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社会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

2020-10-23巴桑罗布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整合应用小学教学信息技术

巴桑罗布

摘要:现阶段社会新课程改革内容的提出以及深化,小学阶段的品德社会学科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品德社会课程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综合素质,而单纯的理论内容讲解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小学品德社会课教学过程之中将其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能够最大化的提高教学效率,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品德社会课程教学之中的重要性。在传统教学过程之中教师教学过程的开展往往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热情的调动以及氛围的营造。所以,在小学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品德社会课堂上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整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学;品德社会课;信息技术;整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7-0046-01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是一门将综合性的思想品德以及社会课程相互综合的学科,而根据新课程标准之中所提出的要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必须与信息技术给高度整合,借助信息技术多样性的特点,转变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的丰富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且我国已经逐步进入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所发挥出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热情高,以保障品德社会课程可以有序开展。

1.在小学品德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整合信息技术的优点

在小学品德社会科教学过程之中将其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能够转变课堂教学形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营造出更为丰富的课堂学习场景,能够将理论的内容变得更加简单、生动、形象。

1.1 强化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小学品德社会课教学过程之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转变原有教学课堂的单一、乏味的形式,以更好的开展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随之得到提升,教学效率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例如:教师在讲解《祖国妈妈的生日》内容时,小学生对这一国庆节这一内容的来历、概念比较陌生,单纯的依靠教材之中的一些内容是无法激发学生对其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播放一些我国开国大典、阅兵仪式等等内容的场景,以加深学生对祖国生日的理解程度,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悟,增强其民族自信心。教师教学过程之中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以及课堂教学效果。

1.2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由于现阶段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之中的整合能够帮助学生拓展其知识面,在传统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以自身为中心开展内容的讲述,但是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在小学品德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之中,教师教学信息资源的掌握程度决定了教学效果,学生需要广泛的接触社会上的一些信息,信息技术的涉及是非常必要的。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品德社会课程的高效整合,能够实现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进而实现知识水平的提升。

2.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社会课整合方式

2.1 创建课堂教学情景。

在小学品德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之中,信息技术是集视觉、听觉以及其他方面多种感受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技术,以通过动静结合等多种内容、形式、影响等方式将其展现给学生,通过这些多样化的信息内容形式在课堂上的展示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开展学习,并深入情景之中实现信息内容的交流与分享。例如:教师在讲解《我和动物交朋友》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小黄鹂做早操》,教师通过美丽的画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悟,拓宽空间事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保护动物、环境的重要性,使得教材之中一些无法理解的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在小学品德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之中,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意识以及道德品质,这一道德行为的提升需要通过不断的社会事件才能形成,所以不能單纯的依靠理论内容讲解,这样才会加强内容之中的练习。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创建出具体的教学情景,将一些实际的案例利用多媒体展现给学生,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管管理,以展现给学生一些标准的行为,树立好学生应该效仿的对象,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2.2 加强与教材内容的联系。

小学品德社会课之中的内容大都较为单调,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改变这种单调性,并结合实际的教学特点,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来增强教材内容的趣味性以及启发性。教材内容之中所选择的内容固然都是一些重点内容,但是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唯有利用信息技术才能够起到一定的视觉效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不能忘记的耻辱》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所生存的年代与当时年代的距离感比较遥远,仅仅通过教材内容的讲解无法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课件、视频,以加深学生对其的印象,增强其直观感受,以有效的激发其民族情感。

3.结语

在小学品德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之中信息技术与其的有效整合能够十分显著的提高课堂教学成果,优化是师生之间的学习以及交流的方式,进一步拓展学生所涉及到的知识面,向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展现教材知识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宝生.小学品德社会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71.

[2] 郑行辉.新课标下小学品德社会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86.

猜你喜欢

整合应用小学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智能手机APP学习与医学传统教学的整合探讨
简析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学科的整合应用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学科的整合应用
企业品牌塑造中新旧媒体的整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