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化学“应用型”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2020-10-23高俊波
王 鲁,刘 欣,高俊波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1 开展“应用型”课堂教学的原因
高职院校的教学以“能用、会用、够用”为服务目标。动物生物化学是本校动物医学、畜牧兽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课程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前导课。课程主要研究动物微观领域的结构组成,代谢过程及生理功能之间联系等。课程知识抽象,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课堂知识“满堂灌”,教学手段方法单一,实训开展项目少,案例例举不宏观化,期末考试考核片面性高,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们不易把握,加上近年来招生来源广泛,尤其是有的文科生在高一就分科,化学基础基本没有,给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的开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一度出现“老师怕教,学生怕学”的现象。为了提高课程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课程组依据10多年的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经验,从“现代”学生特点入手,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运用“应用型”综合教学方法开展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应用型”课堂教学主线化,理清学生学习思路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内容较多,有九大模块56个主要知识点,共72个学时,4学分,开设在第1学期,单独从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去讲解很容易把内容复杂化,从各模块教学内容看,前后是连贯的,一环扣一环,哪个部分不理解就会卡顿在哪里,对后面的知识学习形成障碍,学生们化学基础普遍不太好,开始学的时候还能跟上节奏,知识点增多后,学生们由于对内容不熟悉,把知识点孤立起来会很多,产生畏学心理。课程组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提炼,以三大类营养物质的合成分解为主线,以酶、生物氧化、水、二氧化碳、ATP等为点,将整本书的内容用“点-线-面”直观的串在一起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联系前后内容综合理解动物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围绕这条主线来发生变化的。
3 加大“应用型”课堂教学信息化建设,让学生上课“玩”手机
动物生物化学内容本来很抽象,知识点多,化学结构复杂,学生们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导致学习兴趣不高,传统教学方法“满堂灌”与多媒体教学融合后,有的学生听课连记笔记都跟不上,加上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自觉性不高,会严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课程组针对信息化时代的学生特点,迎合他们的兴趣爱好,通过微信平台申请开通了课程的微信公众号,让学生们有了信息化的课程内容,可以随时学习、复习,学习效果得到大幅提升。2016年又利用“职教云课堂”搭建了动物生物化学的在线课堂,学生们的参与程度加大,学生在提问、抢答、浏览、在线作业、测验等各个在线环节都能积极参与,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好。同时利用课后评价及建议模块让学生们反馈课程意见,促进课程组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2018年,在学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下又建立了超星网络平台课程,把学生考核成绩的50%全部融入到线上课程平台,学生参与度更大。
4 课程引导故事化加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原来课程组的课程引导都是直接以动物生物化学教授内容为主,学生们兴趣不高,课程组通过分析学生中文科生比例大的特点,采取故事化引导,实施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如维生素模块引导内容,课程组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带的水手和我国郑和下西洋带的水手的死亡率高低来对比说明维生素的重要性,即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增加民族自豪感,又让学生们在故事中理解了维生素的重要性,学生中尤其是原来学文科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在各个模块的教学中课程组都尽量在课外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收集本模块的历史文化事件作为课程前导,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5 教具应用多元化提升学生动手学习能力
学生们在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学习过程中虽然有一条主线,但是在各个章节知识点学习理解的过程中极容易混淆主要物质的生理功能。比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物质都能提供能量和营养,学生们经常把它们的主要生理功能弄混淆,理解识记出现偏差。我们通过让学生把动物生物化学中涉及的主要物质都做成小卡片,把它的最主要生理功能都写在卡片后面,在维生素章节把所有的维生素功能制成对比表格,强化记忆各种物质的主要生理功能,避免混用生理功能,帮助学生们理解知识点,为以后的维生素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组一改以往教具模型现成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利用废旧塑料瓶自己动手加工制作DNA双螺旋分子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们“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习积极性和知识掌握率大幅提高。
6 分组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竞争意识
课程开始时很多同学彼此都还不认识对方,开始时学习成绩也有好有坏,通过课程小组讨论、小组实训、小组辩论等教学环节的锻炼,很多小组稳定下来,小组成绩发生变化,一个小组的学习成绩都很相近,学习成绩好的小组基本都好,动手能力强的组技能考核都是高分。如2015级某个班上的7位同学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学习时分组在一起,开始时有2位学习成绩较差,团队合作意识形成后,2位队友没有掉队,期末全组综合成绩都在80分以上,毕业后一起创业创立了自己的养殖公司,分组学习能有那么好的效果真是没有想到。可见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历练多方面能力。
7 加大课程“应用型”案例运用,让动物生物化学贴近现实
有很多实际应用案例和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相关,每个模块课程组都有相应的“应用型”案例运用(见表1),就是让学生们去思考这些现象所对应的动物生物化学内容,学生们对身边发生的事情还是很感兴趣的,很多都在积极的找原因,强化了对相关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知识点的理解,教学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课程组在期末考试中加大应用型试题的覆盖率,达80%以上,学生理解回答正确率大幅提高,期末成绩提高。
表1 动物生物化学应用型教学开展情况
8 运用“应用型”考核方式避免期末成绩评定片面化
传统型教学每个学期课程的考核方式相类似,都是采取提问、作业、考试比例分配来衡量整门课程的成绩,期末考试所占比例较大,有的学生平时学习认真,结果期末考试复习效果不好,影响整门课程的综合成绩,容易“一考定终生”;部分高分学生们只会死记硬背,对课程应知应会模块掌握差,存在考完就忘的尴尬局面。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把课程考核贯穿整个学期,减少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利用多方面、多方式考核学生。如分组辩论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同时利用课程信息化平台,在“超星课程平台”里发起抢答,浏览课件打分,分组辩论等方式完善整个课程考核模式。学生综合成绩大幅度提高(见表2)。
表2 动物生物化学期末综合成绩
9 总结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应该为其他后续专业课程服务,原来的传统教学课程组重点是在对动物生物化学化学式和基础反应式的讲解和掌握,学生理解性记忆效果差,高分学生在后续课程学习也感到很吃力,近年来课程组把后续课程和动物生物化学有机联系起来,重应用型知识理解掌握,在应用型案例中穿插对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繁育、动物药理、动物病理等课程案例理解,如对维生素C抗应激作用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视频、课件等资源运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学方式多样化为学生多素质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让学生做到真正“能用、会用、够用”,以适应今后就业单位岗位能力的多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