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心理素质教育与STEM教育融合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探索

2020-10-22王若霖范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核心大学生

王若霖,范超

(成都工业学院,四川成都 611730)

1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搭建的重要性

目前,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综合性人才[1];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系统、 全面且专业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为社会发展提供素质过关、技术可靠的全方位人才,不但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也加大了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2]。当今社会发展急需这样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也是社会赋予高等学校的责任和使命。

毕业生就业率和高校师资水平、人才培养模式、科研贡献率都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不仅关系着日后高校招生的质量和规模,也影响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国家财政对高校的资金倾斜,国家、社会和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创业指导是所有高校的“必修课程”,这些课程不仅能帮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调整心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校内外的人生发展问题;尽量减少学生在择业创业过程中走弯路,顺利就业、创业,追求人生理想,最终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社会发展服务[3]。

这些无疑都证明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搭建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体系,不仅包括高校的创新实践提升课程,优良的创新能力提升师资队伍,权威专业的服务学生能力的APP 平台和一系列配套的激励评价机制,都能为学校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教育平台服务。推动全校创新素质教育工作,积极培养高综合素质能力、高实用型创新人才。具体体系内容见图1。

2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2.1 根据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各项能力,以学校环境和学生特点制定高校个性化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体系

图1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完成学校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课程,获得资格认证。见图1,具体课程为核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建设、 心理素质能力和德育文化能力建设、 礼仪训练、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包括职业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能力、创新创业素质、情绪控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情商和自尊训练,就业和面试指导、生涯规划指导等。

2.2 以“生涯规划和核心能力建设”为主题,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体系

根据STEM 教育注重过程和实践,强调创新思维与能力的特点设计提升体系。第一层为基础核心能力,即在大学生刚进校的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开展,主要包括职业沟通、团队合作和自我管理能力训练。第二层在第一层能力的基础上拓展核心能力,课程开展时间为大学生的第三学期、第四学期,主要课程包括一系列现代信息社会发展所需能力。学生在完成了一层、 二层的能力训练后进入接下来的第三层延伸核心能力训练课程,主要包括礼仪训练、演讲与口才、营销能力、领导力和执行力的训练。延伸核心能力课程开展时间为大三整个学年。延伸核心能力训练课程直接对接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训练课程。

3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APP 平台搭建

3.1 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APP 基本功能介绍

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APP 是一款为学生提供各种能力培养课程信息和交流活动,储存学生各项能力实践活动表现,输出学生各项能力具体指标为一体的多功能平台软件。

具有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几点。

(1)能力培训信息展示:软件链接校内外所有创新素质提升能力相关课程、讲座、交流活动内容,包括报名方式、参加时间地点等。供感兴趣的学生报名参加。

(2)学生信息存档功能:该APP 可储存学生4年在校期间参与的所有课程、活动、参加比赛和获奖情况、参与社团和活动情况,链接校团委第二课堂。

(3)学生履历后台输出功能:APP 将学生在校4年的学习情况、 课外实践参与情况、 获奖和比赛经历、 指导教师及项目专家评价情况形成学生个人创新实践能力表现情况进行履历表输出。

APP 具体功能包括学生基本信息、 学生参与创新能力提升课程情况、 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相关实践活动情况、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情况、创业类比赛获奖情况、创新能力基础、核心课程完成情况以及指导教师评价。将学生档案即创新实践能力履历表输出给招生就业处。

APP 具体内容功能情况见图2。

图2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APP 平台功能

3.2 APP 平台协作部门

APP 中提供的学生信息和个人创新能力履历表可提供给学校招就处,招就处下载学生大学期间创新实践能力表现情况并将其推荐给学生就业单位。后期也可根据学生工作处和教务处特殊要求增加新的学生考核评定功能,为全校各部门更好的服务学生挖掘更多功能。

4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建设

为学生提供学校定制化创新能力提升服务,“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建设”课程资格认证创新素质基础能力,在此基础上提供核心高阶创新能力课程。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包括两个部分内容,即“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建设”课程认证和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APP 提供的学生素质能力档案和履历表。前者认证学生完成课程情况,获得课程资格证书,鉴定学生基本创新能力是否合格。后者以档案和履历方式总结罗列学生大学期间所有能力表现。建立创新能力精英训练营,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为目标。加强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符合该校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学校各项创新类大赛成果及项目落地转化。

5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特色和创新点

5.1 心理素质教育和STEM 教育融合的创新能力提升课程体系

在各大高校都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素质提升能力教育的今天,大部分院校以课程教学为主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辅以实践活动和对内外交流活动。课程内容多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程。

该文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旨在探索一条立体、多维度、多学科融合的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体系,推动全校创新素质教育工作,积极培养高综合素质能力,强创新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实用性人才。利用高校重要实验场地,学生、教师互动实践平台,创新科学技术能力和人文素质能力,整合不同学科。

多场地:高校创客工厂、大学生科技园等。

多平台:校团委、实验设备处全校实验室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技创业苗圃等。

STEM 多学科教育:数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物理能力,应用统计能力,双语能力,科学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处理分析运用能力,心理能力(高自尊,强耐挫,善合作,重沟通,高情商,高幸福感)等。

5.2 全方位、多维度的学生信息服务APP 平台设计

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APP 是一款集全面储存学生信息、匹配学生能力、输出学生多维履历为一体的智能应用软件。该软件具备的学生信息存档功能,可以储存学生4年在校期间参与的所有课程、活动、参加比赛和获奖情况、参与社团和活动情况。学生履历后台输出功能:APP 将学生在校4年的学习情况、课外实践参与情况、获奖和比赛经历、指导教师及项目专家评价情况形成学生个人创新能力履历表输出。

5.3 多学科、立体的学生激励评价体系

为学生提供定制化创新能力提升服务,“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建设”课程资格认证创新素质基础能力,在此基础上提供核心高阶创新能力课程。

三板块课程:基础核心能力训练课程、创新实践能力训练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训练课程。

(1)“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建设”课程资格证书认证学生基本创新能力。

(2)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APP 提供学生素质能力档案和履历。

精英训练营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为目标。加强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符合该校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学校大赛成果及项目落地转化。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从核心通用能力,暨心理能量、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格魅力的训练,到对复杂任务执行能力和领导能力的过渡,到对企业与商业基本知识的认知、产品服务体系职能深度解析、市场营销体系职能深度解析、人力资源、资本财务、综合行政职能深度解析,再到企业核心职能任务实战解析,培养具备职业能力、 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型大学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在20 世纪创立了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认为更好的教育是注重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在最大程度上了解每个学生的发展特点、个人专长和个人喜好,更好地为每个学生提供教育措施,用科学高效的手段和方法去引导学生,在有利的外部氛围和平台下,充分发挥潜能,充分利用平台和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专长。大学生创业更是复杂莫测,但好在可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深层次的研究与界定,梳理出一条清晰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上的每一个步骤都对创业过程的推进产生特定的重要价值。缺失了其中任何一步,或某一步做错,都无法成功到达预定的创业目标,这些关键步骤就是通向成功的完备价值链。大学生创业者只要步步为营,有效完成学校和教师为其设定的关键步骤,那创业成功的概率就可以大幅度的提升。

创业能力作为创业过程中最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每一个培养创业者的教育者都必须对其生成原理和培育方法有足够深的认知与把握。每个人都通过能力去整合资源,创造价值,获得回报,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在不断成长中强大,在这一过程中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能力,有些先天的,有些是后天培养的,如记忆力、想象力、计算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协作能力等。根据相关统计分析,人类的显性能力大约有130 余种,所有能力中有些应对简单活动,而有些能力则可以完成复杂任务,直接或者间接创造财富和高端价值。

创新实践能力应主要包含3 类分项能力,分别是学科知识能力、核心通用能力和企业专项能力。学科知识能力指一个人对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等10 余类基本学科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从中小学语文、数学、物理,到大学的绝大部分专业课程,都是学科知识能力的教育;核心通用能力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能量、语言能力、人格魅力、执行能力、领导能力等在学术界、商业界和政界等人从事的任何领域,从事任何职业都可以通用的核心素质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和成功的关键;企业专项能力是指一个人完成企业具体工作任务的能力。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元素,经济系统是由多个行业交织形成的财富创造系。企业专项能力涉及企业运行发展的众多能力,中国三千多万家企业,千奇百怪,姿态各异,但如同人体都拥有同样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和生殖系统一样,所有企业都具备几大职能部门:生产服务部门、产品研发部门、市场营销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和综合行政部门。企业专项能力是创造财富的终端工作程序,但一个人真正驱动社会发展,为人类世界创造财富、快乐和幸福的能力,不仅是终端工作程序。所以能满足和服务创业的创新实践能力应该是从初端到终端,从学科知识能力、核心通用能力到企业专项能力,有机整合的高效能力系统。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大口号号召下的今天,时代和社会都在渴求创新创业人才,而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绝佳地方,更应做到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挖掘,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踏实高效的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的优良环境和氛围。高校教师,所谓真正践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缔造者,紧跟时下社会需求,利用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法,联合多学科实践平台,充分挖掘学校内外资源,想学生所想,全身心的为学生服务,为培养创新实践人才而服务。主动实践、 量身打造都是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作为主体全身心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的全部环节[4]。不管是教学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都应该设计好适合自己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紧密搭配高校自身的专业理论课程[5],按照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全面参考实践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形成适应学科特点及其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并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培养适合社会发展并能推动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研究型人才[6]。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核心大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