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互助县羊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2020-10-23张玉芳
张玉芳
(青海省互助县威远镇畜牧兽医站,青海 互助 810599)
青海省互助县是青海省人、畜间包虫病的高发区,被全省确定为包虫病流行二类县。为进一步摸清羊包虫病流行情况,笔者于2019年6月-2020年1月通过威远镇3个牛羊屠宰点对来自县域内饲养的绵羊进行了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调查羊只来自本县南门峡和林川2个脑山乡镇,威远和东山2个半浅半脑山乡镇,西山和蔡家堡2个浅山乡镇和1个牧业乡镇巴扎乡,共调查7个乡镇。
1.2 调查方法 对屠宰的羊以肉眼观察及手触摸为主,发现包囊肿后进一步观察其特征、囊壁结构及其内容物,统计肝、肺寄生的包囊数及其比率。
2 结果
共调查上述乡镇农户饲养的羊864只,感染157只,感染率为18.2%,见表1。从各年龄段统计来看,5岁及以上年龄段屠宰的羊感染率最高,为27.8%,1~2岁年龄段感染的羊最低,为7.1%,见表2;从寄生部位来看,肝、肺混合感染的占40.8%(64/157),单纯肝脏感染的占39.5%(62/157),单纯肺脏感染的占19.7%(31/157),感染强度中以11~20个 以上感染的羊只较多;从分型上看,均为单房型,基本符合当地人间的感染部位和临床分型。在调查过程中由于部分乡镇调查样本数量较少,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局限,不能够全面反映本乡镇实际情况。
3 讨论
3.1 调查结果反映,互助县羊包虫病感染率由2016年的32.7%下降到18.2%,降了15个百分点。分析原因:一方面,近年来本县各级业务部门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进一步加大了养殖户的培训力度,养殖户科学养畜水平明显提高,大部分养殖户都能按季节分期驱虫,防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养殖格局的转变,规模养殖场户数量逐年增加,而散养户逐年减少,规模户的养殖环境、科学养畜水平较散养户高。
3.2 从不同地域乡镇调查来看,脑山、牧业乡镇羊包虫病感染率较浅山、川水乡镇感染率高,放牧的较圈养的感染率高。经调查,有80%的养殖户饲养犬只,但对犬的寄生虫防治意识较弱,不按规定开展每月驱虫工作,并且对犬粪便的处理随意,易造成周围环境及饲草料的污染,导致感染。另外,大多养殖户有用羊下水喂犬的习俗,进一步增加了犬感染的机会,这可能是羊棘球蚴感染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1 南门峡等7个乡镇绵羊感染情况调查
表2 各年龄段绵羊感染情况调查
3.3 从对不同年龄段的屠宰羊包囊感染情况来看,成年羊感染率比幼年羊高,母羊比羯羊感染率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相应增加。说明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如条件适宜,棘球蚴的感染机会相应增加,感染强度也随之上升。
3.4 近年来,虽然全县羊包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部门规定的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的防治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为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一)做好源头防控,扎实开展“犬犬投药、月月驱虫”工作;(二)广泛宣传动员,提高养殖户科学防控意识;(三)加大检疫监管力度,严格处置病羊脏器,切断传染链;(四)加强防治效果考核,确保如期实现防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