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加强心血管疾病护理

2020-10-21任莉莉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探讨护理

任莉莉

【摘 要】目的:由于现代生活的提高、工作压力增加、饮食习惯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疾病成了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因此,加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特别重要。此文主要对心血管疾病的重点患者和重点环节护理、人性化护理、心理护理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做好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护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2-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餐桌饮食质量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经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因此,优质护理服务对心血管疾病特别重要。那么,如何加强心血管疾病护理?我体会应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1 重点患者和重点环节护理

所谓重点患者是指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病情较重或需要特殊照顾的患者,如急性心衰竭、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患者均应安置在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的心理、生活或疗效观察,在保证护理工作预见性和准确性的同时做到全面、准确和及时的掌握患者的情况。此外对于一些年老、行动不便和患病种类较多的患者也属于重点看护的对象,由于老年患者属于心血管疾病的多发人群及重点看护人群,所以对于这类患者的安全管理也应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还有就是对于患有血压病的老年患者极易出现饭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和药物性低血压,所以在进行安全护理时应该尽量安排患者进行卧床休息,在改变体位或者下床行动时应保证动作缓慢或有专人进行帮助,此外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还应建议家人陪护,如果家人不能陪护的应该签订说明病情的协议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另外采取简单易懂的语言向老年人进行护理安全措施的讲解,及时进行沟通也是减少和降低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

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可以分为对于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管理和针对重点区域和时段进行重点管理等两个方面,其中第一点是指由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多为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或老年人,很容易感染流行病毒延误治疗或者加重病症,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做好病房环境及个人的卫生工作,采用无菌技术进行操作以降低发生感染的可能性。而第二点是指对于厕所、门窗、用水房等容易发生意外的区域应该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保证隐患的及时发现和排除。此外重点时段是指在患者就餐或起床的时段应该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进行相关的协助工作,而对于患者因起夜时易发生意外的时间应该采取双班或者倒班的制度。

2 人性化护理

1、对患者进行评估。按照马斯洛基本层次需要理论评估患者的需要,在护理过程中认真理解患者的言行,并预测患者尚未表达的需要,按照基本需要的层次,识别问题的轻、重、缓、急,以便在制订护理计划时排列先后顺序。

2、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病房作为住院病人在医院医治疾病、恢复健康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的舒适度关系到患者疾病的转归和痊愈的速度,应营造优良舒适的病区环境,如病区走廊两侧安装扶手;地板静音、防滑;各种标牌指示标记清晰;根据患者要求安排病房,病房内设置电视、空调、衣柜等,方便患者;保持病区环境清洁、光线充足,改变单一的白色,增添暖色系的物件,如窗帘、床头柜的颜色可以使用浅蓝色。

3、规范护理服务。如晨间护理,将观察病情、健康教育、沟通等融合到晨间护理中,不仅做好基础护理,而且沟通护患关系。其他如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及同病室患者,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病区,减少患者由陌生环境所带来的焦虑感;入院后,做好晨晚间护理,及时与患者沟通,动态观察和记录病情变化,关心、体贴、鼓励患者,发现问题,及时评估,发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尽早进行护理干预。

4、建立监督反馈系统。制定文明规范用语,如接待新入院患者、交接班、电话礼貌用语、各种治疗护理操作用语等。并定期进行回访,设计调查问卷,监督规范用语使用情况。

5、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是整体护理的基本行为,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和延伸服务过程中。沟通是理解的桥梁,与患者沟通交流往往能较好地发现和解决患者的各种问题,拉近护患距离,减少护理纠纷,使护患双方都处在较好的人文环境中工作和治疗。护士应当掌握与不同患者交流的技巧,合理使用语言和非语言两种交流方式。选择合适的沟通契机,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建立护患关系的信任感,尊重患者,有利于护患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6、随着患者需要改变而变化。根据马斯洛的基本层次需要理论,人的需要是时刻都存在的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护理应跟随着患者需要的改变而变化,这样才能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如晨间护理时,护士都应礼貌的询问患者睡眠情况,若体会患者当时很难受或者很痛苦,我们可以将这一问候语省略,可采用抚摸等非语言性沟通的方式给予关心或者使用专业性接触。

3 心理护理

1、 语言安慰。患者进入病房后,首先在充分治疗的情况下,护士要适时安慰患者,语言要亲切和蔼自信。要表情镇定,做任何操作都要忙而不乱,让患者感觉到我们胸有成竹,有安全感。

2、心理暗示。在患者比较舒适的时候主动与其交流,向其讲述一些乐观的实例。或者找同病房恢复快的患者一起交流,使患者从心理上增加对治疗的信心,从而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3、行为指导。根据患者年龄、文化水平、工作生活环境、性格及病情的不同为其心理疏导,如有的病人性格比较急躁,在疾病刚刚控制就认为自己已治愈,不愿在卧床休息,甚至要出院,这种患者对疾病不够重视,这时要耐心讲解疾病发病过程及其对身体的危害性,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治疗,并严格督促,使其积极继续治疗。对家里有困难或有经济负担的患者,要经常与其沟通,了解患者的实际困难,在情况允许时为患者节省或减免一部分费用,并在家属探视时嘱家属尽量不要在患者面前诉说实际困难,以免增加患者忧虑,应多安慰患者,树立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向患者说明积极治疗对今后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仍可以从事一些轻体力劳动。对于常年患病的老年病人,要更加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理解、同情患者,给以亲切的眼神,体贴的语言鼓励患者,以肢体语言传递关爱信息。要让患者看到自己的疾病有治愈或好转的希望,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牟振玲.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8):382-382

[2] 張洁、边春玲、王改云.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23):159-160

[3] 姜丽, 艾莉莉.医院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实用医学, 2007(7):124-125.

[4] 黄远腾.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心理因素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 2010, 2(4):41, 43.

猜你喜欢

心血管疾病探讨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