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0-10-21秦娜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6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陶行知体育教学

秦娜

摘 要: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人民教育家,他的“生活即教育”是其教育理念的主线和基石,其教育主张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体育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体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倡学习有用的体育,体育要体现“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这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是一致的,也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教师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有效地应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小學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体育教学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人对小学体育课重视程度较低,认为体育课只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活动,认为体育并无多大用处,小学体育不受重视,更有学校将高年级的体育课安排给语文、数学、外语老师,用于补课。甚至一些体育教师以“放羊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容易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学不到新知识,更做不到体验生活。陶行知所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体育教学本身就是户外教学,更应该摆脱理论的束缚,走进实际,走进生活,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开始探索人生,感悟生活。

二、陶行知的体育教学思想与体育教学生活化

(一)陶行知的体育教学思想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主张,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1]。传统的体育教学存在偏离生活、缺乏情感等问题,自《体育课程标准》实施起,“让体育回归生活”,站在生活角度探寻体育教学,已成为目前体育教学的一个热门话题。

(二)体育教学生活化

体育教学生活化是指学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思想主张相结合,将体育教学理论与社会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其具有应用性与实践性,充分体现体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以实际生活为背景开展体育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体育教学的生活化是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增加体育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结合力度,注重的是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内容、方式

陶行知曾说过:“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可见,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一种,也是为培养人服务的,应该把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作为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从学生对生活已有的认知作为出发点将认知、技能和情感目标都纳入到教学目标范畴。在教学过程中,要使课堂教学内容做到生活化,教学内容应加强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达到每一寸空间都释放出温馨生活气息的效果。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选择学生有较浓厚兴趣的、喜闻乐见、技术性难度不是很大且能适应终身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2]。“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三大主张之一。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3]。在体育教学中,要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取、体验知识技能,不仅仅靠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知识。教师也应避免单一的教学方式,多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爬行的练习时,教师弱化技术动作,而是让学生模仿小乌龟、小螃蟹的爬,并穿插惊险游戏。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克服单一呆板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积极有效地学习。

(二)将学生作为主体,立足于生活开展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多是户外教学,所以,开展体育教学时不易组织和管理,许多教师因此剥夺了学生自主参与组织活动的权利,多以教师的教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违背学生意愿时,学生参与度较低。实际课堂教学与体育生活化的特点在于立足学生与生活两个主体开展体育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于生活开展体育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三)体育技能的应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目前大部分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期末成绩考核时,往往会根据固定的标准考查学生在跑步、跳绳、仰卧起坐等项目上的达标情况。这样的考查方式过于单一,无法与生活相联系,考查结果并无较大实际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过程,实现运动技能与生活体验的统一。

(四)体育与生活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相结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尽可能地将学生的生活和体育联系起来。新课程极力倡导体育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把兴趣作为体育教学的突破口,减少纯技术性的、缺乏生命力的内容,增加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他们生活的内容。

四、结束语

在现代教学中,教育工作者有着各种教学模式的探索,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模式探索有着重要的启示 [4]。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不仅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验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主体,立足于生活开展体育教学;注重体育与生活相结合,调动运动兴趣,提高创新性;改进体育成绩的考核机制,增强体育技能的应用性与实践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国华,杨小勇,王碧怡.生命——体育教育的本真回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5(3):96-99.

[2]丁丰斌.论学校体育生活化趋势及实现途径[J].湖北体育科技,2006(3):81-89.

[3]付丽.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8,5(42):376-378.

[4]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学科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6-59.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陶行知体育教学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