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例前置胎盘或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评价

2020-10-21祁金鹏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2期

祁金鹏

【摘 要】目的:评价36例经过前置胎盘或者是伴胎盘植入磁共振脂肪抑制的T2临床加权成像。方法:回顾以及分析2018年1月到2019年8月被诊断是前置性胎盘或者是伴胎盘进行植入的36例患者在临床层面的资料,通过1.5T的共振成像设备进行检查,对诊断实际结果以及病理鉴定进行对比。结果:有27例为胎盘中央前置,胎盘部分以及边缘前置各4例,低置胎盘1例。结论:通过磁共振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能够对前置的胎盘进行精准定位,并为临床手术提供适当指导。

【关键词】伴胎盘植入;磁共振技术;脂肪抑制的T2加权成像

【中图分类号】R71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2-0-02

妊娠在晚期产生出血现象主要是由于前置胎盘造成的,同时其也严重威胁着胎盘的植入,在产前进行精确诊断有助于避免大出血以及其它相关并发症出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性资料

挑选自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妇产科进行手术并最终被确诊为胎盘前置以及伴胎盘植入的36例正常女性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患者年龄大致处于22至40岁之间,在刚进入医院时有20例患者出现了无明显外界诱因的不规则性阴道出血;除此之外有4例患者还伴随有一定腹痛以及腹胀感;剩余12例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阴道出血以及腹痛腹胀感。本次实验所选取的患者均是单胎性妊娠,其中头位有33例,臀位是2例,横位有1例。在挑选的患者中,有21例患者在手术之前只是简单的进行了前置胎盘的手工式剥离,并保存了完整子宫;剩余15例均通过电刀进行局部的药物植入,在进行了为期20天的治疗后进行手术,结束之后绝大部分胎盤完成了剥离。

1.2设备以及方法

磁共振脂肪抑制T2是在MRI中较为常规的一个序列。通过这一技术能够将不同器官组织在横向中的驰豫差别进行反映,同时脂肪抑制还能够使运动的伪影得到减少,并产生一定化学的位移伪影。本次实验通过傅里叶式单次的激发自旋波来进行扫描,不同层次之间相距0.4到0.6mm,回波的时间为100至150ms。数据图像均取自于膈肌以及耻骨部分。

1.3诊断标准

对伴胎盘或前置胎盘植入进行诊断的标准。在当前阶段,通常使用临床的手术以及病理检测诊断相结合,在胎儿娩出之后,根据胎盘底部以及宫颈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前置胎盘具体种类。将切除出来的部分肌层或者是整个子宫送检,将子宫在肌层内部的见绒毛组织来作为诊断的依据。每一位患者在进行MRI的检测之前均已完成了B超的检查工作。

2 结果

2..1磁共振脂肪抑制T2检查的实际状况

通过磁共振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可以对子宫与胎儿解剖的结构进行清楚展示,胎盘在磁共振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中呈现出高信号。在选取的患者中有1例,胎儿出现畸形,在完成引产工作14个小时之后,胎盘出现了滞留,这在临床层面被确诊为前置胎盘以及半胎盘的植入。通过磁共振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能够发现在对腹部进行彩超检查时在子宫前壁所附着的胎盘极为明显,而盆腔的高回声以及后壁分界却相对模糊。同时该患者在手术时见胎盘这一组织之间粘连的较为广泛,在手术后被确诊是前置胎盘伴胎盘的广泛植入。

2.2胎盘前置MRI与B超的检查比较

在这36例患者里,被MRI诊断为胎盘中央性前置、部分前置、胎盘边缘前置、胎盘低置的分别有27例、4例、4例、1例,这与在手术完成后的诊断相一致。对患者进行B超检测的结果:27例是中央前置的胎盘,胎盘是部分前置的占5例,胎盘为边缘前置的有3例,有1例没有被检出。详情见表1。

2.3 MRI胎盘植入以及手术结果比较

有9例患者被MRI确诊为胎盘植入,其中有1例是后、底以及右壁较广泛的植入,1例前、后两壁广泛植入,6例存在前或者是后壁的胎盘植入,在进行手术时此类型相对容易进行剥离,和临床病例的诊断相一致,另外1例出现误诊。

2.4前置胎盘与伴胎盘在进行植入诊断时符合的情况。在手术完成之后进行诊断,胎盘出现前置的36例患者中,胎盘以及子宫内肌壁存在正常分界的有11例,而剩余的25例存在有分界模糊不清现象。经MRI诊断有9例属于胎盘植入,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统一的有8例,还有1例存在误诊;在被确诊为没有进行胎盘植入的27例患者中,借助病理检测发现其中7例呈现胎盘植入现象,同时还有7例漏诊,这7例中前壁有4例,而非前壁则有3例。详情见表2。

例数 MRI的植入深度诊断 手术所见 病理检查的结果

1例 5mm的后壁,9mm的底壁,7mm的右侧壁 子宫壁以及胎盘内部组织间存在广泛的粘连,同时以子宫后、底壁以及右侧的壁为主 胎盘的绒毛组织以及植入肌层会伴充血与水肿

2例 3~5mm的前壁或是后壁 子宫在下段后壁的胎盘植入直至浅肌层 在肌层的内部发现了胎盘绒毛组织与钙化

5例 6mm的后壁以及前下壁 下段大致是一个7至10厘米的完全性植入 肌层发现胎盘绒毛组织

1例 3mm的后壁 宫壁以及胎盘极易剥离 在肌层当中并未发现有胎盘绒毛组织

3 讨论

对于前置胎盘而言,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为没有诱因、没有疼痛性的阴道出血。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出现前置胎盘的概率为0.51%至2.53%,而出现前置胎盘的患者中又有85%到97%为经产妇。多次的分娩以及刮宫是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通过人工手段进行胎盘剥离在某些情况下会对子宫的肌层产生损害。这类病症是妇产科当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所以在进行手术之前一定要对胎盘植入以及前置胎盘进行精准的判断,从而选择出一种更为安全与稳定的分娩方案。

在当前阶段,对于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的诊断主要是借助彩超多普勒与MRI技术来完成,在临床层面B超仍旧是主流和首要的选择对象。通过B超进行检测,不但可以在保证效率以及质量的前提下有效节省成本;还能够反复进行检查,提高胎盘检出成功率,本次实验仅有1例患者被漏诊。除此之外,通过MRI还能够评估胎盘的植入深度,确保在分界清晰时能够让胎盘自行脱落。总而言之,借助磁共振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能够对前置的胎盘进行良好诊断,从而对临床手术方案提供有效评估以及精准判断。

参考文献

[1] 胡龙. 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MRI诊断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8.

[2] 韦树长,陈文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胎盘植入的价值[J].医学综述,2017,23(09):1859-1862.

[3] 华建军,蒋春景,朱碧莲,楼建义,范徐妃,郑秀娟,蒋晓春,丁明星.36例前置胎盘或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评价[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07):53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