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探究
2020-10-22杨丽娟
杨丽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不断地融和,为教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对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巨大。微课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相融合的新的教学模式。微课具有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有效的利用学校学生的知识漏洞和学习能力给予正确的指导。在传统教学中,分层教学难以进行,教师无法进行因材施教,难度较大,而微课的出现,可以让教师进行分层教学,难度大大降低。而选用适合的微课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则是微课教学方式对教师最大的挑战,因此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的微课,同时做好指导工作,能够最大化发挥微课的优势进行分层教学。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1-0223-01
引言
初中的物理学习,对于初次接触物理学习的初中学生来说,学习是较为困难的。而且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采用分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这方面的教学仍有欠缺,而利用微课来进行分层教学,则可以避免这种不足之处,并且微课的内容比较丰富,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宽广,此更有利于学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动进行交流,不断地丰富和改进微课课件,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制作的微课内容。
1.针对学生状况进行分层
教师在制作微课前,需要对自己班级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存在这样一种人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有的是因为不努力而成绩较差,因此教师需要为这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进行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公平和公正,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目标,让学生不再没有目标而迷茫。
例如:在学习北大师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物质世界的尺度,在这一章节中会学到直尺、游标卡尺、螺旋测位器等长度工具的测量方法,而运用不同的工具所测得的精度是不同的,就是这样的内容,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就造成了学习效果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可以在一堂课的后段时间,利用制作的微课进行课堂训练,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对学生进行分层,通过分层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分层次制订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根据学生各个层次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以此能够促进学生更大的进步。这种分层教学,就需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微课教育,利用平台题库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测试,并利用数据来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然后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这种层次的教学目标下进行良好的发展,拥有较大的进步。使学生能够较为容易的掌握这个层次的知识,能够完成相应层次的学习目标,良好的解决学习问题,并進行相应的课外拓展。
例如:在学习北大师版八年级下册第6章的《常见的光学仪器》中,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时,在这章节中会学到凸透镜和凹透镜等知识,而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因此对于学习较好的,不但需要学生了解其原理和还需要其应用,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仅需要学生了解其原理即可,如这样针对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不但要遥遥无期,而是触手可及,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3.分层次开展知识课下辅导
微课往往用于课上教学,但是在课下进行课下辅导时,微课也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微课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的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等信息化手段,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课下时间,利用微课来进行相应的复习,帮助学生来进行查漏补缺。教师在制作课下辅导微课时,也要针对学生不同层次来制作不同层次的微课。结合每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点内容的讲解和复习,并为学生复习预习第2天的内容,这样不仅仅能够让学生进行高效的复习,还能够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进行合理预习,促进学生对物理学习的高效进行。
例如:在学习北大师版八年级下册的第7章中的《运动和力》时,在这一章节中内容较多,知识点相对较多和复杂,因此在针对这一章的学习中,需要学生进行及时的复习,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教师在进行这章节教学时,每天可以利用微课平台制作一些微课视频和测试内容,让学生在课下进行高效的复习,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查漏补缺,获得更大的进步。
4.结语
总而言之,微课对分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合理的分层教学是对当今教师的重大挑战,教师需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才能够有效的制作有效的分层次的微课,并利用微课来制作合理的教学目标,将微课用于分层次的课下辅导,让学生进行高效的复习,促进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运用和掌握。
参考文献:
[1] 丁春海.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J].时代数育(教育学版),2018(8).
[2] 高传富.浅谈初初中物理探究社实验教学[J].考试周刊,2017(12).
[3] 刘诚杰.论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和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