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策略

2020-10-21冯志农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5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冯志农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国家对小学各科教育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是小学生学习母语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其他各科的基础,小学语文中所包含的语言逻辑和字词知识都是小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依据。在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中,遣词造句和语言逻辑都是学习的重中之重,但是,朗读教学确是被众多教师忽略的重要教学内容。面对着新课程改革目标下的素质教育,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们发展更全面的语文综合素质,所以,语文朗读应该被教师和学生们重视起来,并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完成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存的学科,小学语文是语文学科的基础阶段,虽然小学语文以陌生字词或长篇文章为主要教学内容,但其中存在着的语言逻辑原理和语文知识理论才是语文学科中需学习的重点内容,包括语文朗读。小学语文以课文为知识引入,学习知识时,学习者必须要从语文课文中总结所学,再将所学放入到原文中领悟到使用方法,而获取课文中知识的方法之一就是朗读。不过,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朗读的环节往往是不存在的,教师在教授学生时,一般采取让学生默读或者教师朗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能够节省教学时间,以致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没有将语文朗读列入到学习清单中,但语文朗读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小学生个性好动、思维活跃,朗读可以让小学生沉浸在课文内容之中,防止走神,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新情境中去,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所以,朗读在语文课上并不是浪费时间的环节,而是小学生们学习语文课文时不可缺少的步骤,它能够带学生们走进文章内容,了解文中的世界,教师们需要在语文课堂上采取适时的朗读策略。以下内容,笔者将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探索小学语文课堂上朗读教学的教学方法,以让教师和学生们认识到语文朗读的重要性。

一、情景预设,情感式朗读

朗读是情感的爆发,“有感情地朗读”是我们在学习课文是常常能够见到的朗读要求,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讲,他们没有做到,甚至没有机会去实践。语文课文以故事或情景为主,内容中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文字和语段也是有生命力的,而我们在学习时也要以此为感悟重点。汉字是小学生们的母语,对于母语,我们都有着潜在的认知能力,语文课文内容由文字和语段组成,这也是语文课文为学习者所创下的虚拟情景,学生在这个情景的影响下,反过来就能理解学习内容,学生在朗读时,能够对课文中所表述的浅层情感有所感悟,由此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抒发。所以,在朗读前,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所学课文的情景,让学生站在情景中去领悟文章的感情核心。这样的朗读方式是一种情感式朗读法,在这种方式的指导下,朗读者会根据自己所理解的字词抒发的感情基调控制字词的轻重音,形成自己的朗读技巧,这对学生朗读思维的拓展十分有利。

比如,古诗是小学语文课文中常见的学习内容,古诗语句短小精悍,但其中却蕴含着复杂的诗人情感。例如,在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时,古诗中描写了美好的田园风光,教师可在讲课时用幻灯片为学生们准备一个模拟情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田园风光之中,先让学生自己朗读古诗,说出自己认为需关注的朗读语气和朗读情感,随后教师再为大家示范,让学生们了解到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气,分清需要轻读和重读的部分,使得学生们根据正确的朗读方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二、深化内容,理解式朗读

上文所提到的教师示范朗读是学生学习朗读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只是学习了表面,学生并没有对文章的内容有所理解,以致于不能领悟到采用这种朗读方法的真正原因。在学习知识时,有因才有果,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学习方法,而非结果,朗读也是如此,教师示范式的情感朗读只适用于最初的课堂导入,学生没有掌握朗读方法的因果,所以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学习真正的课文内容,以此来真正明白朗读风格的判断原理是课文内容,实现理解式朗读。

比如,在教授五年级下册的课文《祖父的园子》时,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认真学习课文之前,带领学生朗读一遍课文内容,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感情基调描写有一个基础的认知,随后,教师为大家讲解课文的细节内容,分段讲解,带领学生概括出每一段的感情和意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分段安排朗读任务,在理解完文段的意思之后,为同学们讲解朗读的重点注意事项,并提问学生尝试进行朗读示范,纠正错误,这样一来,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能够真正掌握了不同课文之间的朗读技巧,做到了理解式朗读。

三、校园实践,活动式朗读

语文朗读是有趣的,但是因朗读被长时间地忽略,很多学生都对课文朗读没有兴趣,难以产生朗读的积极性,在这方面,学校内可以为学生安排实践活动,举行朗读比赛或其他活动,为朗读活动设置奖项,并对参加朗读的同学做出肯定的评价,提高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鼓励每一位同学都能参加到朗读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对朗读产生兴趣,认识到朗读也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提升学生们朗读的热情,推动学生们培养成合格的语文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理应被重视,不应被忽视,这关乎着学生们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们必须优化教学模式,认真准备朗读教学计划,推动语文教学体系健康化。

参考文献:

[1]苏文雅.语文朗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文学教育(上),2020(04):104-105.

[2]杨爱军.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分析[J].才智,2020(09):152.

[3]杨海霞.小学语文教學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20(08):61+122.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