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2020-10-21丁腾飞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初中体育

丁腾飞

摘 要: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体质,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同时,鉴于升学考试因素的影响,人们更加关注文化课的学习,对于体育课的重视程度相对偏低。本文基于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策略初中体育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策略;初中体育

引言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习,通过合作互动来进行深入地体育学习,掌握体育运动技巧,在体育学习目标的引导下提高体育综合素质,实现高效的合作学习。

1目前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许多初中学校的领导者和教师都片面的追求学生文化成绩的提升,忽视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体育教学一直处于教学活动的边缘地带。一方面,学校领导和教师缺乏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导致体育教学在课程安排上和师资力量上明显不足。比如,有些学校一周只安排两节体育课,甚至在许多农村地区已经将体育课取消了,只为学生安排必要的文化课,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也忽视了体育学习的重要性,他们错误的认为体育学习对于今后的发展毫无意义,因此逐渐丧失了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单一性也是影响学生主动参与的主要原因。在实际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都片面的追求教学进度,只对教育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和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很容易造成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与此同时,教师在授课方式的选择上也较为单一和传统,只是采用灌输式的理论指导和示范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到枯燥和乏味,最终便丧失了学习体育的兴趣。

2兴趣入手,分组教学

虽然在中考中,体育成绩占有比重增加,但是学生训练和家长的重视,只放在突击阶段或者考查的体育指标上,忽视了体育其他活动。为了培养学生体育精神,首先应让学生拥有体育活动兴趣。在初中教学中,教师一发布解散的命令,很多学生就会站在一边聊天,或者闲逛。一些身体机能较弱的学生,本身对体育活动没有兴趣,教师为了培养全校学生的体育兴趣,可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教学方案,从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自由选择体活课。将一学期的体育课程设计安排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每个学生必须参加的课程,选修课开设健美操、篮球、足球、排球、初级剑、太极、空竹等体育活动,分别安排不同教师进行教学,使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体育活动,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实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3提高课堂教学的纪律性与教学气氛的活跃程度

而体育中考改革,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在教学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先听懂方法,然后再体验教师所教的动作,防止对他人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对于教师所安排的运动量,要求学生必须要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对于喜欢偷懒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密切关注,发现情况应进行必要的教育。在注重纪律性的同时,教师还应着手提升课堂教学的活跃度,确保教学活动有序推进。比如,教师在对技术动作进行讲解时,要求学生必须要专心听讲,同时要保持教学环境的安静。为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运动损伤,如衣服与鞋子不合身等可能对学生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讲解给学生,要求其在参与锻炼之前,对其服装等进行认真检查,以强化学生安全意识。而构建严格的课堂纪律后,课堂教学氛围通常会较为沉闷。因此,教师还需应用一些互动的方法等,促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4丰富运动会形式

传统运动会以竞技为主,运动员人数少,对运动员体育技能和素质要求高,并不能实现全校运动的目标。丰富运动会形式,增加趣味运动会,降低运动难度和技能要求,利用有趣和团体项目,实现全校师生运动的目标,培养学生竞争团结意识。在趣味运动会中,可以增加一些团体合作项目,如,多人多组接力比赛,以班级为单位,五人一组,一共六个来回,这样既可以吸引班级大多数成员参加,也可以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增加班级凝聚力,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除了体育教师的指导外,班主任也会参与训练,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班级管理。

5开展合作学习,发展体育素质

(1)科学分组,提高合作有效性。在合作学习中,科学合理的分组可以提高合作的有效性,让学生高效完成合作内容。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由体育能力好、中、差3个层次的学生组成。通过科学分组,学生在小组内能进行有效合作,在小组组长的指导下進行积极锻炼,掌握正确的体育技术动作,使小组中每个成员的体育水平都获得提高,实现合作的有效性。(2)制定合作学习目标,提高合作效率。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也是如此。在合作目标的引领下,学生的合作积极性得到提高,他们为了高效完成目标会主动进行讨论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推动合作学习的深入进行。例如,在教学“投掷实心球”时,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先进行投掷动作示范,然后给小组布置学习任务:学习投掷实心球的动作并进行练习。在目标引导下,小组成员进行了积极合作,他们通过小组讨论掌握了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顺序用力和出手角度,通过练习提高了他们的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实现了高效的合作学习。

结束语

初中体育作为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进一步为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在实际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并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进.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展开足球兴趣的培养[J].内江科技,2019,40(05):140-141.

[2]陈继平.初中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与其体质的关系[J].内江科技,2019,40(05):142-143.

[3]屈灵燕.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9):148+150.

猜你喜欢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初中体育
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的改革实践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武术教学的相关思考
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