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
2020-10-21梁志士
梁志士
摘 要:小升初的学生不能顺利过渡到初中,上了初中成绩明显下降,原因是小学语文老师与初中老师语文教学方式的不同,学习环境的不适应,学生的学法和习惯上的不适应。
关键词:脱节;衔接;不适应;加强指导
教初一的语文老师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小学语文成绩很好,可上了初中成绩明显下降;有的学生小学成绩很差,到了初中,成绩更加跟不上了,学起语文来很吃力,最后导致对语文这个学科失去兴趣,成绩越来越差。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出现的脱节问题了,导致小升初的学生不能顺利过渡到初中,怎样指导学生由小学顺利过渡到初中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老师和初一的语文老师思考。同为语文老师,为什么会出现教学上的脱节问题呢,笔者分析如下。
一、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与老师的教学方式的差异问题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较简单,知识点少,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主要靠记忆的学,思维难度不大,小学老师教学方法上,要扶得多些、细些、具体些。讲课速度较慢些,小学老师教学方式上偏重于趣味性、表演性,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而小学高年级学生进入初一后的课程增多,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又加深、增多、篇幅加长,知识点增多,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对学生的要求也大大提高。老师讲课速度也较快,(每周只有五、六节课)学生一时适应不了。
二、小升初的学生对环境的不适应
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后,生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环境变了,同学结构重新组合,优秀的同学更多了,与教师关系有了变化,班主任的管理和照顾不像小学那样周到。第二,学习任务和特点有了很大变化。课程的深度、广度、难度,知识的密度有很大增加,老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开放,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刻苦学习的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心理承受力。第三,小学与中学的管理不同,中学开展活动常由学生负责,教师只作引导。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理能力。正是因为中、小学在环境、任务和管理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如何解决中小学教育的衔接是我们所要迫切关注的。
三、小升初的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不适应。
小学生学习往往容易处于被动,中学生强调动口、动手、动脑,如缺乏自觉性、独立性就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小学生有依赖“耳提面命”式辅导的习惯,中学生强调独立思考,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学习计划不周密,顾此失彼。初中阶段学习时间较紧,在校时间基本排满了课程。由于以前习惯的影响,学习任务不能如期完成。计划不周密,时间安排不合理,就会出现打乱仗的情况。偏科或“欠债”,积重难返。初中所学科目较多,学生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少数学生在小学就有偏科的毛病,进入初中后,一旦忽视了某一学科的学习,日积月累,等到他醒悟过来时,就发现自己“欠债”太多了,想赶上去困难很大,一是时间精力不容许,二是自学能力较差,一科没学好,就会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一科成绩没赶上来,整体成绩也好不了。以上的这些原因导致小升初的学生不能顺利过渡到初中,怎样搞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呢。我总结了几点:
四、中学的老师应研究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加强交流,做好衔接,提高教学质量。
五、六年级教师与初中老师要经常保持一种定期教育教学上的交流。五、六年级班主任应注意吸取初中年级老师在管理上的成功经验,设置坡度,让学生顺利地度过衔接期。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有所不同。小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上有一定的毅力,但学习的依赖性较强,习惯机械记忆,喜欢直观形象的操作,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相对来说不够持久和稳定。而初中生正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已经开始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喜欢新鲜事物,上进心和好奇心都比较强,但对事物的认知度不够,注意力较差,做事缺乏耐心和毅力。因此在初一上半学期,语文教师应在“过渡期”放慢脚步,降低学习难度,在教法上应适当保留一些小学高年级的教法,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以减缓坡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增强学生自信心。
五、中学的老师要做好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衔接。
常言说:“温故知新。”初一的语文老师在第一个学期开始,适当复习小学语文重点内容,做好记忆、思维的衔接。初一学生面对增多的课程和加难的课文,难易有诸多不适应,适当复习一下旧知识十分必要。根据记忆特点——机械记忆,让学生大量背诵古典诗歌、名言警句。这是记忆诗歌的黄金时期。根据思维特点,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适当重视形象思维。如充分利用电教设备的视听效果进行直观教学,使抽象语言形象化。用游戏、表演、比赛等方法向新生展示语文丰富多彩的广阔天地。适当引导学生研究“单元学习要求”及“预习提示”。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讲授新课,重点不在于分析解答,而在于引导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改变依赖老师的习惯,养成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好习惯。强调预习、复习指导学习的方法。
六、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加强学法指导,做好学法衔接。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初中语文的重要因素。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帮学生拟定一些学习常规,如制定计划、课前自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这几个方面。在教学初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生动有效地学习语文。在教第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应该教给学生速读、略读、精读、朗读、黙读的技巧,让学生知道如何分析一篇课文,要掌握课文的哪些内容,如何做笔记等。
七、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注意创设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多使用幽默有趣的语言,想方设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活学、乐学中提高语文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的过渡和衔接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一语文起步教学阶段,语文教师一定要从多方面了解学生学习语文困难的原因,及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習语文的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掌握扎实的语文能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