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园焦虑分析与缓解方法启示

2020-10-21黄巧双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浩浩焦虑症入园

黄巧双

背景:

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开学是幼儿园新生入园的时间,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少孩子会产生入园焦虑、恐惧,每天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年轻的家长们也常常觉得束手无策。经验不足的老师也是疲惫不堪。

在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设置中,健康放在来第一位。健康领域包含了身体和心理健康两个部分。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

幼儿园分离焦虑是指孩子因为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者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这个阶段的分离焦虑主要表现为嚎啕大哭,又踢又咬,目光呆滞,不和群体等。

案例描述:浩浩小朋友是19年秋天第一次到幼儿园读书。第一天来到幼儿园的时候,他没有大哭大闹,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在那里坐着。孤零零的样子让人很心疼,老师正想悄悄地过去安慰一下她。他看见老师来了,转身又回到了小凳子上坐好了。一个人在小凳子上偷偷的抹眼泪,吃饭的时候他自己拿着勺子,一口一口的把碗里的饭菜都吃完了。老师想去帮他一下,他却不理老师。午休的时间到了,小小伙伴们第一天读书,有的还在哭着,有的要妈妈有的尿床了,有的还在和自己的同伴一起打打闹闹的。浩浩小朋友不见了老师很着急的到處找,终于在床边的角落里找到浩浩和另外一个小朋友,悄悄地躲了起来。不管老师怎么呼唤他的名字,他都不愿意出来,也不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下午放学的时候,浩浩一看见妈妈就哇哇大哭,一直在说:“我不来幼儿园,我不读幼儿园,我再也不想来幼儿园了。”

基本做法:

家长方面:在孩子入园之前,家长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大孩子接触家庭以外的人,在孩子开学前带孩子参观幼儿园去玩耍,让孩子对陌生的环境不感到害怕。鼓励孩子和正在上幼儿园的哥哥姐姐接触,听这些哥哥姐姐说一说幼儿园的事。如果入园之后还只出现了明显的入园焦虑,在家里面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幼儿园游戏。一个人扮演老师,其余的人扮演幼儿园的小朋友,让孩子去熟悉老师,消除对幼儿园和老师的陌生感。

教师方面:孩子入园之后的家访老师们来到了浩浩小朋友的家里面。鼓励孩子与老师交谈,老师和孩子自我介绍相互认识,增加彼此之间的熟悉感。在教室里面布置娃娃家这样的区角游戏。允许分离焦虑症特别严重的孩子,带自己平时在家里面的玩具到教室里面去玩,比如一个玩偶,一个布娃娃,或者自己平时用的水杯,这些都是可以的。

成效和启示:

在第二天结束之后,浩浩妈妈带着浩浩到幼儿园里面去玩。让他接触了幼儿园里面的不同环境,比如玩沙区、种植园、娃娃家,但后来浩浩主动向妈妈介绍妈妈,我的教室在楼上,下一次你可以把我送到幼儿园门口,我自己就上去啦。孩子对幼儿园和老师的陌生感消除了。减少了新生入园分离焦虑症对孩子的影响。

分离焦虑不仅仅表现在三四岁的孩子们身上,父母身上也很明显。我们一起来分析分离焦虑症在父母身上的表现和缓解方法。

案例描述:

俊杰小朋友一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爸爸很少回家。妈妈性格稍微内向孩子说话表达的能力较同龄人有差距。报名的第一天,妈妈一直在描述该不该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那读书,其实那个时候他已经快四岁了。在和老师一起分析之后,他选择接受老师的建议,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来读书。第一天俊杰朋友在幼儿园里面分离焦虑症比较明显,哭了一次闹了几次。那是如实的把这些情况跟家长进行了沟通,第二天的时候家长打电话告诉老师,今天他不准备送孩子来上学了。想休息一天,然后第三天再来读书,第四天又休息,第五天又读书。家长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实在太可怜了,她不忍心。在老师和她电话沟通之后,她仍然没有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第三天把孩子送来了 ,可是孩子在走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怎么也不放开妈妈的手。结果妈妈和孩子一起在幼儿园门口哭了。

基本做法:

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宝贝,又见到自己的宝贝哭闹的厉害,家长的心疼也在清理之中。可是家长对孩子的情绪感染实在太强了,这种家长陪着孩子哭的情况在幼儿园的新生入园接待中司空见惯,造成孩子们错认为家长不要他们了,让他们认为上幼儿园不管对于他们自己,还是父母都是非常痛苦的事,加剧孩子的分离焦虑,不利于孩子的适应。这是家长不适应孩子离开自己的一种表现。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让家长在心理上慢慢的接受孩子需要在什么年龄段做什么事情,孩子的成长现在要求他去到幼儿园适应集体生活,而不是一直在父母的襁褓之中。读一天书休息一天只会加重孩子和家长的焦虑。送送停停会让孩子的适应过程事半功倍。坚持送园,对孩子的适应至关重要。家长一定要坚持每天鼓励孩子同时也鼓励自己坚持上幼儿园。

成效和启示:

在老师的建议和劝说之下,俊杰妈妈每天都坚持送孩子到幼儿园上学,尽管刚离开妈妈的怀抱,孩子还是依依不舍的哭了几声,可是慢慢的家长自己也发现孩子越来越独立,能够把一句话完整的说完了,在和小朋友们交流的时候再也不是害羞的样子。下午放学回家还会和妈妈说一说自己在幼儿园里面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可不开心的事情。俊杰小朋友经过一周之后已经基本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可是妈妈还是有一点点不放心。妈妈的焦虑明显的比幼儿的焦虑更严重一点,但是在看见俊杰小朋友上幼儿园之后的进步,妈妈心里也会慢慢的接受孩子需要去适应集体生活这件事情。孩子现在是小雏鹰,妈妈的任务是目送它越飞越高,而不是紧紧的一直把他抱在怀抱里。

一个月之后,妈妈告诉老师,看着孩子的进步是自己之前无法想象的。可能因为一直是自己一个人在带孩子,所以没有意识到分离焦虑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也是家长需要克服的。

每次一提到幼儿园的分离焦虑,大家第一印象都是孩子怎么了,现在发现,有分离焦虑的不仅仅是孩子,也有家长。所以在幼儿园新生入园之后,为家长准备一个缓解分离焦虑的家长会也是有必要的。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4岁幼儿身心健康中给了这样一个参考:

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不高兴时能听从成人的哄劝,较快地平静下来。

教育建议:

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如: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与同伴做横向比较。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和打骂。

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如: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 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允许幼儿表达自己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冷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接受的;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问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

《指南》作为我们的教学参考,给我的具体操作提出了标准线。分离焦虑症,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要认真对待。幼儿园入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步,也是家长放手让孩子去飞的第一步。我们面对的孩子或许很开朗,或许很内向。我们面对的家长有的通情达理,有的有自己的考虑。各种各样的家庭养育了各式各样的孩子,作为老师,我们不仅仅只做到保证孩子身体健康,我们更希望看到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对每一个家庭养育出每一种性格的孩子,老师只有耐心而且认真的对待,才能够找到适合的方法。希望我的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浩浩焦虑症入园
积极心理联合康复锻炼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完形填空精练一则
怎样识别焦虑症?
长期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
大学生暑期耕田挣2万元
九月来到,哭闹开场
小蚂蚁
不客气
今天,你微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