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分析及构建
2020-10-22黄睿,黄慧
黄 睿,黄 慧
(1.江汉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430056;2.江夏区卫生健康局,湖北 武汉43029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战略要求[1],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过往由于对教学质量理解的差异,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存在准确性和有效性问题。面对国家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如何理解和评价体育教学质量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拟对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探讨和构建。
1 理论背景
1.1 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概念厘析
教学质量是“教育机构为满足个人及社会的发展需求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这里的目标是人才培养规格的整体结构,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织,筹划,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并反馈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度量”[2]。但体育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会受到教学主客体和教学环境的影响而适时调整。当前对于体育教学质量的研究不多,且存在一定的分歧,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是把体育教学质量看作是“体育教学效果的综合体现,体育教学质量水平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上,主要由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各目标要素集合而成,指向的是教学结果,而非过程”[3]。可见,体育教学质量“表现于受教育者学与练的质量”[4],更看重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5]。基于学生体育学习效果是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认识,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教学过程[6],并直接指向是学生,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7]。
学界对体育教学质量的认识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在此,将体育教学质量界定为,学生在特定的时间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以预先设定好的教育目标或质量标准为评价标准,通过学生学习程度来反映的体育教学效果。
1.2 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由评价要素构成的系统,系统内各要素相互关联形成的一个教学结构,表现为“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8]。体育教学的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学校要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体育教学资源和条件。教师通过教学向学生传播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作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地位。新体育课程标准提倡的多元评价也要求“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和教师更好地‘教’”[9],体育教学质量评价要体现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评价内容和标准。结合体育教学质量的定义,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构建。
1.2.1 体育教学质量的维度分析
1)教师的教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涉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专业技能等因素,以及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是“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依托,指向未来时空的一种结果”[10]。教学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要促进人的发展。而体育教学就是要围绕体育课程标准,解决体育教学的知识问题和技能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目标要观照教学内容复杂性和差异性,才能符合体育教学的实际,被学生接受。因此,在评价体育教学质量时,体育教学是否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体育课程标准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成为评价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维度。
教学方法是教学中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手段或媒介。良好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钟志华院士指出,“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11]。体育教学既要保证合理的运动强度,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又要教会学生正确运动方法,而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和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是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维度。
教学环境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学首先要准备充分的器材,布置合理的场地,这既是完成体育教学的客观条件,也是维护师生健康的重要保障。平等、民主、尊重、和谐的人际氛围也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对教学环境的感知越高,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也越高[12]。良好的教学环境也让教师保持积极的教学情绪,产生更多的教学创新。因此,教学环境也是体育教学质量重要维度。
教学态度是教师对教学活动所持有的一种心理倾向,既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良好的教学态度使教师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完成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乐学爱学,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有研究显示[13],教师的消极教学态度,如严肃程度、讲课的平淡程度、高冷形象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显著的负相关。因此,教学态度也是体育教学质量的维度之一。
由于教学内容是依据教学计划和教材规定完成的讲授内容,不是教师把控的范围,在此,不把教学内容作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2)学生的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育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生的学。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是以体育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行为和学习的变化进行相应价值判断的活动。其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学校学习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对象的一种心理倾向,包括情感体验、行为倾向和认知水平3种成分”[14]。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有自我认识,形成对体育教学的感知、理解和评价,并对学习行为产生调节功能,进而对所学体育知识和技能产生情感反应,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效率。因此,良好的学习态度能约束学生体育学习行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维度。
学习能力是“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15]。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快捷、有效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并将处理后的信息作为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观察教师的教学过程,学习和理解运动知识和技能,将理解后知识和技能转化自身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学习能力愈强,学习效率愈高。学习能力也是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维度。
学习效果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是对教学目标的回应,是以教学目标和学业标准为依据,判断教学计划完成情况。学习效果是教学评价中重要因素,要加强与教学质量直接相关的学习效果评估[16]。有研究表明[17],学生学业成绩所表现的学习效果是教学质量的最直接展现,能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由上述理论分析构建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见图1。
图1 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2.2 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在体育教学质量维度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已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合专家访谈的结果,在遵循全面性和简洁性原则下,进一步探讨各维度下的影响因素,将各维度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因素尽可能包含进来,次要的、非本质的维度排除研究范围。
1)教的因素
教学目标为体育教学实践提供方向指引和目标归宿,能对教学产生引导和激励作用。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从符合学段特点,促进身心发展,明确练习要求等因素考虑;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是联系教学目标和学习效果的媒介。在选用体育教学方法时要从讲解清楚和示范准确,因材施教,激发学习热情,以及合理控制运动强调,达到练习要求等因素考虑;而教学环境维度要考虑场地器材、课堂氛围等因素;教学态度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风格,其因素涉及教学严谨规范有特色,精神饱满有耐心,以及教学反馈及时和考评公正客观等内容。
2)学的因素
学习态度是学生进行有效体育学习的前提,能端正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态度评价涉及课堂练习的积极性和互助学习的主动性等因素;学习能力是学生理解和完成体育学习任务的基础,是快速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评价可从运动能力、理解力和注意力等因素考虑;学习效果是对教师的教的有效反映,可从运动方法的掌握、运动与健康观的形成,以及运动能力提升等因素考虑。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以湖北省中学教师为调查对象,探讨体育教学质量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2.2 研究方法
2.2.1 访谈调查
对中学的校领导、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他们对体育教学质量评价认识和看法,为课题研究和问卷编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2.2 问卷调查
依据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分析,结合校领导、教师的访谈意见,设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调查问卷。再征求7位体育学专家对问卷的意见,形成调查问卷。专家认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调查时问卷条目随机排列,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采计分,选择分为“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重要”“不太重要”“不重要”5个级别,分值由高至低为“5、4、3、2、1”计分。最后,将正式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问卷对148名体育教师进行调查。
2.2.3 数理统计
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权重采用主成分法确定。运用SPSS 25.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探寻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主因子;再计算各指标权重值,形成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3 结果与讨论
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在SPSS中对调查获得的指标数据进行因子降维。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以正交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轴旋转,将因子载荷小于0.4的条目删除,并结合理论研究的结果综合考察各公因子对各维度的理论解释,对指标进行取舍。结果显示,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指标的KMO值=0.75,表明变量间的相关度差异不大,适合采用主成分法进行因子分析。并且,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p=0.000,显著性小于0.01,也表明提取的公因子可以代表原指标变量的信息,适用于因子分析。
公因子方差表示变量中能被公因子所解释的部分,是主成分提取的各因子比例,反映提取的公因子的合理性。各指标所提取公因子的共同度越高,则因子对原变量的解释程度越强。结果显示(表1、表2),萃取的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有5个,总方差解释值达到72.381%。
3.2 量表的信度分析
因子降维后进行信度检验,在SPSS中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以检验各指标的内容或特质是否相同,是否具有内部一致性。结果显示α系数为0.873,大于0.7,调查获得的数据具有较好的信度。
3.3 指标权重计算
指标权重是以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并对该指标在公因子线性组合中的系数作加权平均的归一化处理。在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将5个公因子的线性组合中的系数进行加权平均的数学模型如下:
其中,Fm为公因子,Xn为各个指标,αnm为各指标在Fm中的系数得分。
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方差%”是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以5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权重,通过“成分矩阵”中因子载荷数除以“总方差解释”中“总计”值的开平方计算权重值,其公式如下:
其中,μn1为第n个指标对应于第l个公因子的初始因子载荷,λm为第m个公因子对应的特征值。由上面公式得到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5个公因子从X1到X7的α值,其线性模型为:
F1=0.684X1+0.659X2+0.622X3+0.888X4+0.443X5+0.308X6+0.599X7
F2=0.212X1+1.599X2+0.001X3-0.019X4-0.298X5-0.429X6-0.523X7
F3=-0.372X1+0.283X2-0.231X3-0.394X4+0.023X5-0.205X6+0.923X7
F4=0.065X1+0.510X2-0.222X3-0.365X4+0.104X5+0.523X6-0.003X7
F5=0.022X1+0.187X2-0.325X3-0.095X4+0.409X5+0.187X6+0.235X7
然后,依据公式 对5个公因子线性组合中的系数做加权平均,求得综合模型。其中θm为第m个主成分对应的方差贡献率,β1、β2…βn即每个指标的权重。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综合模型如下:
表1 因子的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
表2 因子分析结果
Y=0.322X1+1.194X2+0.111X3+0.160X4+0.115X5+0.141X6+0.216X7
最后,由于所有指标的权重之和应为1,因此将综合模型中指标系数做归一化处理,得到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模型(表3):
Y=0.151X1+0.469X2+0.054X3+0.076X4+0.056X5+0.064X6+0.130X7
表3 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各指标权重
3.4 讨论
从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权重来看,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学习效果3个指标的权重占到10%以上,说明这些因素对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
教学方法是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超过46.9%。由于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教学参与度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感受性最强,并且教师教学经验也体现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相关实证研究显示[18-19],有效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健康水平和运动技能,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教学目标是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出发点,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体育教学质量有15.1%的影响。虽然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20],但因它对学生的直观感受没有教学方法强烈,因此在该评价体系中的权重要低于教学方法。学习效果是教学质量的落脚点,对其有13%的影响作用。相关实证研究也显示[21],教学评价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对体育教学质量的综合影响为75%,说明教师是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教学中综合考虑所有的教学要素,对学生的发展过程施加影响,通过加速或延缓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变化,能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变化,进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22]。教学要素的综合效应体现了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质量只能靠教师良心来维护”[23]。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由2个一级指标、7个二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二级指标涉及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态度,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因素。
经专家意见和统计分析,体育教学质量体系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能反映体育教学质量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中,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学习效果对评价体育教学质量的影响较大,教师因素对体育教学质量的综合影响具有主导作用。
4.2 建议
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了解学生的运动需求和学习内因,以目标引导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性。
发挥教学方法的创造作用。体育教学方法的选用要为教学创造探究的环境,创设互动合作的学习氛围,培养积极的学习参与行为,以提高教学效果。
发挥学习效果的激励作用。学习效果的评价要服务于体育教学,通过学习效果的反馈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运动行为,促进他们在体育教学中获益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