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课堂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2020-10-21江桂芬
江桂芬
摘 要: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突出,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好生态环境有着更高的追求。现在,人们逐渐意识到提高环保意识,共建优美生态环境显得刻不容缓。那么,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好对青少年学生的环保宣传和教育工作,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本文从农村学校的实际出发,就初中生物课堂如何妙选题材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环保;生态;发展;渗透;教育
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正步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现代文明社会。一方面,不断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另一方面,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也面临空前的挑战。我认为有意识地对中学生渗透环保教育,使他们从小明白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环保理念,显得很有必要。
下面,我结合中学生物教材内容,简介一些巧选题材,向中学生妙渗环保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巧选当地题材,妙渗环保教育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生物上冊教材“微生物的应用前景”知识时,我联系产甲烷细菌产生沼气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了茶阳昌裕养猪场设立大型沼气池处理猪粪尿,产生沼气供给猪场照明和邻近村庄农户作燃气的案例,让学生们认识到微生物中的产甲烷细菌在消除污染和改善能源结构方面的作用。我向学生们介绍说:“沼气是一种新型能源,对经济欠发达的大埔山区来说,既环保又节能。”课堂上,我询问学生:“除沼气外,你认为沼渣和沼液有哪些实际用途?”学生们都认同沼渣和沼液可作为大型蜜柚场的重要肥料,它们对提升蜜柚果实的口味和品质起到关键作用。由此可见,巧选当地题材,能通俗易懂地向学生妙渗环保教育。
二、巧选讨论题材,妙渗透环保教育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材“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时,我联系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水稻→三化螟→青蛙→蛇→鹰,组织学生讨论:“假如某农田实验区的青蛙遭人为捕杀,数量大幅减少,可导致什么后果?你支持捕蛙吃蛙行为吗?”通过讨论,学生们都知道,在农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任何一种生物数量大幅减少,必将打破生态平衡,这对粮食生产会造成不利影响。学生们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摈弃捕蛙吃蛙的陋习,要用实际行动去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三、巧选经典特例,妙渗环保教育
如在讲授八七年级生物下上册教材“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内容时,我列举了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的案例。我给学生们分析说:“引发 98年洪灾的最重要原因是因为长江上游多年掠夺式的砍伐树木。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昔日的青山绿水竟变成荒山秃岭,加上碰巧又遇上周期长的特大暴雨,无情的洪水冲毁了无数的房屋和良田,给国家造成几千亿元的巨大损失。多少家庭流离失所,惨状触目惊心。试想,假如长江上游没有掠夺式的滥砍滥伐,再怎么碰上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其后果就不可能有那么严重。”
四、巧选数据对比,妙渗环保教育
如在讲森林生态系统可维持二氧化碳与氧气平衡的作用时,我选取了下面一组科学家的调查数据,在课堂上给学生们算了一笔生态效益的经济账:“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约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约3.75万美元;生态旅游观光等各种生态效益约19.695万美元;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至多只有几百美元。相比之下,哪种方式更合算?学生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是让这棵老树生活在自然界中。”
五、巧借实践活动,妙渗环保教育
为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的热点问题,我常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课题调查。如在2009年暑假期间,我组织本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课题为茶阳镇生活垃圾污染现状的调查活动。学生们先后多次走访了茶阳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他们认为当地政府处理垃圾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因为焚烧垃圾和露天堆放垃圾的做法极易引发二次污染。学生们分组走访咨询群众,最后提出了处理垃圾的一些可行方案,如建议政府修筑拦污堤,加强垃圾处理场的绿化管理和放养蚯蚓实现对垃圾的综合利用等。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能以点带面,让千百个家庭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抓好中学生的环保理念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作为生物教师,要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原则教育学生,切实做到巧选题材,多法并举,妙渗环保教育,让中学生从小关注环保问题,养成爱护和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结束语:习近平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因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所以,提高环保意识,需从娃娃抓起,为社会营造爱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张保山.《初中生物课堂中贯彻环境保护的理念的研究》 生物科技论文2018.12.28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人民日报 2014.07.11.12版
[3]宋媛媛《城乡结合部的污染之痛》 法治周末 2019.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