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友好常青树:松山芭蕾舞团

2020-10-22王泰平

湘潮(上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芭蕾舞团松山白毛女

★王泰平

松山芭蕾舞团演出《白毛女》剧照

前段时间,日本松山芭蕾舞团在东京高唱中国国歌和采取活报剧式的演出声援中国抗击疫情的视频,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笔者看后深受感动,勾起了许多回忆。

松山芭蕾舞团前掌门人清水正夫是我第一次踏上日本国土就结识的老朋友,距今已50多年。1969年5月25日华灯初上时分,我作为新华社和外交部联合派驻日本的记者,偕同中国驻东京贸易联络处的赵自瑞同志,乘坐汉莎航空的班机飞抵东京羽田机场。一出关,我们便受到数十名日中友好团体的代表和友好人士的热烈欢迎,清水正夫就是其中之一。

我心里很清楚,那么多朋友到机场来欢迎我们,不是欢迎我们个人,而是把我们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那时,中日邦交尚未恢复,日本不承认中国。因为“文革”,我赴任的时候,通过民间渠道在东京建立的贸易联络处和记者站总共只剩两个人留守。我们此去,等于中国驻东京人员增加了一倍。日本朋友听说后很振奋,这是他们翘首以待的。

清水正夫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十足的绅士,文质彬彬,温良平和。我们紧紧握手,顿时感到了相互的温度,生出相见恨晚之感。

此后,清水正夫常常到我们的驻地来,通过我们与中国联系文化交流事务。他有一个特点,每次来访,都提着一个叫“风吕敷”的日式包袱,里面装着一盒给我们的点心。我们婉谢,他却全然不理会我们的意见,坚称这是日本的传统习惯。

随着相互交往的增多,我们之间的了解不断加深,清水正夫与松山树子夫妇的松山芭蕾舞团,成了我们共同的话题。

松山芭蕾舞团长期致力于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的发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开始与中国交流。该团于1955年将《白毛女》改编为芭蕾舞剧并在日本首演,是世界上第一个将中国电影《白毛女》改编为芭蕾舞剧的艺术团体。

1952年秋天,清水正夫在东京江东区的一个小会堂里看到了电影《白毛女》,深受感动,便竭力推荐松山树子也去观看。当时,清水正夫激动地说:“这部影片好极了,这将对日本的妇女解放运动产生极大的影响。”松山树子从专业的角度评称:“故事情节具有明显的序、破、急,主人公喜儿的黑头发一下子变成白发,很适合于改编为芭蕾舞。”两人多次去看电影《白毛女》,最后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将其改编为芭蕾舞,搬上日本的舞台。

周恩来总理与3个“白毛女”:左二王昆、右二松山树子、右一田华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创作,1955年2月12日,芭蕾舞剧《白毛女》终于在东京日比谷公会堂上演。扮演喜儿的松山树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难掩心中的激动。她说:“我还很清楚地记得芭蕾舞《白毛女》的首演,我亲自感受到观众的热情,我只是拼命地跳舞。谢幕的时候,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我看到前排的观众脸上都泪花闪闪,有的甚至大声地哭了起来,台上的演员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都噙着眼泪谢幕。”

1955年,松山树子应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邀请来中国访问。其间,周恩来总理会见了松山树子一行,还特地邀请我国在歌剧中扮演白毛女的王昆和在电影中扮演白毛女的田华参加这次会见。中日两国3位扮演白毛女的演员欢聚一堂,在中日艺术交流史上谱写了一段佳话。

松山女士还生动地描述了她和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会见的情景:1955年中国国庆节,我收到了中国总理周恩来发来的参加国庆节宴会的邀请。当宴会进入高潮时,周恩来总理突然对外国记者团说:“现在宣布一件重要事情。”大家都以为有什么大事,气氛有点紧张。只见周恩来总理领着两位漂亮的中国妇女走到我面前,突然停下来,指着我说:“朋友们,这里有3位‘白毛女’,这两位是演歌剧《白毛女》的王昆女士和电影《白毛女》的田华女士。这两个‘白毛女’加上演芭蕾舞的‘白毛女’,就是3个‘白毛女’。”

1958年,在两国未恢复邦交的形势下,松山芭蕾舞团来中国演出,曾遭到一些人反对。面对这些,他们毫不动摇,坚信日中这两个邻国绝不会永远被隔绝,毅然冲破阻力,带着在中国帮助下修改过的《白毛女》,踏上中国的大地。芭蕾舞剧《白毛女》使中国观众第一次从芭蕾舞剧中看到了白毛女的形象。该剧先后在北京、重庆、武汉、上海等地演出,引起了轰动。主演松山树子因此被称为芭蕾白毛女的“祖师奶奶”。

1964年9月22日到12月12日,松山芭蕾舞团一行50人进行第二次访华演出,共演出38场。

他们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时,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并接见全体演员。

清水正夫告诉我,他曾4次见到过毛主席。第一次是1964年秋天,松山芭蕾舞团应邀访华演出期间。10月1日中国国庆节那天,他有幸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了国庆游行。在天安门城楼上,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11月3日,松山芭蕾舞团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小礼堂为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演出了芭蕾舞剧《祇园祭》。演出休息时,毛泽东会见了清水正夫和主要演员松山树子。清水正夫坐在毛泽东的身边,毛泽东亲切地向他敬烟,从不吸烟的清水正夫接过毛泽东递来的“熊猫牌”香烟,感到非常荣幸。毛泽东说,你们演出的芭蕾舞剧内容很古老,但与日本目前的状况很相似。文艺要尊重传统,但贵在创新。清水正夫对毛泽东说,我们经常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用以指导我们的艺术。毛泽东听后笑了。

松山树子回忆道:“在和毛主席交谈过程中,他多次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是老前辈了’!毛主席称我们为老前辈,我们很难为情。我想,这是因为中国从这一年开始,全面开展了京剧现代化和古典艺术的改革,而我们则已经把《白毛女》改编成了芭蕾舞,所以才称我们为老前辈,以此来鼓励我们吧!”

1971年10月,清水正夫率团第三次访华。当时,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抽出时间,约同柬埔寨贵宾及在北京访问的几位日本朋友一起观看了《白毛女》演出,并接见全体演员。清水正夫夫妇相当感动。此行,他们还到上海访问,与上海舞蹈学校《白毛女》剧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松山芭蕾舞团除了积极访问中国,还尽心尽力为中国访日文化团体做好服务。

1972年7月10日,中日友协副秘书长孙平化率领的由210名团员组成的上海芭蕾舞团踏上日本国土。派此团访日是那年中日民间交流的重头戏,年初就定下来了。有趣的是,此团7月4日从北京出发,经由广州、香港时,日本政局发生了戏剧性变化,佐藤荣作下台,田中角荣当上了首相。田中角荣上台伊始,就公开表示了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的意愿。毛泽东、周恩来立即做出积极回应,指示孙平化团长和中日备忘录贸易办事处驻东京联络处首席代表肖向前,要在上海芭蕾舞团在日期间完成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即设法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和外相大平正芳直接接触,转达周恩来总理“欢迎田中首相访华,商谈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的邀请。

这样,上海芭蕾舞团这次访问就成为日本媒体关注的焦点,日本电视、报纸连日追逐报道,上海芭蕾舞团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成了“芭蕾外交”的大新闻。上海芭蕾舞团的《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就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上演的。从7月14日开始首场演出,场场爆满,引起强烈反响,获得巨大成功。剧团原本预定在日本逗留33天,后应主办单位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和朝日新闻社的要求延长了3天,访问了东京、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户5个城市。“中国芭蕾旋风”席卷了日本各大城市。

上海芭蕾舞团在日期间,松山芭蕾舞团全员总动员,为其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并向上海芭蕾舞团开放全部练功场地。从东京到神户,清水正夫全程陪同。他一反常态,在脸上留起了胡子,动情地说:“不亲眼见到日中邦交正常化,就不把胡子刮掉。”在上海芭蕾舞团下榻的东京新大谷饭店和演出地,日本右翼团体的宣传车开来开去,高音喇叭里哇哇乱叫。日本朋友和华侨组织了强有力的队伍,日夜防守,保护上海芭蕾舞团演出的正常进行。为防右翼分子扔燃烧弹,清水正夫的儿子清水哲太郎等芭蕾舞演员都穿着《白毛女》中的演出服,化好妆,戴着手套,提着浸过水的毛毯,随时准备应付意外。松山芭蕾舞团不少团员在演出现场待命,随时准备做替补参加演出。后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宴请清水正夫时,专此向他道谢,并对所有在座者说,不要忘记松山树子是芭蕾舞改革创新的创始者。

在我的印象中,清水正夫不仅是艺术家,还是卓越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他生前曾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日中友好协会全国总部副会长、日中文化交流协会顾问、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日中友好会馆理事、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副会长。他几十年如一日,热衷于同中国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来访中国逾百次,率团访华演出15次,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留下了精彩的篇章。200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他“文化交流贡献奖”。

松山芭蕾舞团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时,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并接见全体演员

左为森下洋子,中间为清水哲太郎,右为王泰平

松山芭蕾舞团作为中国人民全天候的朋友,受到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届领导人的接见。

如今,松山芭蕾舞团创始人清水正夫和松山树子虽已作古,但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清水正夫的儿子、著名芭蕾舞演员清水哲太郎承继了父母的事业,成为松山芭蕾舞团的总代表。他16岁时赴中国学习音乐指挥,也就是从那时起,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关于与中国之间的艺术交流,清水哲太郎说:“中国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对我们来说,是家人一样的存在。但日本人在明治维新时期倾心于西方文化,有过一段歧视中国人的历史。这段历史由我们来背负,我们想传达的信息是,希望通过艺术向中国的各位明确呈现日本人的原罪,从而得到中国人的信任。另外,我们还希望与中国的艺术界携手并进,共同创造伟大的成就。作为出发点,我们进行了《白毛女》的演出。《白毛女》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艺术作品。我们希望以此为核心,与中国人携手共创未来。”

清水正夫的儿媳、清水哲太郎的夫人森下洋子担任了松山芭蕾舞团的团长。她3岁开始学习芭蕾,15岁就演完《天鹅湖》全幕,1971年加入松山芭蕾舞团并师从著名芭蕾舞蹈家松山树子,1974年和清水哲太郎合作参加瓦尔纳国际芭蕾舞大赛获得金奖,1997年成为日本最年轻的女性“文化功劳者”,是集“劳伦斯· 奥列弗奖”和世界芭蕾比赛评委等无数荣誉于一身的世界级芭蕾舞艺术家。森下洋子已经在舞台上演出了半个多世纪,是一位视芭蕾舞为生命的伟大女性。她看似娇小,但一踏上舞台就能迸发出强大气场;她看似柔软,但每一次旋转都极有力,跳跃都极精准。如今,这位“芭蕾女神”已年过七旬,依然能跳最动人的《白毛女》。

清水哲太郎与他的妻子森下洋子接掌松山芭蕾舞团之后,继承父母的精神,一丝不苟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广撒友谊的种子,使该团成为日中友好的播种机,一棵伟岸的日中友好常青树。

2018年9月,清水哲太郎和森下洋子夫妇应邀出席在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大会,我与他们相隔数年后又重逢了,同桌共饮,畅叙旧谊,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此时此刻,当我想到松山芭蕾舞团前段时间为中国人民送来的慰问和祝福,我要向他们深深地鞠一躬,道一声“谢谢”。同时,我也衷心祝愿松山芭蕾舞团和团里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事业发达,不断创造新辉煌!

猜你喜欢

芭蕾舞团松山白毛女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演出
“白毛女”姐姐
私自赴日旅游,韩芭蕾舞演员被炒
“街舞”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中的学习负迁移现象研究
在延安,初见《白毛女》
澳大利亚 芭蕾
河北博物院上演“白毛女”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