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新老教师职业压力对比研究
2020-10-22王晓燕
王晓燕
(淮安市新星幼儿园, 江苏 淮安 223001)
1 前言
1.1 压力的概念
有研究者认为,教师工作压力就是教师职业压力。也有研究者直接使用“教师压力”一词,他们认为教师压力是教师因种种因素结合产生工作压力而导致的一种消极情感体验,如焦虑﹑紧张﹑压抑﹑失落及愤怒等,过高的压力导致教师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从而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与职业认同感。
1.2 幼儿教师压力的研究现状
刘立全研究表明,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源对工作倦怠有直接作用,且工作压力越高,工作倦怠水平越高[1]。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面对各类不同条件的学生、充满竞争性的同行以及不断调整的工作环境,这都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联合国的调查表明,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自己“有工作压力”或“压力偏大”。国内研究者也在有关教师压力的研究中发现,我国教师群体承受着程度较深的工作压力。许多研究资料也表明,工作带来的持久压力会严重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这不仅会导致教育教学质量、效率的降低,还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甚至人格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1.3 问题的提出
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园中教师分为有资历的老教师和缺乏经验的新教师。笔者依据文献[2,5],按照教龄为界限将幼儿教师分为0—5年的新教师与5年以上的老教师。查阅文献发现,反映教师压力的研究对象大部分集中于中小学教师群体,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关注较少[3],尤其缺乏对不同教龄、不同经验的教师压力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对新、老幼儿教师各自职业压力的研究,能更清晰、直观地帮助他们了解自身与对方的压力,也能更加促进两者职业理念、风格的融合与互补,从而强化幼儿园的教育发展与学前教育行业的进步。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在编制问卷前,先利用访谈法与3所淮安市公立幼儿园的部分幼儿教师交流,从中归纳出目前幼儿教师的压力类型以及职业压力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接着按照压力类型设计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编制调查问卷《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状况调查问卷》,包括幼儿和家长、工作负荷、社会地位与要求、管理和人际关系、自我期望和个人实现等方面,然后随机抽取淮安市公立幼儿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60份,回收问卷23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00份,回收率为96%,有效率为87%。内容:
第一部分:“教师基本个人信息”。包括教师性别、年龄、教龄、担任职务、学历和专业。
第二部分:“各种压力类型下,具体压力产生的压力程度”。压力类型包括:工作负荷,幼儿安全,家长态度,社会要求,社会地位,组织管理,自我发展,个人能力因素,人际关系。其中压力程度分为:1没有压力;2压力较小;3压力中等;4压力很大;5压力极大。
2.2 数据统计方法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状况
根据职业压力的程度大小,将其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没有压力、压力较小、压力中等、压力很大、压力极大。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幼儿教师职业压力情况如下表(表1)所示。
表1 幼儿教师职业压力情况调查表
表1中的数据显示,在参与调查的200位教师中,教龄为0—5年的新教师中有80人认为自己承受着职业压力,其中压力程度中等及以上的有60人;教龄为5年以上的老教师中有120人认为自己承受着职业压力,其中压力程度中等及以上的有100人。通过数据对比可以观察到,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压力处于偏上水平,其中老教师职业压力在中等及以上程度均高于新教师。
3.2 不同压力类型下新、老幼儿教师的压力分析与对比
表2 新、老教师各压力类型分析表
从表中(表2)数据可以发现,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是普遍存在的。从各压力类型来看,对于教龄为0—5年的新教师,在幼儿安全、自我发展方面的平均值均高于3.00,在这几个类型上压力相对而言比较大;其次是社会地位、组织管理、人际关系和家长态度,在个人能力因素、工作负荷以及社会要求方面压力相对较小。教龄在5年以上的老教师,在工作负荷、幼儿安全、家长态度、社会地位、自我发展、个人能力因素方面的平均值均高于3.00,尤其是社会地位方面,均值超过了4.00;在这些类型上压力比较突出,有关人际关系、社会要求和组织管理方面压力相对较小。
在对新、老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方差分析中,由结果得知。
1) 在人际关系和组织管理方面,由平均数对比可以看出,新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相对要高于老幼儿教师。在方差分析中,对于幼儿园里人际关系问题是否会产生压力(F=5.62,p<0.01);幼儿园的管理形式、考核制度等,是否会产生压力(F=5.14,p<0.01),说明新、老幼儿教师在这两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2) 在工作负荷、幼儿安全、家长态度、社会要求、社会地位、自我发展、个人能力因素方面,由平均数对比可知,老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在这些方面均超过新幼儿教师。在方差分析中,对于工作繁琐、工作量大(玩教具制作、环境布置、教案、计划、观察记录、成长档案、笔记、为节庆活动排练节目……)是否会产生压力(F=9.23,p<0.01);对每一位幼儿的安全负责,是否会产生压力(F=9.70,p<0.01);家长不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是否会产生压力(F=5.29,p<0.01);家长对教师的角色期望和要求高逐渐提高,是否会产生压力(F=7.18,p<0.01);对于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是否会产生压力(F=9.03,p<0.01);进修、晋升机会少,发展前途渺茫,是否会产生压力(F=7.58,p<0.01);有无幼儿教师编制,是否会产生压力(F=6.48,p<0.01),在这七类压力类型中,新、老幼儿教师也存在显著差异。
3) 进一步对比数据可以发现,新、老幼儿教师分别在幼儿安全、社会地位这两种压力类型中压力平均值偏高,说明有关幼儿在园中的安全问题以及教师个人社会地位方面对新、老幼儿教师产生的压力影响都很大。在社会要求这方面,新、老幼儿教师产生的压力相对于其他类型而言稍微偏小。而对于社会地位产生的压力方面,老幼儿教师的压力则远远高于新幼儿教师。
4 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淮安市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普遍存在并且压力偏高,这与文献资料中的已有研究结果[2,5]基本一致。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来源可以归纳为幼儿园组织管理、教师自身因素、幼儿安全、家长态以及社会因素。幼儿园新、老幼儿教师之间不同类型的压力对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4.1 新、老幼儿教师职业压力最大来源分别为幼儿安全和社会地位
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在园中的安全问题对于新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影响最为明显。近年来,各地幼儿园、幼儿教育机构频繁发生教师虐童事件,幼儿在园中的饮食安全问题、校车安全事故接连不断,社会公众对幼儿安全问题的关注力度也逐渐加大,幼儿在园中的安全问题也成为家长最担心、最关注的事情。在园中与幼儿安全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幼儿教师,社会的关注与要求使得幼儿教师在工作期间需要时刻对幼儿的安全问题保持高度的注意与警惕。教龄在0—5年的新幼儿教师刚入职不久,有些还是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工作经验十分欠缺,在幼儿安全方面总是处于紧张状态,害怕因为自己某一方面的疏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另一方面,幼儿在园中的安全问题离不开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也是园内工作顺利展开的保证。新幼儿教师对于人际关系的技巧运用相对来说也不如老幼儿教师处理得当。如果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不愉快或关系建立不顺利,教师的工作会因此受到阻碍。此外,如果家长不理解教师甚至对教师产生意见,教师会认为在工作中遇到了挫折,工作的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工作带来的打击与负面情绪都会使新幼儿教师倍感职业压力。
对于教龄为5年以上的老幼儿教师来说,社会地位是他们职业压力的最大来源。教师的社会地位是由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文化地位等多因素构成的。教龄在5年以上的老幼儿教师中,大部分都是比较有经验的老教师,在园中也相应担任了比较重要的工作与角色。此阶段他们的职业发展已经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从幼儿园职业压力来源及其应对策略[2]中可以得知,职称越高,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压力越大。普遍来说,教师教龄与其职称发展存在正比增长的关系,教龄在1—5年的教师一般没有职称或者为幼儿园二级教师,教龄在16—20年的教师职称一般为幼儿园一级教师。职称高低与社会地位也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此年龄阶段的老幼儿教师大都建立了清晰的自我期望,家庭压力的日趋加大使得他们对工资待遇、个人发展等经济、文化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社会地位在他们的人生规划要求中不断上升。这些都给这一阶段的老幼儿教师带来了巨大的职业压力。
4.2 工作负荷、个人能力因素等职业压力差异对比较为显著
分析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新、老幼儿教师在工作负荷、个人能力因素方面的职业压力的差异对比较为显著。教龄在5年以上的老幼儿教师在这两种压力类型上产生的职业压力偏大。和教龄在0—5年内的新幼儿教师相比,老幼儿教师处于事业、家庭兼顾的阶段,在幼儿园保教工作量大且繁琐、工作时间长、工作对象特殊的职业背景下,老幼儿教师还需将精力花费在家庭生活中,其中主要是照顾父母和教育孩子等,多方因素综合便十分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与此同时,由于学前教育的日渐成长与发展,社会、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除了日常的园内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布置外,各类评比、考核、培训等工作也需要幼儿教师积极准备参与,这无疑加重了幼儿教师的工作负荷,加大了他们的职业压力。新幼儿教师正处于刚入职的阶段,对各项工作仍保持着新鲜感与工作热情,家庭方面需要承担的生活压力也相比老幼儿教师要轻很多,在工作负荷方面产生的职业压力相对来说会稍微少一些。
新、老幼儿教师在个人能力因素方面产生的职业压力差异也较为明显。和社会地位相关联来看,可以发现老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远超新幼儿教师。新幼儿教师大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经过几年的专业指导训练,这类教师在个人能力如技能方面掌握得较为扎实熟练,在教育活动、各类教师技能评比中运用相对自如。由于年龄、教龄的限制几乎没有评比职称的竞争压力,对于教师编制的考核也存在较大的机会和可能,因此相对老幼儿教师而言,在个人能力因素方面的职业压力偏小。和其他教师相比,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不容乐观,家长们认为他们的角色仍旧停留在孩子的保姆、看护者上,工资福利待遇方面也低于其他教师。在文化地位层次上只有少部分经验丰富、职称较高的老师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用,大部分老教师对于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并不高。在他们看来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在社会地位方面很少获得满足感。对于老幼儿教师来说,个人能力方面的发展空间比较小,但对其自身职业道路发展存在重要影响。由于个人能力得到提升的可能性不大,进而影响教师个人发展,加之他们对自身社会地位的不平,职业成就感低,老教师的职业压力也变得更大。
4.3 新、老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发展趋势
本研究发现,当前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压力普遍存在且程度较高,随着教龄的增加,不同压力类型产生的职业压力不断变大,这一现象将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幼儿在园的安全问题给幼儿教师带来的压力影响最大,如若这一问题得不到政府与相关机构的重视和解决,幼儿安全将始终是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最大来源。社会地位也是新、老幼儿教师共有的较为突出的职业压力。
对于教师自身来说,新幼儿教师在自我发展、组织管理等方面承受的职业压力较大且会持续发展,老幼儿教师在工作负荷、个人能力因素等方面的职业压力会因个人期望、生活压力等而保持甚至增加。
5 解决策略
5.1 政府和社会应给予幼儿安全问题更多关注
幼儿在园的安全是社会、家长与幼儿教师共同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幼儿安全是儿童人格尊严受到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4]幼儿安全问题的不容忽视不仅是幼儿园教师工作的准则与要求,更需要政府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社会的监督与关注。幼儿安全问题是幼儿教师紧张感和心理负担的重大来源,只有帮助他们减轻在这方面的顾虑和担忧,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才能得到缓解,他们才能更投入地开展园内教育活动。在培养幼儿安全意识时,社会各界也应与幼儿园共同协作、分享资源,为幼儿提供操作、观察场所等方面的帮助。
5.2 幼儿教师社会地位有待提高
社会地位包括经济地位,幼儿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还有待调整提高。作为同样辛苦的人民教师,相比小学、中学等教师,幼儿教师的收入待遇却要低一个层次。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幼儿教师投入的心血、精力和时间耗费也更大,长时间工作付出与现实收入不成正比,导致他们的心里落差增大,职业倦怠感明显。只有政府、社会多关注幼儿教师社会地位方面的压力,缩短差距,提高待遇,他们才能安心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孩子身上。有关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等提议也不断进入公众视线,由此更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快落实有关工资待遇方面的政策,加大学前教育的投资,提高幼儿教师的收入,保障他们合理的权益。
此外,提升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还需社会和学生家长的理解。作为幼儿在园中的教育主体,家长应了解幼儿教师是孩子学习成长道路上的支持者、引导者和陪伴者,而不是孩子的看护者甚至保姆。幼儿的发展需要家长、老师、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不是某一方的责任。幼儿教师和他们的工作需要社会、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对于意见不一致
的地方或是教师的不足,家长、社会应当以尊重的态度、合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5.3 新、老幼儿教师交流互补、吸取经验
5.3.1 幼儿园定期举行交流会议
幼儿园可以给幼儿教师提供交流平台,新、老教师可以借此机会互相分享想法与心得,一方面使工作压力得到释放和缓解,另一方面可以推动下一阶段园内工作、教育活动的调整与开展。新幼儿教师可以分享新思路、新教学手段,在适应组织管理、处理家长关系等方面向老教师咨询经验和方法;老教师可以将新教育方法、媒介工具等应用于教学任务,从而帮助减轻工作负荷,有助于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对于教师的职业压力,幼儿园管理层也应该积极帮助减缓,如减少不必要的评比检查,筛选合适的外出调研工作,将考察融入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去,避免因检查而检查;此外还可以适当增加幼儿教师的娱乐放松活动,使教师紧张的工作情绪得以缓解,放松身心,更利于园内工作的开展。
5.3.2 正确认识和面对职业压力
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压力来源与类型,正确面对职业压力带来的困扰,学习积极正确的减压方法。可以针对个人爱好在休息时间内放松身心,增加幸福感;也可以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来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发展专业素质。在工作时间方面也要进行规划,建立合理的期望值[2],根据个人能力与实际情况处理工作,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目标,这样也有助于职业成就感的形成。幼儿园也可以开展有关减轻职业压力的讲座、心理咨询等,让幼儿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学会正确面对、处理职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