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扣?探?思:大班户外自主游戏观察策略新探索

2020-10-21赵丽芬

求知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户外自主游戏幼儿策略

赵丽芬

摘 要:为提升大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能力,文章作者通过剖析教师游戏观察策略、观察幼儿游戏行为,从“拟订方案——‘扣观察之门,策略指导——‘探观察之径,实施评价——‘思观察之效”三方面展开,旨在提高大班幼儿的户外自主游戏能力。研究表明,“扣·探·思”策略能较好地提高大班幼儿的户外自主游戏能力,对大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对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户外自主游戏;“扣·探·思”策略;幼儿

一、立场:研究的现实背景

1.现状分析:大班户外自主游戏现状之我见

案例重现: 教师带领大班幼儿进行户外自主游戏,从游戏中观察大班幼儿之间相互合作能力的情况。游戏开始了:小A召集小B和小C一起用纸筒搭建一个立交桥,两个小伙伴都点头表示同意,便分头玩了起来。游戏开始七分钟后,教师再次关注她们,发现她们各自搭建了小桥,但是没有交流,还在很开心地继续搭建小桥,而教師和保育员看到没有安全隐患则在一旁聊起了天。

由上述案例,我们从教师视角出发,可以看出现阶段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观察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游戏前,教师观察目的不明确。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且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但案例中,当小A与小伙伴们一起玩搭建游戏,同伴合作无法正常开始时,教师对幼儿游戏存在的问题“近视”“弱视”乃至“视而不见”。第二,游戏中,教师观察方法不科学。“懂得观察、解读儿童”是幼儿教师专业性的体现。根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对象,并选择适宜的观察方法。案例中教师结合观察目的,并未考虑科学地设置观察方法,缺乏对游戏进行系统性的评价与指导。第三,游戏后,教师观察行为无跟进。幼儿的主题游戏具有生发与持续性,但游戏过程中,教师缺乏对游戏进行后续追踪记录,无法为下次自主游戏提供观察依据,导致下次观察的游戏经验、材料经验等数据为“0”,使游戏观察行为缺乏连续性。

2.本研究的创新之举:针对大班户外自主游戏观察策略之探索

本研究尝试把大班幼儿户外游戏观察策略作为研究内容,尝试运用“扣·探·思”策略即:拟订方案“扣”观察之门、策略指导“探”观察之径、实施评价“思”观察之效这三个策略,探寻如何促进大班户外自主游戏观察的实效性。

二、探寻:研究的具体路径

在实践大班户外自主游戏观察策略的操作中,我们总结出研究的技术路径,如图1。

1.拟订方案 “扣”观察之门

(1)深入游戏访谈。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辰之光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为例。在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会从自身情况出发,对于访谈内容从游戏价值体现、选择偏好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访谈后可看出:教师在组织大班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出现各种行为偏差,结合大班户外自主游戏的实际情况,进行策略调整。

(2)剖析游戏行为。探寻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幼儿出现与其发展水平不相符的特殊行为时,教师可通过观察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在自主游戏中的语言发展方面,教师通过解读幼儿的行为、语言和对材料的使用情况,比较准确地判断幼儿的动作、语言、认知、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个体差异。

(3)把握游戏水平。明确把握幼儿游戏水平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在户外自主游戏前,观察和了解幼儿行为发展不同领域的大致线索,明确大班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观察目标,从而使后续的观察有明确的指向性。

2.指导策略“探”观察之径

根据访谈关键问题的提炼,二维策略的设计是本次研究的重点,通过“三路径”进行策略指导,具体如图2。

(1)策略一:观察时间动态化。在观察游戏时,教师需要关注游戏环境是否能为幼儿游戏提供支持。从访谈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对于观察时间的把控不足,导致在游戏过程中处于“固定时间观察”模式,需要班级主班和配班教师之间进行观察合理化动态观察,最大化利用观察时间。

(2)策略二:记录方法巧取化。记录方法是教师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对大班幼儿游戏的“实施工具”,教师只有全面记录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信息,才能对游戏活动进行有效评价。我们通过表格设计、轶事记录、媒介利用的三个巧取化,来进行全面有效的观察记录。

①表格设计的巧取化。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撰写观察记录的关键是能否抓住“典型意义”的人或事,并认真、细致地观察,再客观、详尽地描写出来。在进行观察记录表格的书写时,将观察所需信息制成清单、表格或固定格式,保证所有重要和必要的信息都包括在内,既方便使用又节省时间。可运用多种记录方法进行记录,比如结构式观察记录、个案式观察记录、取样式观察记录等。②轶事记录的巧取化。轶事记录强调将自主游戏时间的故事性描述,包括日期、时间、情景、基本活动信息、记录主角行为及行为解析等内容。③媒介利用的巧取化。户外自主游戏观察记录过程中,运用视频和录音当作记录的辅助工作,是最真实、最形象的一种记录。教师在观察自主游戏过程中,可运用视频媒介,巧妙地将幼儿的游戏过程录制下来,进行游戏资料保存并反复观看,作为游戏学习的媒介工具。

(3)策略三:评价反思系统化。反思是教师对自主游戏观察工作的思考,在自主游戏后幼儿教师的反思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①反思幼儿行为。游戏中,面对幼儿的种种表现,教师更应该整理每次游戏观察记录的内容并小结游戏中幼儿的行为以及下一次游戏的可能,思考自己的观察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次如何调整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真正让观察游戏成为一个连续性、可追溯的循环发展过程,让教师的思考富有深度。②反思介入时机。教师作为游戏观察的主体,何时介入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会增强幼儿游戏的兴趣、何时介入游戏会消解幼儿游戏并干扰幼儿游戏的进展,这完全取决于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与思考,需教师在不断思考的基础上对游戏介入时机的判断和把握。③反思游戏环境。在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对游戏材料的数量、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层次需要、游戏材料是否安全卫生、户外游戏辅助材料的运用效果等进行合理化的思考。

因此,评价反思过程中,教师更应注意反思的系统化,强调教师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时不仅管住手、闭上嘴,而应该思考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作用应该如何发挥。

3.实施评价 “思”观察之效

在大班户外自主游戏观察过程中,评价是绝不能忽视的,评价是针对户外自主游戏观察进行的价值判断,能更客观地提供户外自主游戏观察中的信息反馈,具有反馈、调整、机动的功能。

(1)评价幼儿——激励式评价。对幼儿观察结果的评价,把游戏过程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幼儿在游戏环境、游戏过程中“真游戏”的投入,同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2)评价教师——研讨式评价。对于观察记录的结果,一定要让结果成为有用的,应该让教师有目的地观察记录,安排围绕观察记录开展的教研活动,依次评价大班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的需要、兴趣、发展特点和水平,让教师观察更富有专业性、实效性。

三、成效:研究的成果

1. 幼儿方面——游戏能力获得提高。

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大班幼儿自主游戏的发展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以数据抽样的方式调查,我们可以看出:①幼儿的游戏发展指标得到了明显提高。幼儿在每次选择游戏时,总是积极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伙伴、游戏情境、游戏材料等,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来玩游戏。②幼儿的游戏技能得到了提升。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能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自主意识得到发展。③幼儿的游戏再造能力得到了发展。游戏时,幼儿把游戏中的过程体验、存在的问题、有创意的想法及做法等在同伴讨论中大胆表达,与幼儿已有的经验发生碰撞,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分享经验,实现了游戏合作。

2. 教师方面——观察能力获得提高。

(1)教师游戏观察目的性大大增强。经过阶段性的实践研究,教师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观察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了,经过园内教研、游戏现场观摩、游戏案例剖析等方式,我园教师对户外自主游戏中游戏主题、游戏角色、材料的选择与运用的观察,更具有指向性。

(2)教师游戏观察成果大大积累。近年来,教师户外自主游戏的观察重点更趋于适宜性、多样化,形成了一套户外自主游戏观察成果集,分别从“户外自主游戏经典案例”“户外自主游戏小故事”“户外自主游戏100个”来“晒”出探索研究中教师获得的一些小成果与反思。针对每次户外自主游戏的特点,教师选取最佳观察记录方式,做到有效观察。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改变教育观,树立良好的游戏观和课程观,真正把“自主”带入幼儿园课程,让幼儿的游戏得到保障。这是一个漫长而富有挑战的过程,我们将一直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1]潘佳淼.观察在幼儿户外游戏中的作用——以大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为例[J].新课程,2017(3).

[2]黄俊晓.等待·观察·引导·评价——以“野戰区”为例探究大班自主游戏导引策略[EB/J].科教导刊,2017(24).

作者简介:赵丽芬(1987—),女,浙江杭州人,一级教师,本科,保教主任,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猜你喜欢

户外自主游戏幼儿策略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探析
户外自主游戏中针对幼儿冒险行为的策略
关于户外自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动”之有方,“行”之有效
Passage Four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