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古镇水码头位置考证研究
2020-10-22杜衍旭赵广博
杜衍旭,赵广博
(1.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 611730;2.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汉阳古镇地处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城南23km处,因紧邻岷江,历史上曾是著名的商业重镇,是蜀中经由水路通往乐山、重庆及江南广大地区的重要通道和舟船停泊口岸[1]。但随着20世纪50年代后公路交通的兴起,航运贸易逐渐衰弱,导致汉阳古镇经济日益凋零,现场镇水码头早已被毁,且古镇内居民对古码头的所处位置尚有争议,本文通过翻阅文献、实地调研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旨在考证汉阳古镇水码头的位置。
1 汉阳古镇水码头由来
汉阳古镇水码头的兴起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从自然环境因素分析首先是紧邻岷江,为其水码头的航运贸易提供可能性,再者汉阳坝为岷江冲击平原,地形开阔、地势平坦,能够满足作为水码头的商品集散功能。从地理位置出发,汉阳坝与乐山市水路约20km,与成都黄龙溪水路约60km。根据青神县志记载:“建国前,县内进出物质主要靠水运,运输工具是人力木船……顺流日行约60公里,逆水日行约20公里。”由此可得知,若船舶早晨从乐山逆水而上发往成都,则傍晚时分到汉阳坝;若船舶早晨从成都黄龙溪顺流而下发往乐山宜宾等地,亦是傍晚时分抵达汉阳坝,鉴于川江流域险滩较多,大多船舶夜不行船,因此往返于成都与乐山之间的船只,大都需要在汉阳坝处停靠过夜;再者,汉阳坝地处三县九乡(三县是指:青神县、夹江县、井研县;九乡是指:梧凤乡、土主乡、桂花乡、罗波乡、悦来乡、瑞峰乡、天池乡、关庙乡、汉阳乡)的物资集散中心,不仅是外来生活物资的大量流入,本土商品之间的交换与外销亦是十分频繁。依上文所述,便可发现,汉阳水码头的兴起,正是因其较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 沿岷江河滩处现状
建国后,因公路的逐步发展,乐山至彭山段的岷江航运逐渐衰退,现古镇沿江河滩处早已不见古码头的踪迹,仅存一渡口,用以沟通岷江对岸的罗波乡,场口至渡口处为一条新建的水泥路。2000年后,无管控的挖沙活动逐渐兴起,而汉阳坝其河滩系岷江上游地区流入堆积所致,沙质细密,质量较好,故受挖沙船的青睐,大肆在汉阳河滩处开展无管控的挖沙活动,因此对其造成极大的生态破坏,沿江景观空间亦是受损严重,码头遗迹更是无从找寻。
3 从自然环境方面分析古码头的位置
水码头选址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有利于商业贸易活动的进行。岷江自东北方向流经汉阳镇时,拐出一个大弯,形成汉阳镇三面环水的格局。根据水力学方面的研究,弯道水流的内弯流速大于外弯流速,内湾水面低于外弯[2],而汉阳坝正处于岷江河道拐弯处的内湾处,因此在河湾处不适合设置水码头,将码头设置在无河湾处更有利于船只停靠。据对多位村民的访谈得知,岷江流经汉阳古镇段有两个险滩:①平羌山峡入口处的“辜家滩”;②现汉阳航电旧址的“雅婆滩”。险滩是造成川江流域航道行进艰难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在水码头的选址上也必须避而远之,以免影响船只靠岸与货物的上下运输。所以这就将古码头的位置限定在两个险滩位置之间。因受无管控的挖沙活动影响,现场镇河岸线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根据对当地居民的访谈得知,原河岸线较为平整圆滑,因此根据现存河岸线的肌理可以将原河岸线进行还原处理。
4 沿江场镇共性分析
本文选取三个四川地区沿江场镇作为案例分析,此三个古镇除全部沿江外,地理位置、地貌特征都有较大差别,故希望通过分析其水码头位置与场镇布局之间的关系,总结沿江场镇水码头布局的共性特征,以此推理汉阳古镇古码头的位置。
黄龙溪古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域南端,东临府河(锦江)、北靠牧马山,是成都通往乐山的水路要冲,也是成都历史上最南边的江防据点、屯兵要地。黄龙溪古镇作为府河码头场镇,是成都经府河通往岷江水运的重要中转站,自古便是“航船如林,旅客比肩,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盛状。黄龙溪古镇的整体呈现鱼骨状布局,正街平行河水呈带状展开,其余六街九巷呈鱼骨形与正街自由随宜交接。两个码头各在正街的上游和中段位置,正街中段码头为其主要码头,其位置处于府河与鹿溪河交汇处的下水口,由此可见其码头选址是基于自然水流的位置与走向而选取的,确定码头位置后,由码头为起点,街巷逐步线性展开,而后演变成现有的鱼骨状布局形式。
表1 沿江场镇码头位置共性分析
恩阳古镇位于四川省巴中市恩阳河畔,是川东北典型的传统山地场镇,古为益梁之奥区,巴蜀之重镇。恩阳古镇利用恩阳河发达的水运在沿岸形成物资集散点,再通过盐运、货运等行业的兴起,使恩阳码头成为川东北交通的重要节点[3]。场镇整体形态呈现网格式布局和走向,街道呈环状,多巷道发散生长,因受其山地地形影响,场镇平行于等高线布置;因受季节性洪水影响,场镇与水码头之间预留一段坡地。恩阳的货运码头,其选址在皂桷树街同回龙街的交汇处,此处地势相对平坦开阔,便于船舶的停靠和货物的卸载;其客码头设置在正街和油坊街交接处,通过石步梯道作为古镇的上下连接。其水码头的位置选取在地势相对平坦开阔之处,是为了满足其码头停靠和货物卸载的功能,而主要街巷的起点则沿着码头发散,亦是取其就近原则,方便场镇内的商业贸易活动的开展,于是形成便由点(码头)到线(街巷),最后成面(网络型场镇)的空间演变模式。
横江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西南部,地处川滇结合处。横江古镇作为川南到滇东南一带枢纽中心点,大量商品物资在这个地方集散转换,水路、旱路的发达使横江古镇自明清以来就一直是川南区域重要的商业贸易型场镇。场镇呈现网络状布局,主街脉络清晰,四条主街呈十字形相交联系;而支巷小街繁多,相互交错。场镇的码头位于横江与其支流的交叉口附近,具体位置在垂直于水流的顺河街的入口处。先以码头作为端点辐射,逐渐形成两条丁字形相交的主要街巷,一条顺着河流方向,另一条与码头相接且垂直于河流方向,后因航运贸易繁荣迅速吸引大量外来人员在此安家立业,由此街巷不断延伸拓展,网络状的场镇形态逐步出现。
上述案例介绍码头与古镇空间形态的联系,并且从场镇发展演变的角度,论述码头作为沿江场镇点状起源的重要地位,由此可以发现沿江场镇的一个共性特征(见表1),即场镇在兴起之初,首先是根据河流状况、河滩地段的地貌特征,进行码头的选址,围绕码头形成一些简易草市,然后随着草市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出现几条主要街道形成集市,最后通过航运贸易的繁荣兴起,街巷不断拓展延伸,具备一定规模的场镇由此出现,如图1所示。
5 结论
图1 沿江场镇码头与街巷(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由上文分析可知,受水流、险滩的影响,汉阳古镇的古码头便只能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而在这段范围中,出于商业贸易的效率性考虑,沿江贸易型场镇主要的街巷往往都是以码头作为辐射点发展而来。由此便可推理出,汉阳古镇古码头的位置必定与古镇两条垂直于岷江的主街道——盐关街、横正街联系十分紧密,故将其现状肌理向岷江做延伸,得出一段长约100m的河滩区域,将此区域结合原河岸线便推理出原码头的位置所在,如图2所示。
图2 汉阳古镇古码头位置(图片来源: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