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华县西涧峪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2020-10-22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4期
关键词:钨矿北东靶区

(陕西地矿第六地质队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611)

华县西涧峪一带黑钨矿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钨矿产地。通过对华县西涧峪一带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结合化探异常及新发现的钨矿脉,对钨矿的地质特征、控矿条件和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认为区内钨异常多集中分布在花岗岩体的内接触带,为受北东向构造裂隙控制的石英脉型钨矿床,并开展了成矿预测,对区内钨矿找矿前景做了初步探讨[1]。

1 区域地质背景

华县西涧峪钨矿床在区域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金堆城台凹部位,地层区划隶属华北区豫西分区。

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古界太华群(Arth1)、元古界铁铜沟组(Pt1ti)、长城系熊耳群(Chl)(图1)。太古界太华群为一套古老的深变质岩系,元古界地层以角度不整合形式上覆于太华群之上,岩性主要为绢云石英片岩,长城系熊耳群以杏仁状安山玢岩、斜长玢岩、玄武玢岩为主。

区域构造较为复杂,区域褶皱为金堆城-鲁山褶皱束,为一向斜构造,轴向近东西;断裂构造为青岗坪断裂(F2),北东走向,断裂带中脆性断裂岩中W元素富集较为明显,而构造片岩中成矿元素富集不明显,说明本区北东向断裂大致经历了韧-脆性变形阶段,其中脆性变形与区内钨矿的成矿关系密切,反应了本区在燕山期热液活动影响下发生了构造-热成矿事件。

区域上岩浆岩比较发育,以老牛山花岗岩体和蓝田花岗岩体为主(图1)。老牛山花岗岩体(γ53)出露于区域北部,侵入于太华群地层、铁铜沟组地层中,属燕山晚期花岗岩,研究区位于老牛山花岗岩体中西部[2]。蓝田花岗岩体(γ3)5呈东西向展布,呈复式花岗岩基产出,侵入于太华群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角闪岩中,属燕山晚期岩浆岩。

图1 华县西涧峪一带区域地质略图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1)地层。研究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群,均呈捕虏体形式产出于老牛山花岗岩基中(图2),为一套古老的变质岩系,未见顶底。岩石组合较单一,以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为主,夹有浅粒岩、变粒岩条带。

(2)构造。区内构造主要为原生水平节理及剪节理。原生水平节理密集发育,为岩浆上升过程中水平挤压条件下形成,主要发育在西涧峪两岔口-野峪沟口一带的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剪切节理在岩体中最为发育,区内发现的钨矿化石英细脉主要充填于北东向剪切节理中,多成群、成组密集分布,且具有平行分布、雁行式排列的特征。

(3)岩浆岩。研究区岩浆活动频繁,主要为老牛山复式花岗岩基箭峪超单元、清峪超单元及瓦房店单元,次有古老岩体箭峪岭片麻状闪长岩套(表1)。

表1 研究区侵入岩单元划分一览表

3 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

(1)1:2.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为了解区内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在研究区内开展了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区内圈出了多个单元素异常及综合异常(图2)。

图2 西涧峪一带水系沉积物异常分布示意图

依据各元素的异常下限,在区内圈出单元素异常95个。对各元素的平均含量、异常点数、峰值、标准离差、变化系数统计可知(表2),区内Pb、W、Bi三种元素异常点数较多,其中W元素在区内离散程度高,含量变化幅度大,活化、迁移、富集趋势强,异常规模也较大,是区内主要的成矿元素。

表2 元素异常特征统计表

(备注:Au、Ag单位为×10-9;其他为×10-6;)

对分析的10种元素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分析显示W、Ag、Pb、Bi四种元素呈较强的正相关;同时对以上10种元素进行R型聚类分析,显示在相关系数为0.5的水平下,Mo、W、Pb、Zn组成一类(图3),说明W、Mo、Pb、Zn系同一成矿阶段的产物[3,4]。

图3 元素R型聚类分析谱系图

(2)成果解释及推断。通过对上述10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图研究发现,W、Ag、Bi、Pb、Cu五种元素浓集中心相对明显,其中W、Bi异常区集中分布在野峪一带且套合相对紧密。后经异常查证,南部野峪一带的综合异常与北东向构造裂隙及其内充填的钨矿化石英细脉、蚀变围岩关系紧密,凡是钨矿化石英脉发育的地段往往也是异常比较发育的部位。

4 矿产特征

区内发现的矿种以钨为主,对圈定的水系异常进行查证,发现60多条钨矿化石英细脉,在脉体集中分布地段,划分钨细脉密集带3组。

表3 细脉密集带特征统计表

(1)钨矿化石英细脉密集带特征。区内圈定的3组细脉密集带均处于古老岩体箭峪岭片麻状闪长岩套中,周边均被燕山期老牛山岩体所侵吞(图1),位于综合异常的西部边缘地段(图2)。

各细脉密集带具平行产出、雁行式排列、近等间距分布的特点,间距50m~60m。每组细脉密集带均有1~2条走向上延伸较长、厚度较大的矿脉构成主脉,其它的矿脉在其两侧呈一定的疏密韵律展布。矿脉的形态变化受北东向节理控制,单体矿脉形态具膨大缩小特征,各细脉密集带特征(表3)。

(2)钨矿脉特征。钨矿脉以黑钨矿化石英细脉为主,矿物成份较为简单,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约98%),次有少量萤石、白云母及方解石等;金属矿物有黑钨矿、白钨矿,局部偶见少量方铅矿、黄铜矿等;黑钨矿常见的有自形,或半自形板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团块状、浸染状、条带状等构造;钨矿脉中除含钨外,尚有伴生组分铜、铅、锌、钼等,含量较低。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云英岩化、白云母化、黑云母化、萤石化、钾长石化、硅化等,其中与钨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为云英岩化。

(3)矿床成因初步分析。区内钨矿化细脉集中分布在西涧峪沟脑一带的西牛峪单元及其围岩片麻状闪长岩套中,初步认为燕山期老牛山花岗岩体箭峪超单元西牛峪单元与区内钨矿成矿关系密切,矿化以与岩体接触的古老的箭峪岭片麻状闪长岩套内最为富集,判断该岩套长期遭受构造运动及岩浆活动影响、使其内部形成矿液上升运移的通道及存储空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区钨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与岩浆活动有关、受北东向节理控制的岩浆期后高温热液石英脉型钨矿床。

5 找矿潜力分析

(1)找矿靶区划分。依据成矿地质背景是否有利、化探异常分布是否集中、异常元素组合复杂程度等,在研究区内圈定一个找矿预测靶区(图2),即野峪W,Bi,Ag、Pb,Cu、Mo、Au找矿预测靶区。

(2)重点找矿预测靶区找矿潜力分析。野峪找矿预测靶区,处于箭峪岭片麻状闪长岩套与燕山期西牛峪单元的接触带附近,箭峪岭片麻状闪长岩套普遍片麻理化,有利于矿物质的储存及运移,该岩体及其周边密集发育北东向的节理构造;该找矿靶区分布有三个综合异常,W元素异常强度均最高,内、中、外带均发育,异常面积相对较大,异常点与地表新发现的钨矿化石英细脉及北东向构造裂隙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该靶区钨矿化石英细脉呈密集带形式分布,具有等距、雁行式排列的特征。

通过和我国赣南地区“黑钨矿-石英脉五层楼分带模式”对比后认为,华县西涧峪钨矿脉尚处于五层楼分带模式的细脉带,下部有存在小脉带、大脉带及根脉带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工程验证。

总体认为,华县西涧峪一带成矿地质背景良好、钨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发育,野峪一带地表已发现了钨的细-中脉带,为3处钨的密集带,是区内找工业钨矿床的最有前景地段。

猜你喜欢

钨矿北东靶区
基于准北东地系地面静态对准算法
K型碲钨矿结构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肺部靶区占比对非小细胞肺癌计划中肺剂量体积的影响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江西钨矿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探讨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共和国“第一国企”助革命成功
对术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时用内镜下肽夹定位技术勾画其放疗靶区的效果
河北省寿王坟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罗平金鸡峰丛“种”在油菜花田间的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