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探究
2020-10-21文冰玲
文冰玲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与国际经济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而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受到高度重视。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生通过英语学习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鉴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中学;英语口语
引言:
在核心素养下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英语和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能力至关重要,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在国际化的背景下,锻炼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为他们终身发展助力奠基。
一、初中英语新课程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语言环境
语言是沟通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是汉语,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达不到标准,部分地区更是缺少外教等先进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这就造成了他们缺少一定的语言环境,从而不能够较为快速地熟悉英语的发音、对话等等。
(二)课堂教学的内容过于死板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存在教学活动死板的问题,他们将教学的内容牢牢限制在对课堂知识的教学上,这就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的死板,限制了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替换,来展开创新性教学,这样可促进学生对课文知识的全面掌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简单的学习,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拓展,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利用课文锻炼自己口语能力的机会,这是当前英语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只要教师积极展开对教材内容的研究,并善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运用替换教学法,将对话内容的关键词进行替换,就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英语口语知识的掌握,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成绩有着很大帮助,所以教师一定要积极展开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利用文中的句型展开对学生口语的训练,改变课堂教学内容过于死板的问题,这些句型都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通过大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熟悉英语词汇。
二、提高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教学思路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要重视英语口语的教学,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效率,适当地创造一些英语语言环境。明确新课改的主题,将国际新闻与英语口语课堂相结合,在学习英语口语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国家大事,可谓一举两得。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情景对话、精彩原声剧观看、小演讲等方法都可以沿用。
(二)核心素养下改变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农村初中的英语课堂,还处于“填鸭式”的状态,教师一言堂,或者一味地机械练题,单纯重视英语写作教学,轻视英语口语练习,严重缺乏说英语的机会。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们说英语的权利,调动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搭建展示平台。比如在教学“Welcome to the unit & comic strip”,讨论西方节日的时候,我借助他们关于万圣节的话题,播放西方人在万圣节狂欢的场景,进而出示:“dress up,make pumpkin lanterns,play trick or treat”等短语,再把短语放置在句型里面进行对话练习“A:When is…? B:It is on…. A:What do people do at/on…? B:People usually…on/at…”。在万圣节狂欢的音乐中,学生边看狂欢场面,边练习对话,开阔视野的同时快速掌握英语知识,进而达到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
(三)核心素养下引导学生乐于跟读模仿,提升说英语的能力
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交流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乐于跟读模仿。可以通过边听录音,边模仿说英语;或者多媒体播放原声视频,国外的场景,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跟读的兴趣。引领学生跟读模仿过程中,可以自己录音,然后和原声对比,查找不足,及时纠正。跟读模仿是练习英语口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再如,我经常通过国外一些场景,比如机场、车站、餐厅等公共场所,进行分角色表演模拟训练,在愉悦宽松的环境下放松心情,增强自信,快速提升说英语的能力。
(四)要不断拓展口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很多教师都将教学的内容局限在对课本知识的讲解上,但是课本上的对话毕竟篇幅有限,想要通过简单的对话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难度非常大,所以在开展英语口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不断拓展英语口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大幅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拓展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从相关的英语报刊、电视节目中选取丰富的教学素材,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通过学生对这些教学素材的观察,借鉴里面对话的内容,来进行口语训练,这样往往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而且由于教学素材的内容与现实结合得更紧密,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改变英语口语课堂考核机制
雖然成绩不完全代表学生的能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成绩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对于英语口语课堂的重视,更能帮助学生找出自身的不足。但需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考试课分为口语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避免一部分学生在面对考试时因紧张焦虑而导致发挥失常的情况发生。
结束语: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因此学习英语离不开口语方面的教学和培训。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口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学校都存在口语教学方面的不足,限制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所以英语教师必须认真展开教学反思活动,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以此不断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金芳.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告别“哑巴英语”[J].中国校外教育,2019(33):118.
[2]吴薇薇.初中英语新课程口语教学有效性提高的途径与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9,21(16):202.
[3]秦镁锋.初中英语口语训练中交往不适心理障碍的调适[J].教书育人,2019(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