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引领下的应用型高校文化建设

2020-10-23李凌燕

教育与职业(下) 2020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当前,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束缚、学用脱节等问题,归根结底是文化建设问题。文章从文化的使命出发,运用文化语言学理论,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引领应用型高校文化建设的思路,期望通过高校管理层、校园媒体、课堂话语改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话语体系,使其内化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从而提升应用型高校的创新精神和育人能力,推动应用型高校破除体制机制的束缚,实现转型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引导策略;应用型高校

[作者简介]李凌燕(1970- ),女,湖南宁乡人,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  2016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媒体场域中语言腐败治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YJAZH032,项目主持人:李凌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12-0104-05

一、应用型高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文化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和思想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不仅在自身教书育人、改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相对于学术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更强调人才面向社会的能力,这就需要其破除传统的“重学轻术、重道轻技”观念的束缚,以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办学理念、课程体系、育人模式改革。但是当前应用型高校普遍存在文化积淀难以支撑学校转型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育人功能式微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①大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知识技能并形成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逐步成长为能担当社会重任的有用之才。但是當前应用型高校的文化育人功能正在衰退,主要表现在:在人才培养内容上,仍部分存在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重技艺相习而轻品格塑造的倾向;在人才培养形式上,习惯于大而无当的空洞说教而缺乏抚慰心灵的相伴成长,习惯于轰轰烈烈地开展活动而缺乏人文精神的无声渗透;在人才培养成果上,大学生普遍存在抗挫折能力低、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能发现问题而不善于解决问题,能制造矛盾而不善于解决矛盾。这些人才培养质量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在于没有充分发挥高校文化的育人功能。

(二)引领能力下降

高等教育肩负着中国学人修齐治平的梦想,被赋予了捍卫理想、正义、良知的使命要求。高校“通过高层次教育与高品位文化的影响造就社会成员的精神气质,以此来维护文化与精神传统,不断影响与引导社会的文化主流”②。但是当前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有下降趋势,在应用型高校中表现尤为突出。一方面,价值失守导致教师群体公信力下降,美誉度降低;另一方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呈现出世俗化、市场化、行政化倾向。市场化使高校逐渐放弃对理想主义的追求而沦落为生产同质产品的生产车间;行政化导致“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左右着教师的发展思路,使高校失去应有的超脱与独立精神。

(三)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出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现的能力。应用型高校的创新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管理理念因循守旧,缺乏突破既有体制机制的勇气和开门办学的开拓精神。第二,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对接企业行业需求。如何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发挥学生创新潜能的文化氛围,培养能对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人才支撑,是当前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基于上述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的命题,各高校也努力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方法路径。但是从应用型高校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引领途径、方法、措施流于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还停留在书本上、讲稿中,并没有内化为师生的实际行动。因此,如何创新方法、拓展思路,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取得实效,是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引领应用型高校文化建设的思路

本文提出引入文化语言学理论成果,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通过实施话语引导策略,塑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根发芽的文化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内化为校园文化的灵魂,真正起到引领应用型高校文化建设的作用,从而推动文化创新及相关制度建设,进而促进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

(一)实施话语引导策略的理论依据

笔者在《新媒体话语引发的文化问题及制导策略》一文中,在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时曾指出:将语言视为文化载体及记录文化符号的观点,片面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及对文化的依附性,忽视了它对文化的制导(控制与引导)力,因而不能完全概括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其实从发生学上说,语言和文化是同源共生的,语言是文化的外在形式,文化是语言的精神内核,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正像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言,语言“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③

国外研究者很早就认识到语言的文化塑造意义。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语言创始期是先有概念后有名称(即语言对概念的指称),而语言通行后,人们则是通过语言学习了概念,是语言帮助人们形成了由其所指称的事物的概念。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人一生下来就被交给了语言,在语言“寂静的轰鸣”声中形成了对世界万物的认识,然后才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言说。美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萨丕尔在《原始语言的概念范畴》一文中指出,人类运用语言认识世界时,思维不知不觉中受到语言形式体系的牵引,因而会把语言中所隐含的成体系的“预期”投射到现实世界中,人类对事物意义的获取正是来自于投射到经验上的语言形式。因此,语言并非简单地反映经验,而是在为人们规定经验。

西方学者关于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认识为我们确立话语引导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我们有可能通过改变特定群体赖以生存的语言氛围,促使良好文化生态的形成,从而对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产生潜在的影响。

(二)实施话语引导策略的条件

我们认为,“话语引导策略”是指通过对场域内语言环境的塑造而逐步改善其文化生态的策略,具体指的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场域内,引导社会成员传播携带特定文化元素的话语或语段,促使该话语或语段在与社会成员的广泛接触中被认可并吸收,从而使该话语所携带的文化元素固化为团体或组织文化一部分的一种策略。

话语引导策略要取得实效需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话语主体在一定场域内拥有话语权。话语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说话的权力,即话语主体在行为场域内所拥有的言说权力。一般来说,言说权力与拥有传播渠道和平台的数量成正比,话语主体掌握的媒体数量越多,其言说的权力就越大。二是一定的话语机制产生的传播效力。传播效力与话语权也成正比,话语产生的传播效力越大,话语权便越大。传播效力与传播内容、方式、手段的受众接受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第二,携带文化元素的话语或语段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这就要求话语主体在构建话语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构成方式简洁明了、易于传播。一般来说,越贴近百姓日常生活与口语的语言表达方式越容易让受众产生悦纳心理。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深入人心,至今仍被广为传诵,就是善于从民间话语中汲取营养的缘故。毛泽东的“纸老虎”“糖衣炮弹”,邓小平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等话语,都来自田间地头,既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又别有意趣。二是话语构成方式与时俱进、不落俗套。例如,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话语体系中,让受众乐于接受。新颖别致的表达方式能够增强语言的可接受度,从而提高传播效力。第三,實施话语引导策略需持之以恒。新的话语形式从生成到最终走向流行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话语的初创期。社团或组织中少数人使用该话语,大部分人对话语的能指(话语的表现形式)与所指(所携带的文化含义)持好奇或观望态度。第二阶段是话语的推广期。话语新颖别致的表达方式,加上传播者的话语效力,使话语受到社团成员的喜爱,表达方式被接受,但文化含义并未沉淀为社团文化的一部分。第三阶段是话语的定型期。话语在社团或组织成员中长期使用,固化为日常生活或工作语言的一部分,其文化含义逐渐沉淀为社团文化的元素之一。要实现三个阶段的转变,需借助媒体及人际传播的力量,长期着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话语的生成与传播是实施话语引导策略的成功范例。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重大场合用医疗隐喻(刮骨疗毒)、捕猎隐喻(打虎拍蝇、关进铁笼子)、战争隐喻(攻坚战、闯雷区)来构建反腐话语体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反腐意志和决心,在主流媒体的推广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时代强音。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重塑应用型高校文化生态的策略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重塑应用型高校文化生态,关键是要破除传统观念束缚、创新话语表达方式, 结合应用型高校历史和传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成简明、生动、形象、便于传诵的语言,融入高校管理层、校园媒体、教学用语等语言场域中,使其成为师生口耳相传的流行语,并内化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形成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相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实现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的宗旨。

(一)改变会风文风:管理层话语改革

高校管理层是高校文化的倡导者、变革者与管理者,高校要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的文化氛围,就要求管理层破除行政化的陋习,改“假大空”话语模式为“短实新”话语模式,在总结办学历史与传统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作语言中,通过积极倡导、身体力行,重塑高校的德性光辉。具体来说,需做到以下两点:

1.改变会风,营造敢说真话、敢直面问题的文化氛围。高校管理的行政化,表现在口语表达方式上,就是管理层热衷于说官话套话。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部分管理者没有进行深入钻研、实地调查和独立思考,不了解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工作实际,说不好真话;二是部分管理者出于种种顾虑,不敢正视学校各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只好以空话和套话进行掩饰。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改变会风,形成“敢说真话、敢担责任”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领导要身体力行,有愿意听真话的雅量、鼓励说真话的睿智,让基层教师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改变文风,推行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校园文化。文风是校园制度文化的缩影。各类文件中包含着学校管理者制定制度的理性原则、价值取向、理念追求、道德标准、利益协调等,是师生对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广泛认同在制度层面上的反映。当前,高校在制定制度时仍存在脱离实际、不能对接社会需求的倾向,如关于知识产权的管理办法,过分重视申请和授权的数量而忽略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在执行制度过程中遵循有法必依的原则,让制度文化真正发挥约束、激励团队成员的积极作用。

(二)重建话语权:校园媒体话语改革

校园媒体是高校文化传播与建构的载体,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校园媒体通过全面报道、深入分析,“反刍”思考高校工作中出现的新事件、新问题、新发现、新观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事件选择、舆论导向中,以濡养精神、铸造品格,从而引导高校文化健康发展。当前,应用型高校校园媒体在引领舆论导向方面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校园主流媒体的话语主导力不强。新媒体出现之后,校园主流媒体在信息发布方面失去了原有优势,相反,其程式化的语言风格、报喜不报忧的事件选择方式,使其与广大师生之间的话语鸿沟不断拉大而逐渐走向边缘化。二是未能积极挖掘新媒体的话语空间。面对新形势,高校本应及时抢占新媒体这一话语空间,通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增强舆论引导力。可惜的是,多数应用型高校由于宣传力量匮乏、文化观念守旧等原因,未能充分挖掘新媒体在舆论导向方面的作用。要改变这一现状,校园媒体需从改革话语模式做起,切除自身的固瘤顽疾,重建话语权。

1.实行校园主流媒体话语模式改革。第一,打破固有的语言框架,改变因循守旧的话语模式,形成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用语氛围,既要注意从现实生活用语中汲取语言养料,也要大胆借鉴虚拟社会话语中贴近大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青春张力的言语特性增强校园媒体的亲和力。第二,改变传统媒体“报喜不报忧”的叙事模式,敢于揭露、批判高等教育和社会生活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不良现象,做到不隐恶、不避嫌。通过揭露和批判引领良好校园舆论导向,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2.抢占新媒体话语空间。第一,以开通工作微博等方式,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行网上即时互动,广泛了解师生思想状况,通过沟通增进理解、解决矛盾,汇聚新思想、新观点,提高师生对学校公共事件的关注度及参与热情。第二,充分发挥辅导员、广大教师的新媒体话语能量,培养微信群、QQ群民间领袖,及时疏导负面情绪,防止不健康情绪恶意扩散,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

(三)倡导互动争鸣:课堂话语改革

高校课堂是师生探求科学与真知的重要场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主阵地。学生通过课堂汲取新知,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争鸣中,提高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受到教师学术修养与人格魅力的感染,形成独立的思想、健全的人格。因此,高校课堂教学的过程,同时又是教书育人的过程,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理想、传承精神的过程。传统教学观念中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常常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重说教轻启发,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过度强调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重知识轻情感,忽视语言的感染力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力:

1.以讨论式教学语言代替说教式教学语言,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高校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合唱”行为,而不是教师的“独唱”。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与教师平等的地位,教师要通过选择和锤炼教学语言,营造互动的氛围,吸引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这一点,美国教育学家弗兰德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理论值得借鉴。弗兰德斯提出的课堂教学中营造互动的方法包括:第一,接纳情感,宽容地接纳或者纾解学生的积极或消极情感;第二,表扬或鼓励,包括以善意玩笑的方式消除紧张、点头示意或者言语鼓励;第三,接受或利用学生的想法,理清、发展或拓展学生的思路;第四,提问,提出内容或程序方面的问题,请学生回答;等等。从接纳情感、鼓励肯定入手,通过提问、启发等方式,能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2.以鲜活生动的语言代替枯燥乏味的语言,提高教学语言的感染力。语言的感染力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起学生注意、唤醒学生情感、启发学生智慧的语言力量。教师“情趣盎然的讲解、鞭辟入里的分析、生动形象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能把学生带进求知的殿堂,使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④。提高教师语言的感染力,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知识、新观点来充实教学语言;还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人文艺术修养,学会将枯燥深奥的理论转化为简洁生动的语言,以自身的语言魅力增进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重塑应用型高校文化生态,通过管理层、校园媒体及教学话语改革,有助于深化应用型高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授业与育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推动高校破除体制机制的束缚,在新形势下实现转型发展。

[注释]

①舒文琼,李梅峰.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文化育人的功能实现研究[J].教育观察,2019(27):31.

②陈大兴.强化社会责任 全面提升大学公信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8-30(B03).

③(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2.

④董长银,何勇明,陈德春,等.高校教师教学语言的再审视[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0.

[参考文献]

[1]余智慧.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轉型的阻力及破除机制[J].江苏教育,2019(44):40-41.

[2]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力提升策略研究
七项技能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创新能力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