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例谈

2020-10-22王柳柳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6期
关键词:毛虫随文小猴子

王柳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識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纵观当下语文随文识字教学,不少一线教师只关注随文识字的形式,缺少方法的指导,出现了不少教学误区。

误区一:与文本相割离

【案例】人教版部编本第三册《雾在哪里》第一课时

师:孩子们,调皮的雾孩子把大海、天空、海岸、城市都藏起来了。但不一会儿,这些地方又出现了。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第9自然段,找找这个自然段藏着哪些生字宝宝。

师:这么多的生字,只有把它们学会,我们才能把这一自然段读正确。来,自己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读这些生字,想一想怎么记住它们。

生1:我用分一分的方法来记“岸”。

生2:我用编口诀的方法来记“步”。

师:哪些生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呢?

生:“岸”“散”是翘舌音。“梁”是后鼻音。

反思 本案例中,虽然生字是随课文出现的,学生也在识字中读了课文。但在学习生字时,教师把所有的生字都呈现了出来,让学生读准音、记字形,脱离了具体的文本。随文识字其实还是集中识字。这样的教学脱离了随文识字的本质,把生字与文本割离开来了,没有让学生从字到词、从词到句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误区二:不勒僵绳任马行

【案例】人教版部编本第四册《小毛虫》第一课时

师:孩子们,其他昆虫又唱又跳,又玩又笑,可小毛虫在干什么?

生:小毛虫在工作。

师:它的工作是什么呀?

生:它在努力地爬行。

师:书上有一个词很准确地写出了小毛虫工作的努力,你找到了吗?

生:尽心竭力。

师:小毛虫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谁在尽心竭力地工作?

生:医生叔叔努力治病、警察叔叔抓坏人、老师上课……

师:大家都在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都努力着。小毛虫也在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多么努力、认真啊!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竭”字?

反思 随文识字教学没有固定的课时,可以是第一课时教学,也可以是第二课时教学。但教师心中一定要有明确的课时目标,再结合文本内容把握生字教学的度。本案例是第一课时,但很明显“尽心竭力”这个词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因为学生还没有深入文本的学习,没有充分感受小毛虫的特点。其实这个词语的理解可以放入第二课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想象小毛虫的尽心竭力工作的情形。

误区三:瓜剖豆分无整体

【案例】人教版部编本第二册《小壁虎借尾巴》第一课时

师:小朋友们,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呀?找出相关句子来读一读。

师:细心的孩子发现了吗?这句话中藏着一个生字宝宝呢!老师给它编了一个字谜“一人住一房,又来站一旁”,猜猜看,它是谁?(生抓耳挠腮,猜不出。)

师:这可是句中的一个生字哦!

生:难。

师:读这个字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它是前鼻音。

师:你们能给它找找好朋友吗?

生:难过、难(南)部、难(男)性……

师:南部、男性可不是这个难哦!小壁虎觉得没有尾巴不好看,所以才想要借尾巴。来,再读读这个句子。

反思 本案例中,教师从字谜入手,引出生字“难”,看似关注学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其实呢?学生通过教师的暗示猜出了字谜,读准音后由于不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因而组出的词语有很多错误。“难、南、男”这个同音字学生分辨不清,会导致以后写话中错别字连篇。因此,随文识字教学不是简单的分析字形,不能只挑字音、字形或字义一个方面来讲,而应把音形义结合成一个整体,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误区四:君子动口不动手

【案例】人教版部编本第二册《小猴子下山》第一课时

师:孩子们,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呀?它又是怎么做的呀?读读课文,想一想。

出示:小猴子来到了_________,看到_________,就_________。

生:小猴子来到了一块玉米地里,看到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玉米。

师:是呀,你们瞧,一块(橡皮玉米地)、一块(蛋糕)、一块(肉)、一块(饼干)。

师:小猴子看到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这两个词谁来读?

生:结玉米,非常。

师:“结”是个多音字。它有两个读音。当它读jiē时,表示长出果实或坚固,比如开花结果、结实;当它读jié时,表示把一条一条打在一起或结束,比如打结、结束、团结。

反思 识字教学离不开写字。本案例中,教师由于时间关系,把写字环节安排在了课后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样的“君子动口不动手”容易形成字形“消化不良”,识字教学效率低下。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学情,关注文本,直抵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的本质,将随文与识字巧妙融合,在读中识,在读中写,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

猜你喜欢

毛虫随文小猴子
提高小学生随文练笔水平的实践研究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小猴子
快乐阅读
快乐阅读
小猴子
毛虫与蛾子
毛虫和蛾子
绿毛虫
勇敢的“怕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