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的传承
2020-10-21张卫红
张卫红
摘 要: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很多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音乐素养。本文主要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传承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指出民族音乐传承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相关形式,希望能够树立起中小学生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理念,实现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学;民族音乐;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1引言
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体现我国民族文化特征,增强我国民族文化自信心。中小学音乐教育对于学声乐素养的提升和综合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中小学音乐课程民族音乐文化弘扬和继承的作用,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中小学教学中,使得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2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融入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教育也是学生接触到的比较完善的系统的音乐教育,能够激发起学生的音乐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给学生最为直观的音乐接触和音乐感受。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文化特征,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开展中小学音乐课堂时教师需要明确音乐教学的重点以及民族文化的特色,将中小学音乐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任务。
3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从当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实际情况来看,普遍缺乏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融入民族乐器教学的相关内容,没有体现出我国的民族特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以及不同文化之间融合和碰撞的程度的日益加深,国外文化和音乐对我国学生的冲击越来越大,学生更倾向于学习钢琴和小提琴等西洋樂器,而忽视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1]。
3.2民族音乐教学内容枯燥单一
当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学任务的安排与内容的设置存在较大的缺陷,造成民族音乐教育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导致民族音乐教学迟迟得不到有效推广,影响民族音乐作用和价值的发挥。其次,从当前中小学生民族音乐课程设置情况来看,音乐教师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问题。教师在进行中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只是把钢琴和声乐相关技能的训练与理论作为学习的重点,而忽视了中国音乐史和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探索与教育。同时经过调研发现,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型院教师对民族传统音乐的理解仍然处于比较浅显的层面[2]。
4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的相关对策
4.1不断提升音乐教师的文化素养
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人和教育者,教师在进行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教育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兼备心理学、教育学、风俗学、社会道德、地理、历史、人文等相关辅助知识。由于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设计范围十分广,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问题和民族音调特殊唱法的问题。因此,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专业的教学素养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更好的描述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以及所代表的乡土人情、生活习俗、历史背景[3]。
4.2加强民族音乐的审美性
作为一门听觉艺术,音乐教学的重点要从音乐审美出发开展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音乐课堂中感知音民族音乐的魅力,从而可以更为深入地体验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在实际课堂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在音乐课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特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获得感悟与提升,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高效融合[4]。
4.3增加民族音乐的内容
在实际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大幅度的增加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关于民族音乐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本土音乐文化。在教师的全面讲解之下,学生能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更系统的感知与理解,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与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音乐活动,通过游戏和体验活动使得学生可以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始终,对民族音乐产生认同感。从而可以为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多地去关注本土的音乐文化,多吸取一些民族音乐文化的知识,并将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论付诸于实践,不断提升中小学学生的民族音乐学习能力和感知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吸收和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并将之有效传承和发展下去。
4.4构建良好的民族乐文化传承环境
在中小学中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需要与现行的西方音乐体系进行互补以及相互独立,构成完善的中国音乐文化的教育教学体系,并对各种理论和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完善学校民族音乐文化教学课程,调整中西方音乐学习的比重,构建民族乐文化的传承根基和传承途径。虽然很多民间民族音乐在传承中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但是其中的民族音乐文化却是永恒的,仍具有惊人的魅力。因此,学校音乐教育中应当突出当地特色,拉近学生与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的距离,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学校音乐教育应当根植于地方文化,突出当地民族音乐特点,使学生感受当地民族音乐,体会当地民族音乐文化,感受当地文化。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改善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途径和方式,增加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比重,可以更好地提高中小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效果和质量,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13(1).
[2]梁莹.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J].当代音乐,2016(5).
[3]黄威.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几个相关问题[J].理论观察,2018(2).
[4]蔡毅 . 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 学术论坛, 2019(2): 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