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10-22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6001夏真洁郑雪芳黄艳容陈广秀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全麻苏醒骨科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6001)夏真洁 郑雪芳 黄艳容 陈广秀

骨科疾病的发病率在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受老年骨质疏松、骨质下降等因素的影响,骨折病患也不断增加[1]。在骨科相关疾病的治疗中,若需实施手术治疗,术中一般需要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借助全麻的方式避免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发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2]。然而,为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后,由于麻醉深度较大,所以患者在术后常需经历较长时间的麻醉复苏期,在复苏期间,患者常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这样不利于疗效的巩固与疾病的康复,所以在骨折全麻术后麻醉复苏期间,需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本研究中,探讨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骨科全麻麻醉复苏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以下两组:研究组5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者45岁,年龄最大者80岁,平均年龄(64.2±2.5)岁;手术类型:四肢骨折切开复位术1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47~81岁,平均年龄(65.1±2.3)岁;20例接受四肢骨折切开复位术,16例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4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一般资料上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附表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附表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n麻醉苏醒时间(h) 术后2h体温(℃) 躁动评分(分) 疼痛评分(分)研究组501.04±0.3437.12±1.652.65±0.661.54±0.37对照组501.56±0.4135.58±1.413.26±0.712.88±0.42 t-6.9035.0174.45016.928 P-0.0000.0000.0000.000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全麻操作及手术操作均由具有丰富经验的麻醉科医师与手术医师进行。对照组在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具体如下:术后将患者及时送入恢复室,控制室内温度为22℃~25℃,湿度为50%~60%;及时为患者连接呼吸机以供氧,调节呼吸机参数为:潮气量8~10ml/kg,呼吸频率12次/min,氧流量1~2L/min;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贯穿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内的护理模式,具体如下:①体温护理。将患者送到恢复室后,持续监测患者腋温,若监测体温小于36℃可对室内加温,通过体温控制以促进患者康复;②输液护理。结合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结果,对输液量、输液速度进行控制,维持患者机体正常代谢需求;③疼痛护理。在为患者拔管前或有创操作前,可为患者进行合理的镇痛,术后镇痛上可选择使用注意力转移法或合适剂量的镇痛药物。比如疼痛较轻者可借助舒缓音乐、播放喜剧电影等缓解疼痛;疼痛较严重者可使用镇痛泵实施有效的镇痛;④并发症护理。复苏期间注意预防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主要是因为术中镇痛及镇静药物的使用易引起消化道不适,针对这一不良情况,可以遵医嘱为患者使用合适剂量的止吐剂;⑤苏醒后护理。患者术后麻醉苏醒后,可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情况,让患者的担忧心理得到改善;为缓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认识,使患者认真对待疾病,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2h体温水平。同时分别使用Riker镇静及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价患者苏醒后1h的躁动及疼痛情况,评分越低表明患者情况越佳。②统计两组患者术后24h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恶心呕吐、嗜睡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在各项临床指标上,研究组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附表。

2.2 不良反应 术后研究组患者中,总计发生了2例不良反应,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而对照组总计出现9例(18.00%)的不良反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针对骨科疾病,通常是采取手术方法治疗疾病,通过手术可尽快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骨质功能。然而骨科行手术治疗时,操作往往比较复杂,同时骨质同神经的联系紧密,因此行手术操作的时候,常需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通过全身麻醉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3]。

骨折全麻的手术患者,在手术成功后,患者常常需要经历较长时间才能够苏醒,所以术后常常是将患者送入复苏室中,待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后送至普通病房中恢复[4]。在麻醉复苏期中,受患者自主意识缺失的影响,使得患者对外界刺激的调控能力较低,若复苏室环境不达标或相关干预不到位,极易引起不良反应,甚至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为此,对于行全麻术的患者,在麻醉复苏期必须做好相关的护理干预工作。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理念,该理念中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将其应用骨科术后复苏护理中,可取得显著的干预效果[5]。在具体针对行全麻术的骨科患者,麻醉苏醒期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干预模式,主要是从体温、输液、疼痛、并发症等多个方面给予患者进行科学的干预,以此促进患者尽快的恢复意识,降低术后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次研究中,探讨了在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间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在麻醉苏醒时间、体温水平、躁动及疼痛评分等临床指标情况上,研究组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该结果充分表明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干预模式有显著的效果。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在术后患者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上,研究组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该结果也表明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干预模式,可以保证疗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

综上所述,针对骨科行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麻醉苏醒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稳定患者体温,降低患者躁动、疼痛情况以及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全麻苏醒骨科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植物人也能苏醒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绿野仙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