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如潮水”的热心大姐吴秋华

2020-10-23文>>>

银潮 2020年10期
关键词:离休干部镇江市镇江

文>>>

吴秋华和老人聊天

个子不高、衣着简朴、快人快语、忙前忙后,每天奔波于老同志和她牵挂关爱的各类弱势群体中,这是镇江市退休干部吴秋华给人的印象。熟知吴秋华的人都表示,她不知疲倦关爱别人的精神让人佩服。

老干部的“家里人”

2007 年4 月,因为企业改制,镇江市原轻工局、化工局、物资局的离休干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组织生活无人管、党费无人收、出现难题无人过问等问题,离休干部们一度情绪激动,抱怨增多。组织上找吴秋华谈话,让她担任镇江市轻化物清算企业联合党支部书记,服务管理40 余名离休干部。吴秋华理清工作思路,帮助离休干部解决困难,积极回应他们的关切和诉求。

九旬高龄的王学英(化名)是镇江市原物资系统一离休干部的遗孀,医疗待遇长期没有落实。吴秋华得知后,仔细调查,多次与有关部门沟通,积极筹资近两万元,为其补办医保,落实医疗待遇,妥善解决就医困难,其子女感激地说:“企业虽然没有了,有党组织关心我们,有吴书记帮助我们,很温暖。”

95 岁孤老潘大林房产权一直没有理顺,吴秋华到开发公司交涉,维护了潘老的合法权益。后来,潘大林又与保姆产生纠纷,监护人长期缺位,潘老的养老成了大问题,一般人不愿意触碰。吴秋华来了,主持召开三方会议,明确各自责任并达成协议,联系优质养老院,使潘老安心养老。

离休干部王忠文重病在床,又住在老旧小区高楼层,家中一直未安装天然气。吴秋华找燃气公司,协调邻里,为其安装了天然气。

多年来,吴秋华的手机成为离休干部及家属、保姆的热线电话,她总是积极回应,用心服务。一位离休干部说:“我们时刻感受到吴书记的爱,她就像我们的家里人。”

既做“妈妈”又当“儿女”

2008 年,专门以结对形式帮助困难孤寡空巢老人的公益团队镇江市“社会儿女”成立,吴秋华主动加入且成为骨干。认识吴秋华的人都知道她对自己特别节俭甚至是苛刻,一辆自行车骑了二十多年,但她捐善款从不吝啬。吴秋华作为镇江市最早参与“社会妈妈”的志愿者,先后资助12 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009 年,她结对资助四川板桥贫困女生蒋玉雪,从初中到高中,不仅给学费和生活费,更在心灵上陪伴。2013 年,蒋玉雪以当地“文科状元”的成绩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吴秋华继续资助其至大学毕业。

“社会儿女”先后结对200 多位老人,吴秋华对他们的家庭住址、经济情况、健康状况、心理特征等烂熟于心。老人有困难时,只要找到她,吴秋华都不会拒绝。老人家中马桶漏了,她找人更换;空调坏了,她找人修理;病了,她送医院……吴秋华的每一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

2016 年的一天晚上9点多钟,吴秋华接到社区主任来电,说一位面临拆迁的孤老要求她到场查看协议,同时决定从拆迁款中拿出1.5 万元捐给“社会儿女”,如果吴秋华同意,他就签字。吴秋华及时赶到,同意了老人的请求,同时悄悄告诉老人的监护人,“社会儿女”将老人的捐款单独建账,用于老人今后的生活及医疗。“您的魅力真大啊!”社区书记佩服地说。

蒋姓老人由于历史原因,身份证上出生年月和民族有误,一直想更正,但因年代久远、查找资料困难,加之年事已高,不了解办事程序,跑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解决,导致养老金等优惠待遇享受不了。吴秋华详细了解情况后,与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协调工作,查寻到旁证材料,更正了差错。

2018 年,作为镇江市社会儿女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之一的吴秋华,又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加入了镇江市“生命守护者”队伍,重点面向空巢孤寡老人,设计满足老人需求、符合老人实际的拯救生命手册、心理疏导手册、医护指导手册等工具包,为老人提供救护自护、公证和遗嘱知识培训等服务,帮助老人度过有质量、有保障、有获得感的晚年人生。

十多年间,吴秋华成为孤老最信赖的“好儿女”,不知疲倦地奔波于孤老空巢特殊群体中,她的志愿服务时间,每年均达到1000 小时以上,先后荣获镇江市“大爱之星”、优秀“社会妈妈”、“十佳”社区志愿者、慈善布衣、正能量先锋,江苏省优秀志愿者、红十字五星级志愿者等称号。

“土专家”有真本事

从镇江汽车站到句容华阳街道,40 多公里1 小时车程,吴秋华每月往返至少两趟,义务为70 多位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心理咨询、疏导、矫治服务。

吴秋华组织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冯女士是句容当地小有名气的水果种植户,也曾是吴秋华服务过的社区服刑人员。2010 年,41 岁的她假释接受社区矫正。“第一次见吴老师,我跟她说了不到十句话。”谈起首次接受心理矫治,冯女士依然记忆深刻。那时的她沉浸在自卑、自责中。她服刑期间弟弟遭遇车祸身亡、长期与社会脱节的迷茫、用人单位介意前科不愿录用的失落……种种负面情绪让她饱受失眠困扰,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吴秋华对她进行了长达3 年多的跟踪,帮助她疏理内心的纠结,并积极与她的家人沟通协调,建立家庭支持系统。最终采用正向强化、及时鼓励、合理宣泄等方法,逐渐使冯女士走出痛苦。

在一次心理矫治中,冯女士流露出对水果种植的兴趣。一句无意的话却让吴秋华放在了心上。“小冯脑子活、肯吃苦,我相信她能干好。”吴秋华随即联系司法所工作人员,一起帮助冯女士调研市场情况,鼓励她从事水果种植。如今冯女士年收入达到十多万元,还主动申请成为社区矫正志愿者,为其他困难社区服刑人员捐资捐物。

“做心理矫治志愿者时间越长,接触的社区服刑人员越多,心里的责任感也越强烈。”吴秋华说,华阳街道社区服刑人员中,不少都是20 岁出头的年轻人,有的甚至是未成年人,“通过交流我发现,不少孩子本质不坏,只要当时有人能管管他们、教教他们,就不会发生违法犯罪。”

心系灾区情未了

2008 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批来自四川的伤员被送到镇江治疗。看到报纸上公开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吴秋华第一时间报名,成为镇江首批(心理)援助志愿者,历时两个月,累计志愿服务131 小时。吴秋华得到伤员及专家的好评,被评为镇江市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一对农民夫妇因在地震中失去女儿而备受煎熬,吴秋华和其他志愿者一直昼夜陪护,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009 年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吴秋华割舍不下对灾区的关爱之情,自费踏上回访慰问的行程。20 多天连续奔波在10 多个县(市)60 多个乡镇,逐一回访她曾服务陪护过的伤员。“吴大姐可亲可敬,像我们的亲人,从她身上感受到了镇江志愿者的大爱。”当地人说。

2018 年5 月,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吴秋华再次自费赴川,看望慰问了当年来镇江治疗的27 位伤员和家属,历时12 天,行程1700 多公里,更是将“大爱镇江”的种子撒到了四川大地。

“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一点工作,是我最大的满足和欣慰。”吴秋华爱如潮水,正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一起传递爱心、奉献大爱。

猜你喜欢

离休干部镇江市镇江
镇江大地 诗意栖居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镇江名点“蟹黄三娇”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奉献一生捐资助学
吃虾记
艺林雅苑
观山湖区增加离休干部定点医疗机构
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提高到了多少
寻临界 破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