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指标的影响

2020-10-21郭志成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脑梗塞

郭志成

【摘 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发病一周后开始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在发病后开始早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脑血流量和平均住院日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脑血流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01);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比较中,观察组(15.8±5.4)d小于对照组(20.8±7.1)d,差异明显(P=0.001)。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提高脑血流量并且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具有优异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脑梗塞;早期康复治疗;脑血流速度

【中图分类号】R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2-00-01

脑梗塞又名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腦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其进程通常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其他少见的病因有各种动脉炎、先天性动脉狭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造成管壁粗糙,管腔狭窄,在血液黏滞性增高、血流缓慢、血压下降和新功能不全时,可促使血小板、纤维素等血液中有形成分黏附、沉积形成血栓[1]。本文主要研究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对脑血流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1例和14例,年龄在43-78岁,平均年龄为(56.48±2.58)岁。实验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0例和15例,年龄在42-79岁,平均年龄为(57.64±2.37)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对比发现,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一周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具体如下:上肢运动主要是训练双手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如梳头、穿衣、解开纽扣、洗脸等活动。患者可单独行走后,行走时抬起双腿,做大步行走,逐渐加长距离。实验组患者在发病后24-72h后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具体如下:首先是肢体关节活动度训练,主要是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活动度训练。在患侧肩关节下面放一个垫子,避免肩关节脱垂,针对腕关节和肘关节做屈伸、外展、内旋等活动度训练。下肢锻炼主要通过患侧肢体通过家人或患者自己的屈伸,让脚尖处于中立位,下肢每天坚持做被动屈伸。如果患者肌力在二级以上,可适当加一些主动运动锻炼,若肌力在二到三级,可以在家人的保护下贴墙站立。使用经颅多普雷超声分别对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平均脑血流速度进行测量[2]。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流以及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所有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数据差异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比较

对比发现,两组患者治疗之前脑血流量差异不明显(P=2.147),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脑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详细见表2。

2.2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比较

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康复时间(15.8±5.4)d小于对照组(20.8±7.1)d,差异明显(P<0.05),详细见表3。

3 讨论

脑梗塞多见于60-70岁以上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部分患者有TIA史。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起病急。一般意识清楚,但当大脑大面积梗死或基底动脉闭塞时,常出现意识障碍,甚至脑疝危及生命[3]。

本病的主要治疗原则是改善脑循环,防止血栓进展,挽救缺血半暗带,减少耿素范围,减少脑水肿,防治并发症,预防复发等。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急躁的进行康复治疗能加快肢体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出现,防止关节的畸形和肌肉的痉挛,预防褥疮的发生。尽快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并使患者能早日回归社会。

本文主要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之前两组患者脑血流量没有明显差异,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血流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01)。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时间发现,观察组患者小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01)。由此可知,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综合上述,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脑血流量,并且可以大大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的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高兰.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对脑血流量影响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8):25.

[2] 孙广珍.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及脑血流量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26(14):63-64.

[3] 朱雪梅.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6):12,20.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治疗脑梗塞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什么是脑梗塞,如何做好脑梗塞护理
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治疗体会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研究
早期康复治疗对创伤性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
关节镜手术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