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学融入生活浅议
2020-10-22朱义莹
朱义莹
目前,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小学也不再只是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更重视对小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让小学生对作息习惯、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安全习惯、爱护小动物和环保习惯、消费习惯等方面有全面的认识。笔者通过品德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小学课堂改革,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学生学好文化知识就是道德品质良好的一种表现,而文明礼仪学习就是提高学生思想修养的过程。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分析,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生活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往往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定的影响。多数学生已经对生活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初步的体验,特别是形成了一种对待事物的态度。学生在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经历往往会让其有较为深入的感悟,使得小学生养成了一些基本的道德品质。而有些品德教师往往忽视了生活化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
比如,有些小学生对于小动物没有保护、爱护的意识,也没有注意个人卫生的观念。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这方面能力進行培养,特别是结合教学课题,提炼学生生活中的品德故事,让学生建立起对品德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更加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道德认识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再去讨论具体的生活实例的正确性。只有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才有可能提高。
再现真实生活,体验道德情感
只有对小学生进行品德培养,学生才能有更高的思想追求。教师在品德课上可以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展教学工作。
营造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遗憾的是,在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看到不少小学生抗压能力小,不能够接受短期的小挫折。来自不同家庭环境的小学生整体生活实力差距较大,甚至多数小学生过于依赖父母,不能够迅速适应学习环境。而且部分小学生合作意识较差,不会与其他小学生进行交流,自己也不会整理书包、书桌、书柜、房间等。甚至部分小学生在家里不能自己穿衣、洗漱、铺床叠被,这就需要教师对小学生展开全面的生活能力培养工作。教师可以营造生活化的环境,让学生观看关于生活习惯的视频,让学生对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深入的认识。比如,要经常刷牙这一习惯可以借助蛀牙的动画视频来引导学生刷牙,不然病毒小虫子就会把牙齿吃掉。另外,教师要从小学生的性格、习惯、观念等方面提高小学生对集体荣誉感的认识,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在小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不能够将自己所遇到的生活问题进行表达。这些不良好的生活习惯值得教师予以引导,让学生通过对良好生活习惯的学习和认识,然后从自身做起,养成较为健康的生活习惯。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够进一步地让学生学会学习,认识世界。
结合课程游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品德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小案例来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比如,在《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这一课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表达对爸妈的爱,可以通过唱歌、绘画、写信等方式进行。然后让学生在品德课堂上进行复述,对自己表达后的收获进行分析,加深对父子关系、亲子关系等关系的认知。比如,在开展综合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希望学生掌握维生素的用处。具体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水果的用途,提高学生对水果的认知。同时,在“水果娃娃真可爱”“爱吃水果”“大苹果”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水果的类别进行描述,然后借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和视频方式把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引出,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注意营养的均衡,不挑食。
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需要长期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从生活中总结经验,鼓励更多的小学生勇于承担班级事务和家务,以此具备一定的责任感。比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分别扮演交警、乘客、司机等角色,让学生对交警的一天进行模仿,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到具体的交警指挥工作中去。具体情境可以涉及到行人闯红灯,交警对行人进行安全教育劝导这些具体的工作内容,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会。然后将具体情境再现过程进行总结,让学生体会到社会角色所履行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
结束语
教师只有完善品德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才能进一步地吸引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只有让学生亲身体会社会实践的过程,学生才能够正确认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并自己的道德意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可以结合教学工具、教学情境再现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与人生观。
参考文献
[1]杨德文.让品德课堂教学真正融入生活[J].小学德育,2010(08).
[2]李美连.让品德课堂教学更精彩[J].教师,2014(31).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路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