维开发了新型吸湿发热内衣。欧美国家在发热纤维的开发研究方面也比较成熟,比较著名的是德国的德绒发热纤维。某知名内衣品牌公司采用德绒发热纤维与黏纤和棉纤维混纺开发了发热内衣。

针对普通消费者对内衣产品保暖性和舒适性的基本需求,从吸湿发热内衣的功能性上来说,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来规范功能性纺织品,不强制产品在标签标识上标注对应的功能性产品标准,市场监管方面对于普通内衣产品的安全性抽查较多,而对于功能性内衣产品的功能性抽查力度稍显薄弱;从面料上来说,发热内衣与普通保暖内衣主打的全棉概念不同,一般是由多纤维组成的混纺面料。本研究通过对15 批次标识或宣称具有吸湿发热功能的内衣样品进行测试,研究了吸湿发热内衣的发热性能,测试了经过日常洗涤过程后吸湿发热功能的耐久性,并对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测试、分析。

1 实验

1.1 材料和仪器

材料:本次实验样品来自线上、线下各大购物平台,不涉及三无产品,共采集15 批次标识或宣称具有吸湿发热功能的针织内衣样品。

仪器:CTC 256 型气候测试箱、UFE 500 型烘箱(德国Memmert 公司),VX5104R 型温度记录仪(含温度传感器,杭州盘古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FOM71 CLS型欧标缩水率试验机(瑞典ELECTROLUX)。

1.2 测试方法

1.2.1 吸湿发热性能测试及评定依据

关于吸湿发热性能的检测,现有FZ/T 73036—2010《吸湿发热针织内衣》[3]以及GB/T 29866—2013《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试验方法》[4]两项标准。其中,FZ/T 73036—2010《吸湿发热针织内衣》的检测方法更有针对性且提出了相应指标,与吸湿发热内衣产品更契合,故本次实验采用FZ/T 73036—2010《吸湿发热针织内衣》作为吸湿发热性能检测及评定的依据。该标准提出的两项吸湿发热升温值指标为:最高升温值大于等于4.0 ℃,30 min 内平均升温值大于等于3.0 ℃。

1.2.2 样品洗涤程序

作为一款功能性产品,有必要研究吸湿发热针织内衣在经过日常洗涤过程后吸湿发热功能的耐久性,本次测试选取5 批次吸湿发热升温值满足FZ/T 73036—2010 要求的样品,依据样品标识要求的程序进行5次洗涤,样品洗涤程序和干燥程序见表1,洗涤后样品按照要求进行吸湿发热性能测试及评定。

表1 样品洗涤和干燥程序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湿发热性能测试结果

由表2 可知,在15 批次标识或宣称具有吸湿发热功能的内衣产品中,有5 批次样品的吸湿发热升温值检测结果满足FZ/T 73036—2010 中吸湿发热升温值的要求;有10 批次不满足FZ/T 73036—2010 中吸湿发热升温值的要求,吸湿发热性能符合率仅有33%,其中不符合指标的主要是30 min 内平均升温值未达到3.0 ℃,也就是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样品吸湿发热后温度变化的平均值较低,吸湿发热性能较差。

表2 吸湿发热性能检测和评定结果

2.2 洗后样品的吸湿发热性能

针对吸湿发热内衣产品在日常洗涤过程中吸湿发热性能是否会变差的问题,对5 批次吸湿发热升温值满足FZ/T 73036—2010 要求的样品依据样品洗涤程序进行洗涤,洗后样品吸湿发热性能测试和评定结果见表3。

表3 洗后样品吸湿发热性能检测和评定结果

由表3 可知,满足FZ/T 73036—2010 吸湿发热性能要求的5 批次样品经过洗涤后仍然满足标准要求。在水洗过程中,由于初次洗涤可能会造成织物尺寸变小,面料的平方米干燥质量增大,这样反而使部分样品的吸湿发热性能有所提升。由此可见,一款好的吸湿发热内衣产品的吸湿发热性能受水洗的影响较小。

2.3 吸湿发热性能的影响因素

结合吸湿发热评定结果,分析15 批次样品在标识或宣称方面所反映的产品质量特征,并根据样品纤维成分、面料平方米干燥质量测试结果来深入分析影响样品吸湿发热性能的因素。15 批次样品的标识或宣称情况、纤维质量分数和平方米干燥质量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吸湿发热内衣影响因素检测结果

续表4

2.3.1 样品标识或宣称

由于功能性纺织品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市场上的吸湿发热内衣产品中有部分明示了相关的产品标准,但多数为宣传具有吸湿发热功能或发热功能,并将发热功能解释为吸湿发热功能的内衣。本次测试样品包括标签标识中写明吸湿发热内衣产品或宣称具有“吸湿发热”的功能性产品。以产品标识或宣称的特殊字样为基础进行分类,主要分为4 类,参照FZ/T 73036—2010 中吸湿发热升温值的指标要求,不同类别样品中满足指标要求的批次数及满足率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不同标识或宣称样品检测结果

由表6 可知,对于2 批次标签标识上明示执行标准为FZ/T 73036—2010 的样品和1 批次产品宣称附有吸湿发热升温值检测报告且检测数据达标的产品,测试结果显示,3 批次产品均具有一定的吸湿发热性能。总体来说,明确宣称满足吸湿发热标准要求的样品合格率较高,吸湿发热性能较好,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对于标识或宣传上含“吸湿发热”字样的内衣产品,3批次样品中有1批次满足指标要求,满足要求率仅为33%。吸湿发热内衣可以通过吸收水分而产生热量,使试样温度升高,不少样品采用该原理作为宣传点,直接标识或宣称样品可以“吸收湿气来发热”“吸收水分转化为热量”等。该类9 批次样品中有8 批次不满足FZ/T 73036—2010 吸湿发热升温值的指标要求,满足要求率仅为11%。这两大类吸湿发热内衣产品在市场上最常见,而其吸湿发热功能有待检测验证,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

2.3.2 纤维成分

发热内衣主要的功能性成分是发热纤维。考虑到纤维成分可能影响面料的吸湿发热性能,测试面料的纤维成分并进行汇总分类,参照FZ/T 73036—2010 中吸湿发热升温值的指标要求,不同类别样品中满足指标要求的批次数及满足率如表6所示。

表6 不同纤维成分样品检测结果

由表6 可以看出,纤维质量分数检测结果为“黏纤(≥50%)+其他纤维”与“黏纤、棉(≥50%)+其他纤维”及“莫代尔、棉(≥50%)+其他纤维”的内衣产品吸湿发热升温值指标满足要求率远高于其他纤维成分,说明面料的亲水性纤维成分质量分数越高,吸湿性能越好,面料的吸湿发热效果越好;含疏水性纤维成分的面料若不经过特殊处理,则很难达到FZ/T 73036—2010对吸湿发热性能的要求。

2.3.3 平方米干燥质量

一般来说,越厚重的面料保暖性能越好。考虑到平方米干燥质量可能影响面料的吸湿发热性能,测试面料的平方米干燥质量并进行分类,参照FZ/T 73036—2010 吸湿发热升温值的指标要求,不同类别样品中满足指标要求的批次数及满足率情况如表7所示。

表7 不同平方米干燥质量样品检测结果

由表7 可以看出,平方米干燥质量大于300 g/m2的3 批次样品吸湿发热升温值指标均满足要求。而平方米干燥质量小于150 g/m2和150~300 g/m2的样品满足吸湿发热要求率较低。面料的平方米干燥质量也是决定样品吸湿发热性能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平方米干燥质量大的织物能吸收存储更多的水分,且能保存更多的能量,面料的吸湿发热性能也越好。轻薄型内衣面料若不经过特殊处理,则很难达到FZ/T 73036—2010 对吸湿发热性能的要求。面料平方米干燥质量是影响面料吸湿发热性能的重要因素。

3 结论

(1)对市场上销售的15 批次标识或宣称具有吸湿发热功能的内衣产品进行吸湿发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吸湿发热性能符合率仅有33%,主要是30 min 内平均升温值较参考值偏低,表示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样品吸湿发热后温度变化的平均值较低。

(2)对吸湿发热性能较好的内衣样品洗涤后进行性能耐久性测试,洗后样品的吸湿发热性能仍然满足参考值要求,一款好的吸湿发热内衣产品吸湿发热性能受水洗的影响较小。

(3)纤维质量分数和平方米干燥质量对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有一定影响。经过测试研究,面料所含亲水性纤维成分(如黏纤、棉、莫代尔纤维)的质量分数越高,面料越厚重,吸湿发热性能越好;反之,面料所含亲水性纤维成分的质量分数越低,面料越轻薄,需要经过特殊处理才能具有良好的吸湿发热性能。标签标识上明确标有吸湿发热产品标准及宣称附有吸湿发热检测报告的产品均符合吸湿发热升温值指标要求,针对只是宣传吸湿发热或吸收湿气而产生热量的内衣产品,仅有少数产品满足指标要求,其宣传的吸湿发热性能有待测试验证。

猜你喜欢

内衣面料纤维
解锁先进功能纤维
纤维的无限可能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腹部纤维型纤维肉瘤CT表现2例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
百色内衣
第二层的内衣
床间的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