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教学探究
2020-10-21李娇娇
李娇娇
摘 要: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而角色游戏中情境的再现、组合、创造,既有赖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想象与表现能力,也有赖于教师对游戏的观察和指导。为了帮助教师对小班角色游戏有更清晰的认识,了解游戏中材料与环境的利用情况,本文主要探讨小班自主角色游戏有效开展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策略
小班角色游戏中要注重为孩子营造温馨、舒适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形象、逼真的游戏材料,更多地加入游戏的情节情境,从而引发孩子游戏的兴趣,提高角色扮演的意识。我们要真正把游戏权交给孩子们,让孩子自主开发游戏材料与情境,创设游戏主题和内容。所以,本文将围绕上述几个观点展开详细的阐述。
一、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环境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或者自主游戏的环境创设,一直成为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部分,创造“适宜、良好”的游戏环境,使师幼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游戏与环境创设的联系,在于引导、迁移和生成。班级角色游戏与环境的创设,一要创设富于变化的动态型环境,二要创设富于变化的动态型环境,三要积极建构师幼互动式的亲和型环境。总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想方设法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有效利用班级的空间利用、时间利用和资源,进行有效指导,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作用下充分发挥自主性,快乐地茁壮成长。
例如: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孩子天性爱游戏,而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他所熟悉和喜爱的角色。本学期我园小段开展了娃娃家、理发店、宠物店、烧烤店、幼儿园、公交车等六大主题的角色游戏活动,孩子们也乐意经常扮演较自己年龄大的哥哥、姐姐、爸爸、妈妈等角色,小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分配角色一起扮演“过家家”游戏。
二、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
角色游戏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善于为幼儿提供更加安全、逼真、多样的材料。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游戏材料的投放不求种类多,但求量多。游戏材料不仅药丰富,还要可选择性强,指定玩具放置规定地方,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自由地拿取,以达到丰富游戏情节的作用。教师发挥自身参与者的作用,引导幼儿与材料产生有效互动,同时能够以童趣的语言和幼儿趣味互动。此外,游戏过后,教师要引导小班幼儿自主整理玩具,对玩具的颜色或形状做好儿童可以理解的标签形式,比如拍照拼图等形式,指导小班幼儿能够清晰准确地将大部分玩具摆放整齐。
例如:小班幼儿在教师的组织下积极愉快地投入到自主游戏中去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区域。在“维尼小医院”主题游戏里,教师准备了白色的医生大褂和粉色的护士套装,以及各种必备医疗器械玩具。有的穿上白大褂,戴上白帽子,拿出各种医疗器械,有模有样地扮演起了医生,诊治了很多病人。在“米奇餐厅”主题游戏里,教师准备了餐具和厨师、服务员和收銀员的部分服装,另外还准备了像计算机的辅助工具和花朵等营造气氛的物品。有的孩子穿上围裙,戴上帽子,在本店做起了服务员,拿起来计算机,像模像样地扮演起了小店的收银员。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由地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三、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趣味的游戏情境
角色游戏正是主张把游戏还给作为主体的幼儿,让幼儿扮演角色,进入情境去玩。同时情境属于环境创设中一种有效教学手段,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积极为幼儿创设互动情境,创设操作情境,创设体验情境。教师前期应当善于捕捉幼儿兴趣,生成游戏情境,在课堂中能够准确把握进度,转变幼儿角色并转换游戏。在角色游戏后期阶段,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开展游戏交流分享,推动游戏情境。此外,教师在角色游戏情境创设也需格外注意,首先应当让幼儿乐在其中,提高其情境适应能力。教师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推陈出新,增加游戏教师的创新能力。
例如:小班教师结合孩子们的想法,创设了丰富的游戏情境,有米奇餐厅、唐老鸭美食店、美美理发店、布鲁托饮吧、米妮手机店、轩轩快递员、维尼小医院、维尼娃娃家等,游戏中孩子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扮演的角色中。作为游戏的观察者、支持者,教师应该放手、支持、享受,为孩子们提供自主开放的游戏平台。教师被孩子的游戏热情所感染,从活动开始时的旁观者自然地变成了参与者,成为医院的病人,成为超市的小客人等。大家在一起玩得热火朝天,和孩子们一起享受游戏过程中的乐趣。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应当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游戏进行指导,和孩子一起享受着游戏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刘洋之,徐雁. 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策略研究[J]. 好家长,2017.
[2]王晓娟. 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提供与环境创设的方法及策略[J]. 好家长,2017(2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