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概率统计的教学

2020-10-21张欢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概率统计实际问题高中数学

张欢

摘 要:大数据时代,概率统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实际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以及分析数据,进行预测、推测和决策的过程中,涵盖了大量的概率统计的相关知识和数据分析的方法,这就需要正确的概率统计知识作为指导. 所以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们,更应该正确认识到概率统计学习的意义,并且能准确把握学生的统计观念的形成,是概率统计学习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概率统计;高中数学;合作探讨;实际问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的一个热门词,那就是大数据处理, 比如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购物平台经常通过电脑进行大数据分析, 从而得出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等因素,对不同商品的购买情况影响,进而更好指导商家运营。由此看见,概率统计与生活实际是密切联系的,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概率统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参与到统计的过程中去,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果,最终作出决策、评价结论。

下面谈一谈在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概率统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通过生活举例,加深学生对概率统计概念的理解

在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由于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难以将一些数学概念与生活概念相融合,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概率统计中的重要概念,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概念,例如:在讲解“互斥事件”的概念之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强调“互斥事件”即为“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并举一些学生们能理解和接受的例子。如:语文课程与化学课程是否能够同时在同一个班进行?小华同学能否在同一时间既出现在上海又出现在北京?这些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而然的就理解“互斥事件”概念,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基本素养。

二、创设层次性的实际问题导入,提升学生参与地积极性

学生的统计观念的形成,分别要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等过程,从这个过程中学习每一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如收集数据之前,如何让问卷合理而具有代表性;整理数据必须要仔细有耐心;通过绘制统计图表,体会图表在描述数据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数据,依据数据显示的结果进行推测和决策。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概率统计活动地开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统计的过程中去,通过经历从而促进统计观念的形成。例如,学校要调查全校学生最喜爱的体育运动是什么?围绕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如:“需要调查学校的每一个人吗?”,“只调查本班的同学行不行?”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使学生體会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所选样本的须具有代表性。鼓励学生自己去收集数据在,整理数学,待学生得到数据后,提问: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数据呢?需要计算哪些统计量,才能达到调查的目的?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层层引入,让学生了解统计的所有必要步骤。并且最后要求学生能通过分析的结果作出判断,从而给学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此过程中,教师创设气氛,注重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精神,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思考与探索,形成自己的结论。

三、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实际问题,多样化教学展现概率统计的本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关注生活实际,发现问题,提出他们感兴趣的统计课题。例如:某学生观察到校门口的2路公交车,白天的时候车通过的频率很高,两车间隔时间短,且坐的人也不多;但到了傍晚放学时,车通过的频率较低,且间隔时间长,坐车人数多,很多同学坐不上车,所以对安排2路车合理发车产生了兴趣,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课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学习到的概率统计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通过统计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统计思维习惯。同时,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适当增加师生互动的一些小活动,如“学生亲自动手投掷骰子”,“转盘游戏”,“摸球游戏”等。通过一些小活动,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对比实践操作的成果,通过分析实践差异的大小来使学生意识到随机事件的发生规律,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学习概率知识的印象;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四、运用信息技术资源,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地发展,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中数学教学更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所以概率统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借助多媒体,更形象、更直观演示模拟数学案例,运用图表的形式来呈现结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从而有效地提升概率统计教学效率,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例如:“抛掷硬币实验”,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实验的频率可以对概率进行估计.可是,“为什么用平稳时的频率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较为合理呢?”其结论的引出一定要让学生不断地大量实验,通过累加实验次数,慢慢体会实验的次数与逐步稳定的频率的关系,从而深刻理解到:每次的实验是随机的、无法预测的,但最终会呈现出自己的规律性。要更好的呈现结论,需要多次的,大量的实验,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学生而言是不现实的。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用几何画板进行成千上万次的模拟实验,省时省力地验证结论。

综上所述,在数学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创新改革概率统计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到参与的喜悦;通过关注实际问题,收集和整理数据,培养合作的意识;通过模拟试验中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的态度;将学习到的概率统计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蒋颖慧.初中概率统计教学中的学习指导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4:24--25.

[2]王学文.高中数学如何在“概率与统计”内容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J].中学数学研究2019年第9期下:14--15.

[3]韩蕊.概率统计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7:36.

猜你喜欢

概率统计实际问题高中数学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地学习小学数学
对概率统计有效教学的几点认识
建构主义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概率统计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学生对翻转课堂综合评价的调查研究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数学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重要领域的应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