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视域下《孟子》的人格美思想
2020-10-22夏中华
夏中华
摘 要:《孟子》人格美思想以“仁”为理论基础,步步深入,构建了结构完整的修身体系,并蕴藏着深厚的生态美学思想。人格美从强调自我内在修养出发,进一步发展为“亲亲”“仁民”“爱物”,完成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者间和谐整一的生态观念的过渡,论证了四者间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层层递进、浑然一体的关系。指出人与世界万物(包括自身)应建立起一种生命的共感,以达到一种和谐、平衡、共存的狀态。
关键词:生态美学;《孟子》;人格美
一、生态美学与《孟子》人格美内涵阐释
《文史哲百科辞典》对人格做出这样的解释:人格解释为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统一,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即个人以自我本体为基础,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达到与外部世界和谐统一。那什么样的人格才能称之为美呢?《孟子·尽心下》记载:
充实之谓美。
《孟子》指出“美”是“充实”,就是把仁义礼智的道德原则扩充到人的容貌形色行为等各个方面,进而“亲亲”“仁民”“爱物”,即通过“推己及物”的思维方式,对其他生命进行同性体察,为人类尊重他物提供情感动力,以确立人与世间万物共生共存的心理基础,将人文关怀与生态关爱密切地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人与内部生命系统、人与外部生命系统的和谐共存。
二、人格美思想中个体生命系统的和谐
《孟子》人格美思想透露出个体生命系统内部应保持一种和谐状态的主张(即人与自身的和谐),这个主张根植于孟子的“仁义”思想。《孟子·离娄下》记载: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可见,“仁”是达到自我内在精神上生态性平衡的关键。《孟子》将“仁义”内化为人的生态本性,表明了《孟子》注重道德的内在价值,强调自我内在修养的模式及方式,本文将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反求诸己”两方面来探析这种内在道德修养中所蕴藏的生态美学思想。
(一)自我内在修养的发展过程
“浩然之气”是《孟子》独创的名词,在其中,孟子描述了自己精神修养的发展过程。冯友兰提出“孟子的‘气也就是‘勇气的气,‘士气的气。……译为Great Morale(大士气)。”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至大至刚”的,那如何养成“浩然之气”呢?《孟子·公孙丑上》提出:
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孟子》认为要养成“浩然之气”的人格,必须从“直养”开始,配以“义”与“道”,使自己的行为“慊于心”。这样的方式养成的“气”,就是内化于心的正直、伟大的气,就具备“义”与“仁”的特质,就能“塞于天地之间”。《孟子》接着记载: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可见个人在养成浩然之气时,须得注意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不得肆意妄为——“助长”,“修身”时遵循正道而行就不会伤害自身修养的发展进程,就能使得自我生命系统在平衡与和谐中达到至高点而“塞与天地之间”。
(二)自我在内在修养的发展方式
为了保证主体内部的和谐,孟子继承孔子“吾日三省吾身”(《论语》)的思想,发展出了“反求诸己”的内省修养模式。《孟子·公孙丑上》记载: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正如射箭一样,射箭的人应先端正自己的姿势再射箭,箭射出去却未中,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反问自己就可以了。以此为例,体现了孟子在修身养性、协调自我生命系统上对自我主动性的强调,呼吁人们完善个人的德性修养,培养一个和谐的自我生命体,实现人们主体意识的平衡。
《孟子》举着“仁义”的大旗,宣扬内省修养模式的重要性。主张在提升自我修养的过程中,人类主体应在现实的规律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自我生命系统的和谐统一,基于生态性、人文性的视角理解和审视自我的心性存在,从而建设和谐社会,塑造人关爱、尊敬自然界万事万物的道德情怀。
三、人格美思想中人与外在生命系统的和谐
《孟子》人格美思想体系不只强调了个体生命系统的和谐,也注重人与外在生命系统的和谐统一,将“人格美”视为人的内在本质属性,去指导个体的实践活动,而人格美中蕴含的生态美学思想也在实践的过程中转化为现实的和谐。
具体而言,《孟子》人格美思想中人与外在生命系统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与他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对此,《孟子》提出: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首先指向的是人与他人的和谐,即以血缘亲情为核心的家庭成员的和谐——“亲亲”。
(一)人与他人和谐相处——“亲亲”
《孟子·尽心上》提出: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亲亲”,即亲近最亲近的人,基于“仁义”,孟子提出亲爱父母,恭敬兄长,是人的良知良能,即人“最所能的、最所知的”,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之基础,由此及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对此,孟子引用《诗经》的内容为自己的观点佐证:“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式的和谐家庭关系是人与人达到整体性和谐的根基。
《孟子》以“亲亲”为出发点观摩人与他人的关系,却不止于这种血亲关系的人际交往,而是主张以“仁”的价值品格与“义”的行为态度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与他人和谐相处,具有普遍的人文关怀的特征。可见《孟子》人格美思想中同时具有人文关怀与生态关爱,且二者相互关联、不可分割。
(二)人与社会和谐共处——“仁民”
继“亲亲”后,《孟子》提出了“仁民”,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孔子“爱人”的思想。显然,这里的“爱”并非仅停留于血亲之爱,更延及到了非血亲之爱,将视野放宽至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孟子这里主要表现为君民和谐。关于君民和谐,《孟子·滕文公上》指出:
無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孟子把君与民看作是和谐共生的统一体,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有序、和睦、清廉、统一的和谐社会。孟子认为要建立和谐社会,就必须以“仁”为核心加强道德建设。于是,孟子倡导君主将自己的“仁”施诸于百姓,施诸于他人。《孟子·离娄下》记载: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君主是一国臣民行为的表率,孟子认为君主如果施行仁政,以“义”治国,以“正”修身,团结社会各个阶层,关爱每一个百姓,不仅君臣之间可以和谐相处,百姓也会仿效这种道德情操,以“仁”待人,这样社会就能保持着君民协调、人人诚信的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就能相互亲爱,就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反之,人与人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就会冲突对抗而导致社会动荡。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爱物”
《孟子》不仅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也指出了人理当“爱物”的法则,这便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生命的共感。
《孟子》在继承孔子“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义》)的“取物以时”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食,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主张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尊敬自然,协同自然和谐发展。恪守顺时而为、适可而止的生态观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样生命才能得以存在、得以延续。
显然,《孟子》所提倡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人类应该注重主体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性。
综上所述,《孟子》人格美思想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总体可归纳为三部分:自我生态之美、人文生态之美、自然生态之美。
自我生态之美的指的是人与自我间和谐的关系,《孟子》的人格美强调了自我心性主观能动性、内在统一性的特征,肯定了“仁”对立身的价值。人文生态之美基于“仁”之上,要求主体应以“仁爱”关爱他人,促进人与社会(包括人与他人)整体性的和谐。在“仁爱”的基础上,《孟子》发展了自然生态之美,主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倡导“爱物”的生态理念,对自然万物“取之以时”“取之有节”,这样,人类主体与外在自然的生命系统才会生生不息。由此可见,这三部分以人格美思想为纽带,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范围逐渐由人与自身的关系扩大到人与整个宇宙自然的关系。
总而言之,无论是看待个体生命系统还是外在生命系统,《孟子》的人格美思想都从普遍联系的视角出发,强调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站在自然生命循环系统的角度来探析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将生命的和谐、统一、共生视为人与万物共有的属性,具有生态美学的特征。对当今社会生态问题提供了新的认知理论,也证实了对人类整体前途绿色关怀历久弥新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J].文艺研究,2002.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