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楚南以“笨”功夫成就大学问
2020-10-23石海芹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腐蚀科学与电化学专家、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楚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岁。
1930年8月15日,曹楚南生于江苏常熟。1948年,他从当地名校梁丰高级中学毕业,考入同济大学化学系,4年后学成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本科毕业生,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物理化学研究所工作,此后随工作几度辗转、调动,始终致力于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的基础或应用研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腐蚀科学研究从一片空白中起步,没有现成的资料,曹楚南从自行翻译国外著作开始,结合国防建设的需求做理论研究。其时,重工业中的金属腐蚀,不仅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引发安全生产事故。曹楚南等人“临危受命”,对多次发生泄露、酿成爆炸事故的四川威远含硫气田井下设备进行了实地考察实验,很快提出缓蚀剂的“后效”概念,对金属管道完成了有效防护,该项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6月,曹楚南受邀在全国性学术讨论会上做大会报告,提议在中国开拓腐蚀电化学学术领域的基础研究。6年后,其专著《腐蚀电化学原理》问世,首次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腐蚀电化学理论体系并纠正了一些沿袭的错误观点,使腐蚀电化学这一学术领域为国内外同行所承认和重视。
1987年,曹楚南调入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参与创建了该所腐蚀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并担任主任,随后又建立了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六五”至“九五”期间,他都曾领衔国家重大课题或研究项目,将定态过程的稳定性理论引入国际学术界瞩目的“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引起轰动,在1989年召开的第一届EIS国际学术会议上,成为唯一应邀做主旨报告的亚洲参会者。此外,自1991年起,他一直担任国际权威腐蚀刊物《Corrosion Science》编委。
1994年,曹楚南调至浙江大学化学系任教,将晚年的心力奉献给人才培养,曾任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浙大“四校合并”后,他是首任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培养了大批金属腐蚀和电化学领域人才。据浙大化学系评价,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为人正直、谦和,真诚地对待同事和学生,赢得了广大师生的爱戴和敬重。繁忙的研究与教学之外,他还参与了“院士科普书系”的撰稿工作,写成的《悄悄进行的破坏:金属腐蚀》一书,从生活中的现象写到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自我要求是,“我所写的书中,所提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出处、有根据的。”
曹楚南一生获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但是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回顾成长经历,他曾在《院士自述》中写道:“其实,治学要用笨功夫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只是我对于这个道理,是通过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和工作中的摸索,比较晚才切身领悟到的。”正是因为这种“学然后知不足”的精神,才使得他在腐蚀电化学研究领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刊记者石海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