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伊吾县东山铅锌矿的控矿因素及成矿演化模式分析

2020-10-22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4期
关键词:矿脉铅锌矿东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

新疆伊吾县东山附近存在较多矿脉,且地区南部与中亚地区较为重要的斑岩型矿带相临,同时地区的地层为下泥盆南湖组,内部构造与岩浆活动剧烈,岩株以脉状呈现[1]。地区具有丰富的铅锌矿产,但是对地区的控矿因素研究较少,影响地区矿产开采。而对矿区的控矿研究,需要充分掌握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其中包括:矿区构造演化、矿床成因研究等,因此需要对该地区的成矿演化进行分析,确定地区的地质情况。

对控矿因素来说,要从区域成矿学入手,同时通过对地区进行现场钻探实验,分析地区的矿产实际情况,得出可靠性强的结论,帮助地区的矿产可以顺利开采。同时对地区成矿演化模式分析可以帮助判断地区地质情况,确定地区的容矿结构,明确地区的含矿潜力。

1 新疆伊吾县东山铅锌矿控矿因素分析

1.1 地层与矿化关系

地层与矿化关系是对新疆伊吾县铅锌矿重要的控矿因素之一。地区的地层发展脉络明显,可以对地区金属元素构成进行分析,如金属含量较高,则是适宜矿物开采工作。同时地区岩石特征主要为斜长角闪片麻岩、二云母片岩。而其褶皱轴面走向为东向西,核部岩体为混合岩化斜长焦闪片麻岩[2]。而在地区的矿区中矿脉较多,构成了矿脉群,探矿标高为600m~800m,同时受断裂构造的控制,走向沿北北东走向方向产出。而地区的控矿难点因地区矿化蚀变带以及容矿结构趋于尖灭。深入探矿意义不大。而地区西北西方向矿化蚀变情况较小,且地质容矿结构良好,具有找矿潜力。同时在矿区东部,石英脉型与云英岩性矿化,地区岩浆期对地区影响较大。镜下长石不会出现熔流包裹体,同时演化过程中呈现岩浆晚期情况,也说明地区东部的找矿潜力同样较高。

1.2 地区矿脉间范围关系

地区矿脉群中,各矿脉间距离较小,因此可以选择在矿脉中间地区来进行探矿,例如:在据闪长玢岩脉100m~500m的距离范围中,进行探矿。同时在岩脉与铅锌矿脉之间的分布关系来进行探测,相关研究在该地区的铅锌矿脉中找到闪长玢岩,证明地区铅锌矿脉与闪长玢岩脉之间的关系[3]。

同时地区矿脉群上的铅锌矿脉的网脉状与细脉状构造明显,可根据地区矿脉情况来调整开采方案,而矿脉上有断裂构造的情况,而断裂构造的走向、性质等均可以对地区的矿石品位与规模情况进行分析,来确定矿物开采的方向。而断裂情况在东南方向出现变强和变宽的情况,同时矿点元素较为清楚,同时矿点的增强趋势较强,证明地区矿物向下变好,同时根据断裂构造交汇控矿观点,可以对地区矿脉的外围地区进行成矿预测,寻找找矿位置。

1.3 钻探工程研究

本文研究在地区进行了一次钻探工程,发现地区的矿体大多在层间的破碎带中,同时地区的矿物品位在矿体中间位置最高,钻探工程测试结果如下:

图1 地区铅锌矿品位走向变化特征

矿体产于闪长玢岩中,证明本文的判断,且矿体在平面上呈透镜状,同时在采坑工程上的浅近进行调查,矿体厚度在0.3m~3m之间,同时矿体脉状产于次级断裂中,同时矿体向南存在延伸,且在钻探工程的工作区中部,距离上述钻探点南部约580m处,在此进行钻探,地区矿体产在断裂和北西、北东向断裂交汇处。根据研究,对新疆伊吾县东山铅锌矿的控矿中,可以依据矿脉的断裂带进行。

2 新疆伊吾县东山铅锌矿成矿演化模式分析

2.1 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史

东山铅锌矿位于伊吾县东北部,位置地处准噶尔-哈萨克斯坦板块,地区板块在25亿年前就已经形成,演化过程经历六个阶段[4]。

该地区的初生期时间段为2800Ma~1800Ma时间段,该地区在这个时间段还处于古洋壳上的零星分布陆壳,该时期地区的陆壳不断增大,使零星分布的陆壳相互连接,地区古板块得到形成。而该地区在1800Ma~800Ma时期,处于拗陷沉积期,处于中元古代时期。

地区的陆壳逐渐加厚,板块与大陆相互连接,也使该地区进入一个稳定期,但地区在多个地幔热柱活动的影响下,使该地区的板块拗陷,并形成裂谷,导致地区存在地槽构造。800Ma~250Ma时期地区进入稳定发展期,地区板块以稳定升降运动为主,板块由海平面上在侵蚀风化的影响下,沉积至海平面之下,此时期中地区地基转变为碳酸盐岩建造,为成矿打下基础。同时在该时期进入抬升运动期,而海水也退出,导致地区在此受到风化,而海侵运动导致地区板块再一次下沉,同时不断沉积,在该时期中,地区板块经历多次抬升和下沉运动,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在250Ma~65Ma时期,该地区处于剧烈活动期,在该时期地区板块受卡拉麦里古板块碰撞,并形成造山带,地区板块在此时期受挤压严重。在65Ma~2.6Ma时期,地区处于断陷阶段,地区大陆处于下倾状态,且在不断扩张,同时板块受岩浆岩入侵,导致地区板块断陷。在2.6Ma至今,地区处于均衡稳定时期,板块处于均衡状态。

2.2 成矿阶段划分

根据相关研究对地区的井下特征进行观察,将该地区的铅锌矿的成矿阶段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岩浆阶段,在地区在受到地质活动后,受到岩浆的入侵,是地区形成花岗岩型矿体,地区开始出现少量的铅锌矿石,但矿石的品位较低,不具备开采价值。地区第二阶段为云英岩化阶段,云英岩以胶装形式围绕地区岩体,使地区形成隐爆角砾岩,而矿脉也从深处向浅处转化。第三阶段地区矿物产出阶段,地区的铅锌矿石数量不断提升,且开始在铅锌矿石周围开始出现其他种类矿石伴生。第四阶段为矿脉生成阶段,在压力作用下,铅锌矿脉形成。同时与成矿流体在低温情况下,络合物分解,保证地区的成矿品质。

2.3 地区成矿模式特点

在新疆伊吾县东山铅锌矿的成矿模式具有多种特点,首先地区矿石成矿时花岗岩受到岩浆的影响是连续的,在铅锌矿脉中受到流体的包裹,存在浆液过渡态流体。在地区受到熔流包裹的影响下,地区的液相与气相分均,在温度提高至850℃时,地区溶体开始融化,地区矿脉受到高压与热液包裹,而地区在岩浆期体与热液流体的演化具有连续性,为形成铅锌矿床打好了基础。

地区在成矿时流体不混溶作用也影响了成矿,而地区的成矿流体在成矿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早成矿阶段,地区成矿流体不混溶因此地区的流体一致属于发分过饱和状态。而根据研究地区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铅锌在流体中呈根离子形式迁移,同时地区因过饱和的挥发并形成络合物,而其中流体中的离子不断沉淀导致成矿。第二阶段为晚成矿阶段,在矿脉流体的岩相观察中,发现地区的矿石的气相填充度差别较大,证明矿石形成时的完全均一时不同。而在低温状态下地区流体不混溶,导致形成的络合物迁移分解,提高了地区的成矿质量。根据上述,地区在成矿时受流体不混溶作用较大,同时流液过饱和也是地区成矿的主要影响因素。

3 结束语

本文对新疆伊吾县东山铅锌矿的控矿因素及成矿演化模式分析,通过对地区的分析,确定地区矿物分布位置和分布特征,帮助地区矿物开采工作的进行。

但是在对地区的实际勘测研究时,因研究成本问题钻探工程钻探点较少,对地区的实际勘察仍不足,因此本文研究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矿脉铅锌矿东山
东山果事
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南京银茂铅锌矿业有限公司
江湖:非虚构写作的新“矿脉”
东山由义井
在我行走的地方没有灰尘
某银铅锌矿下向进路充填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藤县挂榜岭和东山的史事
洞庭东山:一颗镶嵌在太湖上的明珠
浅谈云南铅锌矿的基本特征及找矿前景
在生活的“矿脉”里“淘宝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