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2020-10-21梁标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计算思维小学教育教学策略

梁标

摘  要:在新的教学观念与模式的引导下,新时期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任务与目标不再是仅仅让学生们学习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而是让学生们在操作中养成计算思维。本文将基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计算思维的策略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信息技术;计算思维;教学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科的基本理念与学生们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满足学生们的需求,才能真正促进这门课程顺利进展下去。本篇文章就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探讨怎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计算思维。

1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在原来的小学教育中,人们往往忽略了信息技术这一门学科的重要性,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通常都比较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一些主要的科目,很少花精力去认真学习信息技术。通常的小学计算机课本都是主要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由于现在科技技术的不断提升,小学生们也普遍熟练了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应用,所以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内容很难产生学习兴趣,这就导致了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阶段更难开展下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推动之下,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教学要求更进一步提高,老师需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给学生们讲解计算机操作的知识以及方法,让小学生们了解信息技术所带给人们便利,并掌握这门学科的计算思维,提升自身的计算能力。

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计算思维的策略

2.1 巧设情境,在启发中展开教学

计算思维的培养是无法通过简单的知识传授就能够产生的,这就需要老师营造出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氛围,然后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去。在作者的观点里,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必须要掌握能够科学合理创设引导并启发小学生们学习情景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们计算思维的必要环节。比如在讲解“电子邮件的收发”这一节课时,老师可以首先创立一个实际情景:假如你是一个非常有钱的人,打算去找一个实力雄厚的商人订货,必不可少的就是要进行不断的沟通与联系,但是在商务合作中使用阿里巴巴、微信等一些社交软件交流过于随便,那么就需要熟练掌握使用电子邮件交流的方法。然后再提问學生们在进行商务交流时一般会提到哪些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们进行自我思考,学生们就会想到发货时间、发货地点、商品价格等。由此可见,情景教学能够更大限度地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潜力与表达能力。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们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们表演洽谈时的场景,然后老师再进行整个流程的总结。

2.2 知识融合,在已知中推导未知

教师教育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汇总,才能促进学生良好计算思维的形成,让学生能够从容地应对学习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以及问题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解决办法。教师应当告诉学生,遇到从未见过的情况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解决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面临学习中未知情况的能力。学生合理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并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讲解如何利用计算机输入文字时,可以让学生先独自进行练习来完成课前布置的小任务。学生独立进行文字输入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对计算机文字输入技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实际开展计算机文字输入教学工作时,教师应当一步步引导学生明白计算机文字输入与手机文字输入之间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积极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解答学生们的困惑。所学的知识具有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主动投入到计算机的学习中去,以此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教师应当为学生安排详细观察计算机键盘的课堂活动,以便学生发现键盘之间的不同。学生观察到键盘上有两个键是带有小横条的,教师可以模拟实际的情景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键的重要作用和使用规则。学生一定要清楚地了解每一个键在计算机文字输入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每个键的具体使用规则,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学习计算机文字输入的效率,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安排,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和发展的能力。

2.3 激趣促学,在实践中提升素养

教师应当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感受,进而制定出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增强课堂趣味性的教学计划,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全身心地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可以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并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小组成员选出一个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的主题来进行详细的讨论和总结,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和沟通交流能力的发展。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不断地探索解答,有利于学生自己优缺点的发现以及自身专业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进度,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以便学生知识水平的全面发展。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3 结束语

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计算思维的形成,以此来培养符合新课改需求的优秀信息技术人才。信息技术教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良好思维模式的培养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学会自己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升华,以便更好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学生掌握这些对学习有着重要作用的技能,可以促进学生自身专业知识和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海琦.微课如何促进小学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J].现代信息科技,2018(2):59-60.

[2] 陈兰昕.构建“让学引思”的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8(25):99-100.

[3] 韩杰.思维力:计算思维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培养核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78-79.

猜你喜欢

计算思维小学教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