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10-23赵红昌李勇峰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赵红昌 李勇峰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启迪学生智慧开发智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思维的学科,在培养学生一定的数学素养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数学问题过程中善于动脑,借助数学学习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传授一定的数学知识,更多的是传达给学生一种解题思维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如何能够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运算和知识迁移,关键在于小学数学教师能否帮助其打破学生思维的局限,使他们的数学逻辑、推理、创造性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得以进一步拓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唯有具备了正确的思维理解能力,数学学习才会觉得轻松自如。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学数学教学其实就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培养的过程。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4-0209-01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贯彻到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数学教学通过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数学学习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占据重要位置,也是促使学生达成数学共识的关键。学生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才能在处理数学问题和理解数学概念时变得轻松自如,蔡恩那个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数学问题。数学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需教学过程凸显合理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探究,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作为重点工作,才能激发他们其他学科能力的发展,进而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数学创新思维和知识迁移,显而易见数学思维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需要数学老师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

1.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 部分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处于较低水平。

学生的智力差异导致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不一样,使得他们的数学学习步骤不太一致。大部分小学生好动的性格,课堂教学中数学学习的注意力不能全身心投入,造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盲区。停留在表层的数学学习基础之上,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时会表现出比较茫然,这可以看得出教师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没有紧扣学生的思维有效的衔接起开。一部分同学对课堂教学内容不能及时的消化,课后练习做起来很费劲,数学思维也跟不上其他同学。如果长时间的积累必然会造成数学学习能力的下降,时间一长便失去学习的兴趣。部分同学对数学内容的掌握仅仅停留在数学概念和公式的死记硬背上,不能灵活运用。加上之前学习的效果也不怎么理想,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1.2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少实际的操作运用。

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更多关注的是书本内容,从而造成数学学习的实践运用实践较少。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思维尚未成熟,趋于简单的直观记忆,对于抽象的数学问题没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仍需通过数学练习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小学生很难在短时间里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现实问题邮寄的联系起来,借助学生的思维加工,可以积累变成丰富的感性材料。但对学生课堂学习时间的分配上,大多数时间放在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忽视了课堂教学内容的演练和巩固,导致在数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中不能持久存在,这种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长期维持,只能在短时间内有所效果,很难持续进行。所以数学思维的相关练习时很有必要的,也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形成的重要途径。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2.1 运用数学游戏,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活动好动的天性,传统的讲授模式是无法满足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需求的,要想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没有一定的数学游戏来指引是很难见效的,数学老师可以去借助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借助一些数学游戏的方式,来让整个数学教学环境变得更加轻松自如,例如在讲解元角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消费者的角色,通过购物的方式去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让学去主动参与游戏环节中,运用参与式教学,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学生在参与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去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去掌握数学知识呈现的理论,从而上升为学生的合理思考,将一些数学内容和生活實例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接触数学知识的内涵,掌握数学知识的迁移运用,对数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不断培养和锻炼下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的激发。

2.2 借助数形结合引导学生,强化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

数学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融入数形结合的相关问题是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种教好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能够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图形,在数量关系与图形表达上探索出数学问题的解决途径,从而达到从数据出发进一步会分析和解决这些数学信息背后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变生硬的数学问题为直观的数字图形,这样可以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等式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数学知识表达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给学生呈现一个等量关系图,这样将抽象的问题转变为直观的数学图形,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度,起到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开展,帮助他们提高一定的解题的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 刘勋达.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 满慧.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11.

[3] 刘海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55-56.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