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池市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问题 与措施探讨

2020-10-22覃汉振

江西水产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河池市

覃汉振

摘要:近年来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受到广泛重视,已经成为渔业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调研河池市大水面渔业生产概况,分析当地在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方面的问题,提出几点针对性的解决建议,旨在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水面;生态渔业;河池市

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A

河池市的渔业发展环境非常出色,主要因为当地区域位于亚热带地区,有着温润的季风气候资源,河流、水库的数量很多,能够为水产养殖提供较为良好的基地。近年来在河池市渔业发展中大水面生态养殖已经成为重要部分,在2018年开展大水面养殖网箱集中清理整治以前,当地区域的大水面渔业的养殖面积在13.9万亩左右,产量占有全市水产养殖的47%,产值占有41%。当地区域的大水面生态渔业是将网箱养殖模式、围栏养殖形式等作为主要部分,具有特色性,为拓宽渔业的发展空间做出了帮助。

1  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问题

1.1  基础设施薄弱

河池市的渔业发展中库区渔民原本生存的肥沃耕地多数已经被水库淹没,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再加上部分养殖单位还有专业户缺乏文化素养,没有掌握相关的技能,所采用的养殖方式非常落后,除了很少的渔民采用现代化养殖作业方式与捕捞方式以外,其他多数渔民都还在使用手工作业的措施。

1.2  监管效果低

目前在大水面开发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电炸毒、工业排污的威胁,经常会出现水域污染问题,诱发严重的经济损失。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就是缺乏完善的监管工作机制与模式,监督管理不到位,不能有效遏制此类行为,难以满足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需求。

1.3  缺乏前瞻性

大水面生态养殖发展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涉及到水文方面、自然灾害方面、水产病害方面等等,对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就是没有制定前瞻性的规划方案,盲目追求产量,没有制定完善的养殖布局方案,对养殖密度也未能合理控制,所采用的饲料质量较低,养殖管理工作效果差,甚至还会出现滥用药物的现象,导致水体环境污染,养殖环境出现恶化的现象,不利于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1]。

2  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措施

2018年以来河池市大水面养殖网箱清理了900多万平方米,库区大水面重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动人景象。在新的发展时期,大水面生态渔业如何“先破后立”,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力改进。

2.1  制定完善的开发管理机制

为了促使大水面生态渔业的良好发展,应该编制完善的开发管理工作机制,形成良好的开发管理模式。首先,应强化领导工作力度,建议可以将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纳入市政府的工作之内,构建专业化的领导指挥机构,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与法律保障。应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责任,积极开展监督管理活动,真毒规划进行跟踪评估、监督管理,一旦发现问题就要修正规划,保证规划内容的指导性。其次,重点开展规划管理工作,明确饮水水源、非渔业区域的保护要求,针对渔业的布局全面优化,还应该设置养殖容量的控制点,严格管理养殖比例。也可以制定养殖证制度,严格审核之后符合养殖标准才能为养殖户发证,对于无证养殖的行为必须取缔,保证养殖户的专业性与规范性。

2.2  健全保障政策

大水面生态渔业的政策保障非常重要,首先,应重点关注睡眠使用权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凭证准入工作制度,促使渔业向着法制化的方向发展。要求明确水域的具体使用范围,如果养殖情况与规划要求不符,就要提出调整的建议,保证养殖的合规性。其次,应制定水域占用的补偿制度,保障水域养殖使用权的经济救济效益。最后,还应该将国家的优惠政策和养殖证之间相互挂钩,养殖户办理养殖证之后就有机会享受渔业补助与灾害救济,充分调动养殖户办理养殖证的积极性。在此期间还应该制定扶贫开发政策、税收政策、融资政策与投资政策等等,以此促使大水面生态渔业的良好发展[2]。

2.3  强化技术支持

技术属于渔业发展的基础支持,只有保证技术的先进性,才能确保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重视技术的支持,首先,积极开展基层区域农技推广工作,培养关于大水面生态渔业的技术人才,适当增加人才的薪资待遇水平,改善生活环境、增加职业发展空间。在此期间还应该构建相关的技术推广机构,组织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等共同推广水产技术。其次,强化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注重渔业技术的攻关、开发与创新,按照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需求开发规模化养殖技术、先进基础设施等等,在开发新技术之后为养殖户示范和推广,使得养殖户采用先进技术提升养殖水平。

2.4  增加资金投入量

为了完善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应增加资金的投入量,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首先,建议政府部门为渔业的发展建立专项资金,为大水面生态渔业建设基础设施、宣传推广、开发新技术等提供资金支持,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促使渔业的良好发展和进步。其次,可以鼓励渔民还有工商业主投入资金,将闲置的资金投入到渔业中,也可以将渔业的资源优势作为宣传点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不断增加渔业发展的融资水平[3]。

2.5  强化监管力度

为了能够促使大水面生态渔业的良好发展和进步,应该强化监管工作力度,首先,应该积极建设渔政队伍,提升监督能力与执法能力,继续开展资源养护的活动,制定完善的禁渔期管理制度,创建资源保护区,强化渔业的增殖流放力度,定期开展资源保护的评估工作。其次,重点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在监督管理期间全面普查水域的污染情况,制定污染事故的紧急应对制度。监督管理期间还应该评价渔业的环境影响情况,充分落实补救的策略。最后,应制定水域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制度、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非法养殖整治制度等等,在各种制度的支持下,积极推广生态化养殖技术、可循环性养殖技术等等,一旦发现有非法养殖的现象必须严格惩罚,避免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2.6  完善产业体系

构建大水面生态渔业的产业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首先,注重水产健康养殖的发展,将无公害化产品的生产当做是基础,构建示范性的养殖基地,推广水产良种工程,创建具有特色性的养殖体系,采用网箱类型、工厂化类型、循环水类型的养殖技术,积极研究开发水产饲料,有效预防疫病。其次,重点开发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采用精深加工技术与基础设施促使渔业向着特色化与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最后,积极构建现代化的水产物流业,将沿海地区、延边地区与中心城市作为基础,建设水产品批发市场与物流园,采用网络物流配送技术、电商平台等拓宽水产品的销售渠道[4]。

3  结语

目前在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期间还存在监管问题、规划问题等,对渔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制定前瞻性的规划方案,完善产业体系,强化监督管理力度,增加资金的投入量,利用综合性的方式促使大水面生态渔业的良好进步,促使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超. 大水面生态渔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J]. 中国食品,2019,22(20):160-178.

[2]贺春玉,王圆圆. 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物联网技术创新方案[J]. 河北渔业,2020,13(2):52-57.

[3]刘家寿,王齐东,解绶启,等. 内陆大水面生态牧场化管理——群落調控、生物多样性恢复与资源利用[J]. 科技促进发展,2020,16(2):237-242.

[4]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迈上新征程——“生态渔业发展论坛”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举行[J]. 中国水产,2016,14(9):23-24.

猜你喜欢

河池市
墨韵书香
墨韵书香
墨韵书香
墨韵书香
2017-2021年河池市金城江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童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展
“童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
“黄金”满地
我爱我家
河池市成立共青团教育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