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元四家”之大痴道人
2020-10-22侯崧岩
摘 要:黄公望作为元代颇负盛名的画家,对后世的中国山水画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他的浅绛山水画构图简洁,笔墨素雅静淡,明快透澈,意境鲜明突出,能使后人很好的借鉴。本文通过对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天池石壁图》两副浅绛山水作品的分析,结合黄公望山水的简洁构图,笔墨技法,来浅谈黄公望的山水特点,这对于我了解浅绛山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黄公望;浅绛山水画;构图;笔墨技法;意境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一峰,江浙行省常熟县(今江苏常熟市)人。元朝著名画家,元四家之首。本名陆坚,汉族,后过继永嘉府平阳县黄氏为子,因改姓黄,名公望。居于虞山小山。中年当过都察院掾吏,因事入狱,后仕途坎坷便断绝了仕途之望。出狱后加入“全真教”,别号大痴道人。往来于杭州、松江之间卖卜为生。
黄公望擅长创作山水画,因学涯起步较晚,生活坎坷,所绘山水受赵孟頫影响,必亲自前去体验观察,画上林峦浑渚。笔墨纷披起伏变化无穷,林木葱郁,疏密有致。在笔法上取法董源、巨然两位大家,而又自出新意,变化无穷。另外黄公望因皈依“全真教”,所以其山水画潜在的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道的本性就是自然。根据自然之理,有寄物而通也的思想,把有形的山和水作为可寄之物,用来表达与无形的玄理相通的精神世界。”而这道家思想更激发了黄公望对山水的热爱进而亲身往来于深山密林中进行细微观察,从而发现艺术的源头并以此为毕生之追求。
黄公望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后世山水画创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存世作品有《九峰雪霁图》《天池石壁图》《富春山居图》等。在中国的山水画史上,提到黄公望,人们总会想到那清新淡雅,宁静致远的优美风光;而提到浅绛山水,人们也总能第一个想到黄公望,两者相依相伴。互相印证着对方的价值。
黄公望《九峰雪霁图》作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幅雪景图从整体看来给人一种大刀阔斧、简洁明快之感,但细细品味其对局部景观的处理,同样独具匠心、一丝不苟。画中的近、中景以干笔勾勒叠石轮廓,且山石大小组合错落有致,画面两侧树木林立,形态各异,树枝积雪仍以留白的方式来表现,很好地表现出了稀疏的树枝因落满厚厚的积雪而呈现出的厚重感,而远处的九峰山则以淡墨晕染出轮廓与姿态,其画雪中高岭、层崖、雪山层层叠疊,错落有致,洁净、清幽,宛如神仙居住之所。可以说此幅《九峰雪霁图》是黄公望晚年运用简洁构图和精妙笔法而创作出的精品之作。此画问世后,即备受推崇,如比黄公望稍晚的画家张庚曾评价:“以其纯用空勾,不加点缀,非具绝大神通不能也。”
黄公望在此幅雪景图的右上角留下题记曰:“至正九年春正月,为彦功作雪山,次春雪大作,凡两三次,直至毕工方止,亦奇事也。大痴道人,时年八十有一,书此以记岁月云”。从中可知,此幅雪景图是他在至正九年早春游览道教名山“九峰”之时为同时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时任江浙儒学提举司提举的班惟志所作。在作画期间,恰巧连续下了两三场大雪,直到此画完成雪才停止,画家认为这是老天有意在帮助他完成这幅雪景山水杰作,并为此感慨不已。
其次,黄公望在八十一岁高龄不顾天气严寒及自己的身体状况而赴九峰山进行写生创作,一方面是为了完成赠送友人的画作,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为了去朝圣。因为九峰山为当时盛极一时的道教名山,黄公望不可能在创作这样一个题材时闭门造车、草草而就,而必然要亲自前往拜谒,并用心感受其氛围后方能落笔。同时,画家之所以要选择九峰山为创作题材,恐怕也是有意为之,这正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信仰的虔诚之心。
由此看来,此幅《九峰雪霁图》借对九峰山雪景的悉心描绘,充分呈露了大痴道人黄公望晚年对道教信仰的一片赤诚之心,正所谓“一片痴心在九峰”。
黄公望所作《天池石壁图》,其左下三棵巨松高耸,杂树林立,茅屋隐约其间。隔溪一大山拔地而起,层层盘桓向上。至右中,一池四边石壁陡立,桥阁筑于池中,飞瀑泻水,此点题之笔也。构图繁复,但用以勾画的线条和皴笔则十分简略。大山通体以赭铺底,然后以墨青、墨绿层层烘染出高低、远近之层次。后人有“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誉。长松巨石,山峦层层而上杂木繁阴,山重水复,溪谷幽居,一眼望去凝重灵秀、意境悠远。
此副画用笔流畅灵动,用笔细而挺,以中锋为主,有的地方中侧锋并用。画中线条略长,、条理清晰、线条疏松。但所用的皴法却十分简括。寥寥数笔,便将大结构表现出来,造成一种“景繁笔简”的印象。并且用色也很独到,是以螺青、藤黄、墨色与赭石合用,后世称之为“浅绛法”,一改宋人既重视笔墨、又难舍青绿重色的作法,使画更有文人气。细观此画,大山通体以赭石铺底,以墨色皴出山体形状,山顶处铺以螺青,层层染出高低、远近的层次。
浓淡迷蒙的横点,逞足笔力、山中巨石使用了折带皴,用笔较轻松随意。“山头要折塔转换,山脉皆顺,此活法也。”黄公望的画又不是照搬生活,他是将生活中的对象加以提炼概括,用笔、用墨都非常简洁,将宋人画雪山时的复杂皴法都简化了,大部分山石只勾了轮廓,在结构处做了一些皴擦和渲染。整幅作品下部繁密,山顶疏朗,上秀下丰。唯情是求。更为难得的是,画家在为山水传神的同时,并未脱离山川形质,将客观物象是自然状态表现得恰如其分。这种笔墨技法被后来的画家广泛地借鉴,成为文人画的典型特征。且从画面左上方的题款“至正元年十月,大痴道人为性之作《天池石壁图》,时年七十有三。”可知黄公望于1341年,也就是73岁时创作此画。
黄公望的画一般不用浓烈的色彩,也不用大片的泼墨,更少有刚硬的线条。画中圆松用线居多,着墨干枯居多,充分显示出一种明润秀拔、温雅和平以及松散柔和的气氛,体现着丰富的笔墨韵味,不仅表达了画家的主观情趣,更寄托着作者对寄情林泉的向往。在这里画家并不以描摹实景为能事,山川、树石只不过是画家遣兴抒怀的对象,折射出黄公望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淡泊、隐逸的态度,这也充分反映了元代山水画家的倾向。
参考文献
[1]崔卫.黄公望[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1
[2]大方无寓 大象无形——黄公望其人其艺《美与时代(中)》2010年07期
[3]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交游《大众文艺》2018年02期
[4]大痴道人——先仕后隐的黄公望《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12期.期刊论文范美俊.
作者简介:
侯崧岩,男,汉族,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