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儋州诗歌内容研究

2020-10-22张婷

锦绣·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祭灶儋州习俗

摘 要:苏轼在被贬谪儋州的三年时间内,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涉及诗、词、文、论等多种文体。尤其诗歌创作是苏轼谪居儋州期间文学成就最为突出的部分,标志着其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在诗歌的题材内容方面,融入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丰富和扩展了诗歌内容。

关键词:儋州诗歌;诗歌内容

一、贬谪儋州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苏轼被朝廷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流放儋州。澹州,古称澹耳郡,在苏轼生活的北宋,是还未被开发的蛮荒之地。在中原人眼里,素来就是有去无回的鬼门关。苏轼在告别惠州前往儋州时给友人的信中说:“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儋州,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海外。”(《与王敏仲书》)垂老之年的苏轼,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代的诗歌作品,苏轼把这里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等都写进了诗中。接下来从苏轼在儋州所写诗歌的内容具体分析。

二、诗歌内容

苏轼作诗往往随心所欲,即兴而出,其在儋州诗歌创作中同样是本着万物皆可入诗的原则,在诗歌中融入了大量的地方文化元素,增加了许多新的题材和内容。

(一)记录儋州习俗

首先,苏轼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中介绍了许多儋州当地的节日习俗,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上巳”和“祭灶”。苏轼在《儋州人不作寒食,而已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生,皆出矣。独老符秀才在,因与饮,至醉。符盖儋人之安贫守静者也》一诗中有“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由此可知,儋州是选择在木棉花落败刺桐树开花的三月给亲人上坟扫墓的。

除了“上巳日”之外,苏轼的诗歌中还明确记录了儋州“祭灶”的习俗。祭灶习俗由来已久,作为中国的传统习俗一直保留至今。《儋县志》中记载儋州人民“以竹叶扫屋尘,换炉灰,夜具酒果,送灶君朝帝。”苏轼在他的诗歌《纵笔三首·其三》中也提到了儋州人民的祭灶习俗: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知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祭灶,按照儋州的习俗,是用酒和猪肉来祭灶,膰,就是祭祀用的熟肉。从苏轼的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北方运送大米的船迟迟未到,苏轼由于食物缺乏已经挨饿了半个月了,此刻就期待着明日的祭灶节东家能送给他熟肉,以解多日之饥。

其次,苏轼儋州所写的诗歌中也有不少介绍当地人民饮食习惯的内容。在诗中不止一次提到儋州人民以薯芋为食的习俗。其诗《和陶劝农六首》的“引”中就有對这一习俗的描写:

儋州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所产秔稌,不足于食,乃以薯芋杂米作粥糜以取饱。予既哀之,乃和渊明《劝农》诗以告其有知者。

从“引”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儋州土地贫瘠,未被大面积开发耕种,粮食产量严重不足,人们只能以薯芋为主食。在其他诗歌中苏轼也写到了儋州人民以薯芋为食的习俗。比如在《闻子由瘦》中有“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熏鼠烧蝙蝠。”(《闻子由瘦》第2257页)还有《过黎君郊居》中说:“半园荒草没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薯。”园子里一半是荒草,用水稻煮饭的时候里面有一半是薯,可见在当时粮食短缺的情况下,生活在儋州的人们对薯芋的需要与依赖。除此之外,“红薯与紫芋,远插墙四周。”(《和陶酬刘柴桑》第2216页)这一句也足以看出薯芋在儋州人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苏轼在诗中还写到了儋州人食蟾蜍的习惯。“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蛤蟆缘习俗。”(《闻子由瘦》第2257页)蛤蟆,即蟾蜍。记录了当地土人有食蟾蜍的习惯。

第三,苏轼还记录了儋州人杀牛祭祀的习俗。由于当时的儋州地处偏僻荒凉的海外居民都没有受过系统的文化熏陶和教育,处于一种未开化的状态,所以导致当时的儋州迷信盛行,人们买牛不用于生产劳动,而是相信巫师的话杀牛祭祀。当时的人们生病不去就医,而是在巫师的主持下杀牛祭天以祈求上天的庇佑。苏轼看到这一状况后,特意写了一片文章,其中说:“岭外俗,皆恬杀牛,而儋州为甚……既至儋州,耕者与屠者相半。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书柳子厚《牛赋》后,第294页》)可见当时的儋州杀牛祭祀的迷信行为已然成风。

(二)思念亲人、悼念亡妻

首先,苏轼在诗中抒发了对弟弟苏辙的想念。苏轼被贬儋州时,苏辙也被贬至雷州,和陶停云四首》(并引)就是在二人由于天气原因不得消息后其出于对苏辙的惦念而写。诗序中“自立冬以来,风雨无虚日。海道断绝,不得子由书,乃和渊明《停云》诗以寄。”就已经隐隐体现出对苏辙的思念,而这组和陶诗的第一首将苏轼的这种感情透彻地显现了出来:

停云在空,黯其将雨。嗟我怀人,道修且阻。

眷此区区,俯仰再抚。良辰过鸟,逝不我伫。

儋州的狂风暴雨极其强势,交通瘫痪,往来的通信全部中断,苏轼想着一海之隔的弟弟再三抚手叹息,可见久久接不到苏辙的来信,苏轼言语间充满了对弟弟的想念。

其次,苏轼在诗中也抒发了对已故妻子的悼念之情。苏轼被贬儋州时,两位妻子和侍妾王朝云都已去世。来到陌生的地域,除幼子苏过外身边再无亲人,年事已高的苏轼未免心生思念。其《和陶和胡西曹示顾贼曹》一诗其中有几句就是借咏草木而悼念王朝云:“长春如稚女,飘飖倚轻飔。卯酒晕玉颊,红绡卷生衣。

低颜相自敛,含睇意颇微。宁当娣黄菊,未肯姒戎葵。”长春,即长春花,是儋州的一种很常见的花。苏轼睹物思人,随处可发。“宁当娣黄菊,未肯姒戎葵。”宁可以黄菊为尊,也不愿拜戎葵为长。表面是赞美长春花的节操和气骨,实则是苏轼对王朝云身为侍妾但恪守规矩尊礼懂事的肯定与赞美。

第三,诗中不乏对孙子的思念。《和陶郭主簿二首》(并引)诗序说:“清明日,闻过诵书,声节闲美。感念少时,怅焉追怀先君宫师之遗意,且念淮、德二幼孙,无以自遣,乃和渊明二篇,随意所寓,无复伦次也。”说出了苏轼对幼孙的想念。其一中“淮德入我梦,角羁未胜簪。孺子笑问我,君何念之深。”这两句诗明确表现出谪居儋州的苏轼对孙儿的思念,就连晚上做梦都会梦到他们。

(三)吟咏儋州山水风光

苏轼在儋州的景物诗,大多以儋州奇丽的景色和独特的天气现象为主题,儋州独一无二的奇丽景色给予了诗人更大的创作空间,也带给了诗人前所未有的畅快和满足。

苏轼写的《儋耳山》一诗就是对儋州的景物儋耳山的吟咏:“突兀隘空虛,他山总不如。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馀。”诗中写了儋耳山的高耸突兀,以及其特有的风韵,后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运用女娲补天的典故来抒发人才被弃的忧愤。

除了《儋耳山》外,苏轼在儋州期间最有代表性的描写景物的诗歌莫过于《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觉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其中“四州环一岛,百峒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这几句形象地描述了儋州的地理形势,以及登上儋州岛的高处回望中原时看到的海水茫茫的壮阔景象。“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同样写景,连绵起伏的群山宛如游龙,山上层层绿树迎风晃动有如鳞甲,而山谷间万窍齐鸣,有如歌钟。全句形象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和陶停云四首·其二》也是一首苏轼描写儋州景象的诗歌,“飓作海浑,天水溟濛。云屯九河,雪立三江。我不出门,寤寐北窗。念彼海康,神驰往从。”

儋州的飓风到来之际,挟以暴雨,海吼声大震,海水滔天,大风卷过,天昏地暗,场面极其混乱,令人惊心动魄。

苏轼曾说:“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①1正是这种观念的影响,这些景物诗虽写得大而磅礴,但形象鲜明生动。

(四)与当地人民的交往

苏轼谪居儋州期间,结交了不少当地的朋友,闲暇之余和友人游山玩水、赋诗唱和成了他贬谪生活的一大乐事。其诗中记录了与当地百姓的来往,也赞美了黎族人民的朴实善良。

苏轼在《和陶拟古九首·其九》中记录了与一位幽居深山的黎族同胞的故事:

黎山有幽子,形槁神独完。负薪入城市,笑我儒衣冠。

生不闻诗书,岂知有孔颜?倏然独往来,荣辱未易关。

日暮鸟兽散,家在孤云端。问答了不通,叹息指屡弹。

似言君贵人,草莽栖龙鸾。遗我吉贝布,海风今岁寒。

一位面容枯瘦背柴入市的黎族同胞,看到苏轼身上单薄的衣衫,在经过一番比划后交流后,临走送给苏轼一块吉贝布,以便预防即将带来的寒冷天气。苏轼用诗记录生活,同时也在诗中对善良朴实的黎族人民给予赞美。

苏轼在儋州所交的朋友中姓名可考的不多,黎子云兄弟是其中之一。《和陶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序中记录:“儋人黎子云兄弟,居城东南,躬农圃之劳。偶与军使张中同访之。居临大池,水木幽茂。坐客欲为醵钱作屋,予亦欣然同之。名其屋曰载酒堂,用渊明《始春怀古田舍二首》韵。”描述了苏轼在黎子云兄弟家与客人们聚会闲谈之际,大家建议在水塘边建屋以供苏轼会客讲学的事。

苏轼被贬海外,生活中事事都要亲力亲为,偶有力所不及的时候,苏轼就会请当地的少数民族同胞帮忙。其诗《和陶西田获早稻》,其中“蓬头三獠奴,谁谓愿且端。晨兴酒扫罢,饱食不自安。愿治此圃畦,少资主游观。昼功不自觉,夜气乃潜还。”就写出了苏轼对当地人的印象。三个蓬头散发的工人,谁想到他们是这样的老实正直,他们愿意耕种园圃,让主人小有游观之处,勤劳诚恳,干到很晚才休息。从苏轼的诗中不难看出,这些远离内地没有经过系统教化的海外同胞,虽外表打扮粗糙,但人品正直,心地善良。这也让年老投荒的苏轼有所释然,以致于苏轼在诗中又发出“早知农圃乐,岂有非意干。”的感慨。

三、小结

综上可以看出,晚年被流放海外的苏轼仍然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虽然诗歌中或多或少地蕴含着诗人感伤的情绪,但更多的是诗人对于生活和生命的尊重。谪居海南,苏轼欣赏并品读着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与当地黎族同胞的交往中重新感受到人性的善良与温暖。他用不俗的笔功将这里所有的一切转化为一首首散发着平淡自然之风的诗歌。

参考文献

[1]《苏轼诗集》[M].[ 清 ] 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

[2]林冠群:《新编东坡海外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出版.

[3]孟醒仁:《略论苏轼海南诗歌的乐观主义特征》[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2期.

[4]邢孔史:《回归故土———评黄海星组诗《在一个叫嘉积的地方生活》》[J].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7期第 28 卷.

[5]周伟民:《流放者的心路历程-苏轼在海南》[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6]赵芳:《苏轼在海南创作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第五期.

注释:

[1]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前集卷四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作者简介:

张婷,1995年9月,女,汉族,甘肃天水,在读研究生。西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祭灶儋州习俗
祭灶节——二十三,糖瓜粘
儋州调声: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
海南儋州:特色加品牌农业更出彩
关东糖
海南儋州特色农产品电商体验馆海口开张
乡村祭灶年味浓
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