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电力企业噪声作业者听力损伤与心血管损伤相关性

2020-10-22陆曼曼王杰韩磊

今日健康 2020年6期
关键词:听阈心电图听力

陆曼曼 王杰 韩磊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1,江苏 南京,210000)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江苏 南京,210000)

随着我国工业化迅速发展,噪声已成为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之一,而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对人的听觉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随着听觉功能减退,相继可出现认知功能、言语功能、社会生活能力、个人生活能力和情感人格障碍等。其中对心血管系统损伤主要表现在高血压检出率及心电图异常率增高,但对此国内学者意见不一致[1-3]。为此,我们选择某电力企业1224 名工人,进行气导纯音听阈、心电图、血压检查,旨在分析噪声与心血管损伤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某电力企业612 名接噪工人为噪声组,主要为集控值班员、司机、检修工、汽机检点员、脱硫工、电焊工等;612名非噪声岗工人为对照组,主要为行政人员、后勤人员。按照GBZ49-2014《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对照组的作业人员噪声8h 等效接触噪声限值≥85dB(A),为噪声作业[4]。所有受检者,均有专业耳鼻咽喉医师进行检查,排除先天性耳聋、药物性耳聋、神经性耳聋、伪聋、夸大性听力损失、传染病性聋、家族性耳聋、梅尼埃病、鼓膜外伤、中耳疾病等所致的听力下降。

1.2 方法职业健康检查按照《职业健康技术规范》(GBZ188-2014)进行。

1.1.1 纯音气导听阈检测在隔音室或者相对安静工作环境,采用丹麦MadsenItera 听力计,《声学·纯音气导听阈测定·听力保护用(GB 7583-1987)》的规定进行测试。为提高检查准确性,避免暂时性听力阈移对结果的影响,工人须脱离噪声环境48 小时后测定,对需要复查者至少脱离噪声环境一周。听力结果均经过性别、年龄修正,《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49-2014)作为听力损失判定标准。符合双耳高频(3000Hz、4000Hz、6000Hz)平均听阈≥40dB 者,根据较好耳语频(500Hz、1000Hz、2000Hz)和高频4000Hz 听阈加权值进行诊断和诊断分级:轻度噪声聋(26dB-40dB)、中度噪声聋(41dB-55dB)、重度噪声聋≥56dB[5]。

1.1.2 心电图检查采用日本光电心电图仪进行检查,嘱被检查者睡平、全身肌肉放松、平稳呼吸、保持安静、切勿讲话或移动体位。除去上衣(女性包括胸衣),将皮肤擦洗干净,通常选用75%的酒精擦拭电极安放部位的皮肤,并涂上导电液体,保持皮肤与电极良好接触及导电性能,在胸口相应位置贴上电极,以12 常规导联描记心电图变化。依据黄宛编著的《临床心电图学》,并由专业心电图医师或心内科医师进行心电图报告分析。

1.1.3 血压检查采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测定,嘱被检者保持正确坐姿,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尽量在清晨空腹并且休息10min 后取测量,以右上肢肱动脉血压为准,血压测量2次,中间间隔2min,如果相差超过5mmHg,则再次测量,取三次平均值。血压判定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标准: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为高血压;收缩压120-139mmHg 和(或)舒张压80-89mmHg 为正常高值;收缩压≤120mmHg 和(或)舒张压≤80mmHg 为正常血压。

1.2.4 统计学方法将检查数据导入Excel2007,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现场卫生学调查对所有噪声作业点进行测定,8h 等效接触噪声限值均大于85dB,超国家标准,且噪声作业者佩戴耳塞等防护品不及一半。

2.2 纯音气导听阈检测在排除噪声外其它因素所致听力下降后,对所有人员进行听力检查,噪声组共检出听力下降209 人,明显高于对照组25 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组检出高频听力下降176 人、观察对象23 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10 人,对照组25 人均为高频听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3 心电图检查噪声组共计检出107 人心电图异常,异常率17.48%,主要集中在窦性心律不齐、左室高电压;对照组检查心电图异常56 人,异常率9.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血压检查噪声组检查出126 人高血压,检出率20.59%;对照组高血压人数75 人,检出率12.4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纯音气导听阈检测对照表

表2 心电图检查结果对照表(*:P<0.05)

表3 血压检查结果对照表

3 讨论

噪声已成为危害劳动者健康最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之一,最常见的是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工业噪声,主要来自于高速运转的大型机械,我们选择的电力企业有满负荷生产的发电机组,有工作噪声的显著特点,确保本次研究的可靠性。长期接触噪声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职业病防治工作推进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重点行业、重点疾病、重点环节,依法防治、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坚决防控职业病危害,增进广大劳动者的健康福祉。长期接触噪声,不仅对听觉系统有一定损伤,同时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都有一定影响[6]。

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与个体敏感性、个体防护措施、噪声强度、接噪时间、噪声频谱特点等有关。噪声引起的听力下降先出现高频(3000hZ、4000hZ、6000hZ)下降,随着接噪时间延长,再出现语频(500hZ、1000hZ、2000hZ)下降,此时出现感音神经性耳聋;且有暂时性听阈位移逐渐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当出现永久性听阈位移时中耳、听骨链、耳蜗等会出现器质性变化,通过电镜扫描耳蜗,可发现耳蜗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出现变性、肿胀、消失[7]。本次噪声组检出高频听力下降176 人、观察对象23 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10 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噪声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绝大多数学者持认同意见,本次研究也证实噪声组心电图异常率17.48%高于对照组9.15%,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律不齐和左室高电压。噪声作为一种应激源,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反应性增强,还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心肌细胞传导性、兴奋性、节律性异常,表现为各类型的心律异常。短时间接触噪声主要是对心房影响,随着接噪时间延长、强度增高,逐步对心室产生影响,达到一定剂量后,才会引起心脏损伤,存在一定剂量-效应关系。因此,对噪声作业者定期心电图检查,可以有效预防心律失常、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

噪声对血压的影响,国内外学者持有不同观点,可能与遗传、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因素干扰有密切关系,而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噪声与高血压发病有一定影响[8-9],且会促使一些正常高压值劳动者向高血压发展。本人也认为长期接触噪声在一定程度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本次研究也证实,噪声组高血压检出率20.59%高于对照组的12.41%。早期短时间接触噪声可表现为一过性的血压升高或处于正常高值;长期接触强度较高噪声可表现为持续性血压升高,使血管平滑肌对一些缩血管物质反应性和敏感性增强,血管收缩性增强反应性的导致血压升高。长时间暴露于噪声环境,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合成或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心动过速,血管过于紧张,引起血压逐步升高甚至高血压。建议,对噪声作业者可检测自主神经功能,尤其交感神经兴奋者,可列为噪声作业的职业禁忌症,对预防噪声引起的高血压有实际意义。

综上所述,噪声可引起听力下降、血压升高、心电图异常,提示,卫生监管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对噪声作业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工作场所噪声监测,同时企业应该改进生产工艺,推行远程控制、无人值守生产,淘汰高噪声设备,更新低噪声、无噪声设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定期对噪声作业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有效推行三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职业禁忌症工人及时调离工作岗位,避免对身体造成更大伤害。同时疾控部门、企业加强职业防护宣传工作,要求噪声作业者工作期间全程佩戴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有效降低职业性噪声聋、高血压、心律异常等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保护广大劳动者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听阈心电图听力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