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生物教学
2020-10-21高翠孟广目
高翠 孟广目
摘 要:作为教师,上好一节课是最幸福的事情。对于学生而言,一节好课是享受知识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参与,乐学,想学的课。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赋予知识生动、形象化,使难点简单化,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生物教学;课堂效率;教学手段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目前世界发展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教育这一古老课题也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挖掘出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巨大潜力,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成为教师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生物学的学科特点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高中生物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共六本教材,知识面较之前广了,内容更丰富了,难度加大了。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方面,除了识记、理解、应用,现在更强调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而教材在学习内容的呈现上主要以说明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讲述的形式进行教学难以达成。
合理、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既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有利于抽象概括,又可以有效地避免厌学情绪,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这对于优化生物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开好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教师的课堂导入像戏剧般序幕一样展开,引人入胜,妙趣横生,产生悬念,就会激起學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有性生殖”时,播放一段“小孩是怎么来的”视频,短短的一分钟视频,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如,在“ATP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过程中,用媒体展示刘翔的跨栏图片,同时呈现问题:刘翔跨栏的能量来自于生物物质?既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巧妙地引出学习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一堂课成功了一半。
(二)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学生在最佳心态得以发展时出现的。因为好奇心是创新的开始,兴趣是创新的原动力。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以电脑、投影仪、视频展示台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传输为一体,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课堂探究的动力,可以全方位地提供发散思维材料,使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身临自然,从中寻找灵感,提高其思维能力。
(三)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能有效地化解教学难点,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如,“减数分裂的过程”学习,运用动画展示分裂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的运动,学生可以从直观上看出各时期的区别,降低了学习难度。再如,“遗传病概率的计算教学,呈现一幅家庭遗传图解,运用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思路及结果,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师讲得累、学生收获少的难题。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恰当得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