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烧伤创面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20-10-22方鸿
方 鸿
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 (珠海)医院整形烧伤手外科,广东珠海 519100
作为外科多发病,烧伤类型主要包括电烧伤、热力烧伤等,主要指受火焰、高温气体以及热力等作用造成的组织损害,会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不适感,部分患者形象及身体机能受损,还会加重其心理负担并干扰其正常生活[1]。中度烧伤主要指儿童Ⅲ°烧伤面积<5%或烧伤面积为5%~15%的Ⅱ°烧伤,成人Ⅲ°烧伤面积<10%或烧伤面积为11%~30%的Ⅱ°烧伤,患者无明显严重并发症或吸入性损伤,创面受感染、水肿、缺氧以及缺血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愈合不佳等现象,感染风险较高,会加重患者痛苦。负压封闭引流术有助于加快局部创面血液循环,能够促进周围软组织修复,可使创面毛细血管活性得到修复,而且操作简单,临床应用范围较广[2-3]。本研究选择2019年1~6月进行治疗的中度烧伤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66例2019年1~6月进行治疗的中度烧伤患者,纳入标准:均为中度烧伤患者;患者无意识或者精神异常且自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入组患者均具有较高的治疗配合度;所选患者临床资料均具有较高完整度。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或者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复合烧伤患者;吸入性损伤患者;对负压封闭引流材料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合并严重感染患者;合并血管性疾病或者代谢性疾病患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全身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4]。将所选66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治疗组(n=33)包括男20例,女13例,年龄18~79岁,平均(47.7±2.6)岁,共计47个创面,其中,电烧伤9例、热液烫伤11例、火焰烧伤9例、其他4例。参考组(n=33)包括男19例,女14例,年龄18~81岁,平均(48.2±2.5)岁,共计51个创面,其中,电烧伤8例、热液烫伤10例、火焰烧伤10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创面类型、受伤原因、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 为患者提供纠正低蛋白血症、水及电解质失衡以及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应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将水疱液释放出来,去除污染严重创面或者感染创面内污物及坏死组织,应用过氧化氢、氯己定、生理盐水及甲硝唑混合液对创面进行清洗,对分泌物进行病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抗生素。对创面进行彻底清理后应用含生理盐水及庆大霉素(广东三才石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44023277)的无菌医用纱布进行包扎,换药频率为1次/d,注意保暖防寒,避免影响局部血液流通[4]。
1.2.2 负压引流治疗 对患者创面进行彻底清理后将吸收海绵以及隔离垫覆盖于创面上(以超出创缘2cm左右为宜),然后覆盖自粘性3L切口薄膜,形成密闭环境,于密闭薄膜上剪一引流开口并在引流开口部位接引流管吸附盘,然后将另一端与吸附装置相连,为患者实施持续负压吸引,保持负压值为-80~ -60mm Hg(负压吸引器产自合肥德铭电子有限公司,皖械注淮20162540130)[5]。每日观察和记录创面是否存在感染出血现象、管道通畅情况以及负压装置密闭性,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处理措施[6]。
1.3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效果,疗效评价标准,治愈:创面完全愈合,未见感染或者渗出现象;改善:创面基本愈合(愈合面积不低于创面面积80%),未见水疱或者脓性渗出液;好转:创面有所愈合且愈合面积不低于创面50%且创面脓液分泌量较治疗前减少,未见水疱;无效:创面未见结痂且愈合面积不足50%,水疱及脓液未见减少,部分患者创面扩大且存在严重组织坏死现象[7]。(2)以专用玻片对瘢痕进行按压(2s),然后应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瘢痕柔软度、血管分布以及厚度和色泽,评分为0~15分,评分越低则瘢痕越轻,评分越高则瘢痕越重[8];(3)统计患者治疗期间创面感染、积血、积液及水疱等并发症情况并比较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软件包为SPSS19.0,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患者32例,治疗无效患者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97%,参考组临床治疗总有效患者27例,治疗无效患者6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1.82%,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创面瘢痕评分比较
治疗组柔软度、血管分布、厚度及色泽等创面瘢痕评分均较参考组低,两组创面瘢痕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创面瘢痕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创面瘢痕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柔软度 血管分布 厚度 色泽治疗组 33 2.34±0.45 1.19±0.35 1.43±0.55 1.14±0.51参考组 33 4.27±0.48 2.90±0.39 3.55±0.49 2.73±0.54 t 3.014 3.288 4.563 3.201 P<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治疗组出现创面感染等患者2例,总发生率达6.06%,参考组出现并发症患者7例,总发生率达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中度烧伤对患者真皮会造成损害,残余表皮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容易加大感染风险,此外,真皮内部残存汗腺、皮脂腺等分泌物也会造成感染风险进一步增加[8]。细菌感染后创面分泌物导致周围皮肤溶解,使得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减缓,继而会出现瘢痕以及皮肤功能障碍等严重不良反应。中度烧伤患者烧伤早期创面深度具有一定的演变过程,若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易造成基底纤维血液流通不畅,进而加大组织坏死风险[9-10]。
单纯采用创面清创、补液治疗等常规治疗,创面愈合速度较慢,容易造成瘢痕形成。负压封闭引流术能够在创面中形成负压环境,可快速、持续排出创面中的渗出物,能够使微生物污染获得减少,避免刺激创面,同时还能够使局部组织微循环得到改善,有助于为创面愈合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可促进细胞增殖、加快血管形成以及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11-12]。除此之外,负压引流还能够为创面愈合提供理想的环境,有助于保持创面的清洁性,适宜的湿润度能够有效缓解组织水肿,使局部渗液得到显著减少。传统换药方式容易出现皮肤撕脱等现象,负压封闭引流术则能够减轻频繁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可使创面愈合率获得显著提高[13-14]。
本研究中,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参考组,瘢痕柔软度、血管分布、厚度及色泽等评分均较参考组低,治疗组出现创面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达6.06%,参考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达21.21%,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建明等[15]研究中,应用常规治疗的患者创面感染发生率达25.8%,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患者创面感染率达6.5%,提示负压封闭引流术对于降低创面感染风险等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为中度烧伤创面患者提供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可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有利于使创缘组织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增殖得到显著增强,可增加微血管密度,加快肉芽组织生长,还有利于减少创面感染风险,对于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轻其生理痛苦及心理压力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