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对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优化

2020-10-21覃锦秀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拼音教学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覃锦秀

摘 要:在各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拼音教学是其中基础性教学内容,小学生对汉字拼音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学习其它教学知识内容的速度,但是繁琐的拼音知识内容往往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枯燥乏味,从而影响着拼音教学的效率,如何提升拼音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众多语文教学工作者重点关注问题。本文围绕着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分析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对其优化作用,积极探索有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拼音教学的策略,并且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希望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进行教学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思维导图;拼音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在人们日常各项交流和活动中,离不开语言和文字的使用,我国是以汉字和汉语为主要的交流工具,汉语通过汉字的形式来展现,而不同的汉字是由不同的字音和字形共同组成,其中字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1]。小学生刚步入校园,其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各项拼音字母的读音,受到家庭教育背景、自身性格、学习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小学生难以熟记复杂的拼音知识内容,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深入研究能够调动起小学生学习拼音知识兴趣的教学方式。

一、运用思维导图,创新拼音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拼音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向班级学生讲解每一个拼音字母的读法,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并不具备较高的记忆能力,想要熟记拼音知识内容,必须进行大量重复性的机械化记忆这些拼音字母的读音,整个过程十分的枯燥乏味,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拼音知识的效率。思维导图能够将繁琐的知识内容,以直观明了的形式展示在人们的面前,语文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拼音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帮助班级学生了解各个拼音字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提高班级学生学习拼音知识的效率。如在讲解简单拼音字母“a”和“o”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电脑,在网络中搜索与这两个拼音字母字形相近的图片,如橙子、鹅、扎辫子的小女孩等图形,教师用线段将这些图形链接起来,制作简单的思维导图,然后运用新型多媒体教学设备,向班级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语文教师为班级学生预留几分钟的思索时间,让班级学生仔细观察“a”和“o”字形之间的差别,然后再向班级学生讲解字母的书写方式以及读法。

二、运用思维导图,辨析易混拼音字母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拼音字母的读音或者是字形很相似,部分小学生无法分辨这些拼音字母之间微小的差别,语文教师可以依据自身对拼音教学知识内容的熟练掌握,将一些容易被混淆的拼音字母按照读音或者字形的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制作成简单的思维导图。如在讲解声母“z”、“c”、“s”时,许多学生分不清三者读音的差别,语文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搜索“z”、“c”、“s”图片,图片应包含发音时的嘴型、舌头所处位置、牙齿是否闭合、空气流通方向等,教师将这些图片按照“z”、“c”、“s”三个拼音字母的顺序进行排列,然后通过多媒体将其展示给班级学生。教师让班级学生仔细观察自身展示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思索“z”、“c”、“s”三个拼音字母发音的区别,教师抽取几名学生进行回答,对学生未考虑到的部分进行补充,接着教师再向班级学生演示正确的发音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先是让班级学生自己思索三个拼音字母发音之间的区别,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接着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详细讲解三者之间的差别,能够加深班级学生对拼音字母的了解,对提升班级学生学习拼音知识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運用思维导图,增强学生记忆能力

处在小学教学阶段的学生,其在接受拼音课堂教学活动时,很难记住教师传授的每一个知识内容,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优化班级学生的记忆能力,使得小学生能够快速消化吸收自身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到的知识内容[2]。语文教师将现阶段所教授的拼音字母,按照拼写难度进行排列,制成简单的思维导图,将其作为课堂导入环节的主要工具,教师让班级学生朗读思维导图中的拼音字母,从而加深拼音字母在班级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小学生在学习拼音知识时,标错音调是大多数小学生常犯的错误,语文教师可以依据自身对拼音知识的熟练掌握,制作与音调有关的思维导图,并且通过趣味标音调等游戏,使得小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些知识内容,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复习效果

复习以往所学知识,是提升小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方式之一,汉语拼音字母众多,小学生难以凭借自身所具备的能力,独自复习所学知识内容,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生的复习效果[3]。语文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的构建方式传授给班级学生,并且依据自身对于拼音字母知识的熟练掌握,罗列出思维导图的框架,然后让班级学生依据自身所学知识,向框架中填充知识内容,如在单韵母框架中填入“a”、“o”、“e”等拼音字母,在复韵母框架中填入“ai”、“ei”、“ui”等拼音字母。在这样的拼音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到思维导图的创建过程当中,能够灵活的调用脑海中储存的拼音字母知识,同时通过填充相应的思维导图框架,复习以往所学知识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在向班级学生进行各项拼音课堂教学活动时,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对提升自身的教学效率以及班级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能够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拼音知识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在小学生的面前,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参与到思维导图构建环节当中,使得小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拥有较高的参与度,从而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圳超.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2017(05):107.

[2]张香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236.

[3]付淇.思维导图策略下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6(6):117.

猜你喜欢

拼音教学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拼音的教学技巧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拼音教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